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1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97篇
内科学   192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864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90篇
  6篇
中国医学   2109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究贴敷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西医诊断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伤科黑药膏贴敷+TDP治疗和封闭法治疗,共7天.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6月的中医症状评分、临床有效率及复发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有效率无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组症状改善明显,有效率高于封闭组.结论 贴敷治疗可以及时改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远期疗效稳定,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中药足底敷贴法治疗血压正常高值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血压正常高值诊断标准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62例给予足底穴位敷贴中药吴茱萸的治疗方法,对照组62例给予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的方法,治疗时长4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结论 中药足底敷贴治疗血压正常高值副作用小,方法简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血压不稳定的情况明显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73.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管理者对医院实施的52个中医护理方案的认知和需求情况,为医院对中医护理方案的培训方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中医医院临床科室中涉及护理方案的36名护理管理者进行调查。结果 87.50%的护理管理者认为,中医护理方案对于中医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84.37%的护理管理者,认为中医护理方案有利于提高中医护理效果。结论新疆地区护理管理者对"中医护理方案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指导意义"有较高的认识度,但存在中医基础知识薄弱,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又受到惯性思维的限制而不能适时变通等问题;加强护理管理者的在职培训,是保证中医护理方案顺利实施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芪红散联合尼可地尔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本研究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184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尼可地尔)和治疗组(芪红散联合尼可地尔),每组92例。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CTFC)、心脏舒张功能指标平均室间隔-侧壁E/e''比值(AS-L E/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内皮素1(ET-1)水平、心绞痛发作频率与程度及里克特评分情况。结果?最终纳入合格病例182例,每组91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TFC降低(P<0.05),心绞痛频率及里克特评分亦降低(P<0.05),治疗组AS-L E/e’、hs-CRP、IL-6、NT-proBP水平降低(P<0.05),对照组ET-1水平降低 (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TFC、AS-L E/e’、hs-CRP、NT-proBNP水平降低(P<0.05),心绞痛频率、里克特评分亦降低(P<0.05),ET-1水平更高(P<0.05)。结论?芪红散联合尼可地尔可改善冠脉慢血流CTFC,改善症状,机制可能与抗炎、改善心脏舒张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接受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其中50例采用常规护理,标记为对照组,另外5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标记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中枢性高热、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精心细致的护理能够使病人尽快的康复,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肩关节周围炎应用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方案治疗效果及症状恢复情况.方法:选取76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CMS)、疼痛评分(VAS)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所收治病例治疗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7.37%,相较对照组的78.95%,差异显著(P<0.05);在CMS评分上,治疗前,两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上升,组间比较,观察组呈更高水平(P<0.05);在VAS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下降,组间比较,观察组呈更低水平(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功能锻炼在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的治疗上,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降低疼痛,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评价高低剂量安体舒通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剂量效应。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AMI患者93例,随机分为安体舒通20mg/d组(31例)、安体舒通40mg/d组(32例)和空白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应处理,随访6个月后观察各组心室重构的程度。结果:各组分别有28例、30例和26例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治疗6个月后三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无明显变化(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LVEF均有一定程度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前为协变量,治疗后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7%、40.0%和30.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8,P=0.929)。结论: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均有一定程度的抗心室重构疗效,常规治疗基础上不同剂量安体舒通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8.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但因其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明确,缺少精准化治疗方案,故导致该病的治疗效果欠佳,治愈率极低,且治疗后复发率高。目前,对于ITP现代医学尚无完全治愈手段,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明确,不仅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现代医学治疗,且可拮抗现代医学治疗手段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现代医学治疗手段的耐受程度。未来,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降低ITP复发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优势仍需要大量的临床数据证实。  相似文献   
79.
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EOAD)是65岁之前发病的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及行为异常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作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EOAD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基因突变有关。研究表明胆固醇及其相关基因变异参与EOAD发病。胆固醇可能通过载脂蛋白E基因ε4等位基因(ApoE ε4)介导促进EOAD发生,也可能是EOAD独立于ApoE ε4的危险因素,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对EOAD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发现,与胆固醇代谢相关的载脂蛋白A1(ApoA1)基因、载脂蛋白B(ApoB)基因、载脂蛋白C1(ApoC1)基因、载脂蛋白C2(ApoC2)基因、载脂蛋白D(ApoD)基因、载脂蛋白E(ApoE)基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1转运蛋白(ABCA1)基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2转运蛋白(ABCA2)基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7转运蛋白(ABCA7)基因、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基因、分拣蛋白相关受体1(SORLl)均与EOAD有关。现将胆固醇及相关基因变异在EO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做一综述,旨在为EOAD早期诊断提供临床思路,为EOAD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80.
正皮肤瘙痒症是指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损害,或伴继发性抓痕、结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的皮肤病。临床上按起病的范围和部位不同,分为全身性瘙痒病和局限性瘙痒病,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属全身性瘙痒病的范畴。据《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修订版)》报告称,当前全球老龄人口大约有10.41亿,按照当前的速度到2100年将会超出30亿[1]。随着社会人均寿命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皮肤瘙痒症的发病率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