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3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 毫秒
91.
目的 探讨Disulfiram联合Cu(DS/Cu)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AML)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磁珠筛选CD34+ CD38-的KG1 α细胞作为AML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空白对照组、DS单药组(5μmol/L)、DS/Cu组(5μmol/L/0.5μmol/L)、DS/Cu+NAC组(5μmol/L/0.5 μmol/L/10 mmol/L)的AML干细胞24 h后凋亡比率及ROS水平;qRT-PCR检测上述各组TNF-α、CD40、TNFRSF11B、TNFRSF1B、HRK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处理后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予以中和抗体TNF-α mAb(2μg/mL)和对照抗体IgG(2 μg/mL)预处理2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空白对照组、DS/Cu组、TNF-α mAb组、TNF-α mAb+DS/Cu组、IgG组及IgG+ DS/Cu组的AML干细胞24 h后的ROS水平.结果 予以DS或DS/Cu处理CD34+ CD38-KG1α细胞后,细胞凋亡率由空白对照组的(6.65±0.64)%分别上升至(11.87±1.30)%、(27.43±1.6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01和P<0.01);CD34+ CD38-KG1 α细胞ROS也分别上升了(1.39±0.12)倍和(2.81±0.11)倍,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和P<0.01),并且DS/Cu组比DS组更明显(P=0.00);应用NAC抑制DS/Cu诱导ROS蓄积后,细胞凋亡率由(27.43±1.65)%下降到(12.37±0.85)%(P<0.01).qRT-PCR结果显示DS及DS/Cu均上调TNF-α、CD40、TNFRSF1B、TNFRSF11B、HRK凋亡相关基因的mRNA水平(P<0.05),且DS/Cu组较DS组上调的更明显(P<0.05),但是予以NAC预处理2h后,仅TNF-α基因水平依然高表达(P=0.73),而CD40、TNFRSF11B、TNFRSF1B、HRK基因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为进一步证实TNF-α作用,分别予以TNF-α mAb(2 μg/mL)或IgG(2μg/mL)预处理2h后,TNF-α mAb+DS/Cu组相比DS/Cu组的ROS相对变化率由(2.78±0.25)倍下降到(1.28±0.17)倍(P=0.00),而IgG+ DS/Cu组相比DS/Cu组的ROS相对变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23),TNF-α mAb及IgG组相比空白对照组的ROS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9和P=0.50).结论 DS/Cu可通过上调TNF-α表达及蓄积ROS诱导AML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2.
卓羽波  薛莲芳  王一飞 《骨科》2015,34(4):538-541
目的初步了解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全肠外营养液(TPN)的应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TPN使用、制定合适的指南提供参考依据,保证合理安全用药。方法从2012年1月—2013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TPN的处方中,选取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 500 g、使用TPN≥3 d的早产儿,按出生后≤3 d(n=27)和出生后>3 d(n=28)开始使用TPN进行分组,记录出院时的体质量、恢复出生体质量的天数及TPN使用前、后的各生化指标,并对比分析,以评价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早期组和较晚组对比,使用后的住院时间、使用TPN时间、体质量增长速率、血糖、K+、Ca2+、Cl-、BUN、肌酐和血清胆红素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期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8.9±5.5) d短于较晚组[(12.5±7.2) d,t=2.29, P<0.05],对血糖影响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使用TPN均能较好预防和纠正低血糖、低血钙,而BUN、肌酐、血清胆红素水平无较大异常。结论早期使用TPN可使早产儿获得更好的生长,使用TPN可预防和纠正低血糖和电解质紊乱,但不影响肝肾功能。两组的营养支持均未达到理想状况,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93.
目的:初步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复合多肽疫苗(VEGF/b FGF complex peptide vaccine,VBP3)对雌性小鼠的毒性及其生殖的影响。方法: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VBP3蛋白,将纯化获得的VBP3免疫雌性BALB/c小鼠,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和特异性,监测亲本小鼠体重,测定亲本小鼠脏器重量并对小鼠脏器进行HE染色观察;将免疫小鼠与未免疫雄性小鼠交配后,测定F1代小鼠存活率、体重、相关脏器重量,并对相关脏器进行HE染色观察。结果: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免疫小鼠血清中抗VEGF、抗b FGF抗体滴度分别为1∶3 000、1∶20 000,且免疫组F1代小鼠能检测出低滴度的抗b FGF抗体,但抗VEGF抗体不能检出。在小鼠生产率实验中,免疫组与对照组崽鼠数目未见明显差异,但免疫组F1代小鼠存活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在亲本小鼠中,免疫组小鼠各脏器重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未有差异,而在F1代小鼠中,2个组别的小鼠肝脏重量存在差异,但其它脏器重量未有差异;HE染色显示,在亲本小鼠中,2个组别小鼠的各脏器形态未有明显差异;在F1代小鼠中,免疫组F1代小鼠的肝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形态差异。结论:VEGF/b FGF复合多肽疫苗未对亲本小鼠主要脏器造成直接损伤,但对亲本小鼠的生殖及F1代小鼠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蛋白激酶C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红  董海松  林逸玲  周天鸿 《医学综述》2009,15(18):2736-2738
蛋白激酶C属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在各种生命现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调控细胞整个生长周期,表达异常会对神经细胞造成毒性,甚至导致细胞凋亡。本文介绍蛋白激酶C在调控神经细胞增殖与凋亡、发挥神经细胞损伤保护及抑制神经毒性中的作用,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为了解蛋白激酶C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赤潮藻溶血活性测定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溶血毒素活性测定的标准化。方法以溶血毒素产生藻——海洋卡盾藻为材料,在系统分析和考查超声波细胞破碎法和液氮研磨法、不同减压蒸馏温度、不同来源红细胞及样品保存时间和温度等对溶血毒素活性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海洋卡盾藻溶血毒素及活性的提取、测定最优化方法。结果超声波细胞破碎法和液氮研磨法得到的溶血活性分别为288.23和94.89HU/L;超声时间分别为5、10、20和30min时,测得溶血活性分别为80.57、157.45、288.23和279.17HU/L;减压蒸馏温度分别为40、60和80℃时,溶血活性为288.23、124.97和120.68HU/L。分别选择兔、昆明鼠、花身和人的红细胞作为底物,测定等量毒素的溶血活性,测得溶血活性分别为244.98、288.23、266.35和195.47HU/L;将离心后的藻细胞分别于0、20和-20℃保存1、3和7天,藻细胞的溶血活性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结论超声波为最佳藻细胞破碎法;功率为200W时,超声时间以20min为宜;蒸馏温度应保持在40℃左右;兔红细胞对溶血毒素最为敏感。实际测定时,最好选择5%兔血红细胞;藻类样品在0℃下最多可保存3天。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基因外显子18中NcoI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在中国正常人群及血流高胆固醇患者中的频率分布,分析基因型与血清高胆固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酶切方法,对50名健康体检者和50例血清高胆固醇患者进行LDL受体基因多态性检测。PCR后直接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检测基因多态性。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中,A1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66,A2等位基因的频率是0.34;在血清高胆醇组中,A1等位基因出现的频率是0.49,A2等位基因的频率是0.51。两组基因频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国南方汉族人群LDL受体基因中存在着NcoI多态性位点,NcoI多态性位点与血清高胆固醇相关联。  相似文献   
97.
M1RNA是 E.coli体内一种具有催化活性的 RNA分子 ,能特异性的切割靶 RNA分子 ,可用来抑制基因的表达。由 M1RNA发展而来的 M1GS是一种潜在的基因治疗药物 ,在病毒性疾病和肿瘤治疗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人成熟精子含有非常复杂的RNA。精子RNA主要存在于核内和核周,与精子功能的正常性有密切联系,对受精过程、合子和胚胎的基因组特异表达等多方面有独特作用。检测精子RNA可以了解精子发生过程的基因表达状况,也有助于男性不育病因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
麻痹性贝毒在广州市售经济贝类中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黄沙海产品批发市场7种经济贝类为期一年的麻痹性贝毒(PSP)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了解海产品食用的安全性。方法毒性测定按照AOAC小白鼠法进行,成份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安全性评价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及我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贝类安全食用标准(4MUg肉)。结果在调查的84份贝样中,染毒贝整体毒力(消化腺与肉的加权平均毒力)低于4MUg肉,毒素最高含量仅为184MUg肉,所有贝类均在安全食用范围之内。染毒贝类主要为栉孔扇贝(ChlamysMimachlamysnobilis)和嵌条扇贝(Pectenalbicans)。毒素在2个种9份样品的消化腺中检出,某些样品肌肉组织出现小白鼠毒性反应。一份样品消化腺中毒素含量高达1452MUg,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表明,该样品毒素成份主要为B1、GTX23、GTX14及C类。结论广州市市售鲜贝PSP含量和检出率整体水平均较低;贝中消化腺毒素含量及检出率明显高于肌肉,个别腺体毒素含量超出标准。毒素分布存在季节性差异,春季毒素比较强,夏秋季检出率高。因此有针对性的加强贝毒监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富硒螺旋藻对肝叶切除大鼠肝细胞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 用Wistar大鼠复制67%肝叶切除动物模型,术前灌胃富硒螺旋藻7 d,于手术时(0 h)及术后12 h、48 h取鼠肝细胞,检测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P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活性,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肝细胞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细胞DNA合成率。实验设150(H)、50(M)、15(L) mg·kg-1·d-1剂量组以及安慰剂(P)组和假手术对照组(F)。结果: 与P、F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肝细胞GPx和TR活性及PCNA指数和[3H]-TDR掺入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发现,GPx和TR活性与PCNA表达指数均有明显正相关(r2=0.77和0.87,P<0.05),与[3H]-TDR掺入水平也具有高度正相关(r2=0.73和0.84,P<0.05)。结论:结果提示Se-SP对肝叶切除大鼠具有明显促肝细胞再生效应,这些硒酶活性上调可能在增强肝细胞再生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