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6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12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65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38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708篇
预防医学   15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81篇
  13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64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失败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分析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后局部和远处失败的因素.方法对无远地转移的178例初治鼻咽低分化鳞癌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原发灶采用60Co γ射线或6MV X射线,前4周1.2 Gy/次,2次/d,间隔≥6 h,5 d/周,48 Gy后改为1.5 Gy/次,2次/d,5 d/周,共2周.全程总剂量为78 Gy,60分次,6周,其中疗程超过47 d的病例均增加1 d的照射量(1.2 Gy/次或1.5 Gy/次,2次/d).颈部无淋巴结转移者做预防照射,有淋巴结转移者给予根治量照射,均为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2.4%和60.6%,5年鼻咽部及颈部控制率分别为88.9%和83.7%.5年远地转移率25.1%.5年内67例患者失败,其中单纯鼻咽部失败10例,颈部失败13例,远地转移31例,≥2项失败13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T3~T4期、年龄>50岁和颈动脉鞘区肿瘤完全占据是局部控制的不利预后因素.在单因素分析中有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颈部控制率的不利因素,但多因素分析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响远地转移的因素中,局部晚期T3~T4期或N2~N3期,男性不论在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分析均显示有统计学意义.有上述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远地转移明显增加.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可以提高鼻咽癌患者的5年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T3~T4期和(或)N2~N3期是影响局部控制率和远地转移率的重要不利因素.对局部晚期患者应联合其他全身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92.
168例Ⅰ和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Ⅰ和Ⅱ期非小细胞肺癌单纯放射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16 8例中鳞癌 94例 ,腺癌 19例 ,鳞腺混合癌 3例 ,癌未分型 5 2例。放射治疗采用60 Co或 10MVX射线常规外照射 ,剂量为 4 0~ 76Gy。用Kaplan Meier法和Logrank法分析比较生存率 ,用Cox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放射治疗剂量≥ 6 5Gy组放射治疗结束时X射线片显示治疗有效 (CR +PR)率明显高于 <6 5Gy组 (χ2 =4 .4 2 ,P =0 .0 4 )。中位生存时间 2 2个月 ,总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7.6 %、2 8.0 %、15 .7%。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放射治疗前患者是否伴有其他内科疾病及卡氏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放弃手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经选择的部分病例放射治疗剂量有必要达到 6 5Gy ,从而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93.
全脑照射加Vm-26治疗肺癌脑转移的Ⅰ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全脑照射加Vm—26综合治疗肺癌脑转移,观察其毒性、耐受剂量及临床可行性。方法 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脑照射总剂量DT140Gy,DT2Gy/次,5次/周,20次共4周。Vm-26分50、75、100mg/m^23个剂量级,每剂量组至少3例,如无明显毒副反应进入下一剂量组,直至找到最大耐受量(MTD),1次/周,共4次。结果 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第2个剂量级中有2例出现3、4级骨髓抑制,MID为75mg/m^2。结论 肺癌脑转移全脑照射加Vm-26综合治疗具有临床可行性,最大耐受剂量75m/m^2,推荐Ⅱ期临床剂量为50m/m^2。  相似文献   
994.
再照射 ,特别是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再照射较少使用。然而 ,最近的临床和实验资料表明 ,一些组织具有长期修复放射损伤的能力和较强的再照射耐受 ,再程放射治疗重新为医生所重视。合理的再照射治疗要求谨慎地判断该治疗的治疗比 ,精确地了解各种器官的再照射耐受情况。一、动物实验资料1.早期反应组织 :(1)皮肤和黏膜 :所有实验均显示皮肤在可耐受剂量范围内照射后 2个月内可再照射全部耐受剂量的 90 %~ 10 0 % [1,2 ] 。小鼠下肢皮肤在接受单次 15~ 30Gy照射后间隔 2个月以上再照射与没有接受照射的皮肤相比无差异 ,但是当在照射后 1个月再…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 6 0例舌癌采用不同方式治疗的作用 ,探讨提高疗效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 1975年 6月至 1994年 6月收治的 6 0例舌癌患者 ,其中单纯放疗 2 5例 ,术前放疗 10例 ,术后放疗2 5例。结果 总的 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8.3% (35 / 6 0 )和 4 6 .7% (2 8/ 6 0 )。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的3年和 5年生存率分别为 80 .0 %、6 0 .0 %、6 0 .0 %、4 5 .5 %和 70 .0 %、4 0 .0 %、4 6 .7%、4 0 .0 %。单纯放疗组分别为 36 .0 %和 2 0 .0 % ,术前放疗组分别为 80 .0 %和 80 .0 % ,术后放疗组分别为 72 .0 %和 6 0 .0 %。结论 舌癌放疗与手术综合治疗优于单纯外照射 (P <0 .0 1) ,而术前放疗明显优于术后放疗 (P <0 .0 1)。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E-cadherin、nm23及CD44V6蛋白与鼻咽癌(NPC)的组织病理,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59例鼻咽癌组织中E-cadherin、nm23及CD44V6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鼻咽癌患者的病理分型、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期,以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E-cad蛋白在角化型鳞状细胞癌、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和未分化型癌组中的缺失表达率分别为1/7、41.8%(14/34)、72.2%(13/18),P<0.05.nm23蛋白保留表达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23.8%(5/21),缺失表达组为86.8%(33/38),P<0.05.其中在Ⅲ期鼻咽癌(25例)中,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5.4%(2/13)和66.7%(8/12),P<0.05;nm23蛋白保留表达和缺失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9和25.0%(4/16),P<0.05.结论E-cad蛋白表达与鼻咽癌的分化有关,nm23蛋白表达与鼻咽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有关;CD44V6蛋白阳性表达及nm23蛋白缺失表达是鼻咽癌预后不良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7.
鼻咽癌放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以了解放疗对脑干的影响。方法:30例鼻咽癌患者(60耳)检测其放疗前后BAEP。结果:放疗后Ⅰ、Ⅲ、Ⅴ波峰潜伏期(PL)及Ⅰ-Ⅲ、Ⅰ-Ⅴ波峰间潜伏期(IPL)均较放疗前延长。其中Ⅲ、Ⅴ波PL、Ⅰ-ⅢIPL放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BAEP能客观、准确地反映放射线对听神经的亚临床损伤,有助于早期发现脑干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98.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相关正常组织的损伤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头颈部正常组织较高的放射敏感性,放射治疗可造成正常组织的损伤,如放射性白内障、口腔粘膜的放射损伤、口干、放射性骨坏死、颈部皮肤放射性纤维化等。现主要对放射治疗相关的头颈部正常组织的损伤及其处理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99.
食管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放射治疗方法。方法 食管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 4 5例 ,其中锁骨上区复发 11例 ,纵隔复发 2 3例 ,锁骨上区加纵隔复发 5例 ,纵隔加吻合口复发 6例。全组均行放射治疗 ,剂量 5 0~ 80Gy ,19例疗后行FP方案化疗。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时间 12个月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5 1.1%、2 6 .7和 11.1%。放射治疗后化疗与未行化疗者 ,3年生存率分别为2 1.1%和 3.9% ,但P >0 .0 5。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分期 (P =0 .0 2 3)及近期放射治疗效果 (P =0 .0 0 2 )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食管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放射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 ,疗后局部控制好 ,预后也好 ,放射治疗剂量应以 6 0Gy以上为宜。  相似文献   
1000.
宫颈癌盆腔照射野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盆腔照射野既往延用 (1 8~ 2 0 )cm× 1 5cm矩形野 (中间可隔开 4cm× 1 5cm) ,而国外则多采用 (1 5~ 1 6)cm× (1 4~1 6)cm照射野。近几年国内各家医院所采用的照射野的大小也有所不同。宫颈癌盆腔照射野究竟多大合适 ?如何确定 ?笔者利用宫颈癌手术患者对盆腔照射野进行修正研究。一、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身高 1 .34~ 1 .66m ,平均身高 1 .56m。以常规野 (1 8~ 2 0 )cm× (1 5~ 1 6)cm为对照野。2 .方法 :80例患者均给予脐耻间径、髂前上棘间径、腹壁脂肪厚度的测量。 80例患者在行根治术时于盆腔淋巴结各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