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1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11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61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38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700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80篇
  9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64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肝癌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CT模拟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 dimensionalconformalradiationtherapy ,3DCRT)出现之前 ,肝癌外照射经历了全肝照射、局部照射、全肝移动条照射、局部超分割照射 ,但临床效果均不满意 ,主要是因为肝脏的放射耐受量限制和普通X射线模拟对肝癌局部定位的准确性差。 3DCRT被认为是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上的重大进步 ,代表着 2 1世纪肿瘤放射治疗的发展方向。近年来 ,国内外较多学者正在努力尝试应用3DCRT技术以提高中晚期肝癌姑息性放射治疗的效果 ,并延长生存期。一、肝癌 3DCRT中靶区的确定照射靶区的确定是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3Dra…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化疗 放射治疗 (化放疗 ) <4 0岁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 对化放疗的 70例肺癌患者 (<4 0岁 ,研究组 )进行回顾性研究 ,对照组是 82例随机选择同期患者 (≥4 0岁 )。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结果 研究组中位年龄 36 .5岁 ,对照组 6 2 .0岁。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中女性多 (P =0 .0 39) ,中位症状持续时间长 (4个月 ,P <0 .0 0 1) ,误诊率高 (70 % ,P <0 .0 0 1)及中位误诊时间长 (4个月 ,P <0 .0 0 1) ,腺癌为主要病理类型 (6 4 .3% ,P <0 .0 0 1) ,诊断时晚期多 (90 % ,P <0 .0 0 1) ,放射治疗剂量高 (Ⅰ~Ⅲb期 ,中位剂量 6 2Gy ,P =0 .0 4 8;Ⅳ期 ,中位剂量 5 6Gy,P =0 .0 0 3) ,同期化放疗和早期放射治疗比例高 (77.1% ,P <0 .0 0 1和 5 5 .6 % ,P =0 .0 2 3) ,顺铂剂量高(90mg/m2 ,P <0 .0 0 1)以及化疗周期多 (6个周期 ,P <0 .0 0 1) ;两组在体重减轻、KPS、肿瘤家族史及吸烟史方面无差异。两个组总的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2 .88,P =0 .0 90 )。结论 化放疗的青年人肺癌临床病理特征明显不同于≥ 4 0岁人的肺癌 ,但生存情况一致。将青年人肺癌定义为”青年型肺癌”有一定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评价放射治疗同步紫杉醇化疗(1次/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毒性和近期疗效。方法18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卡氏评分≥80,中位年龄64岁(36~73岁,3例≥70岁);男性15例,女性3例;鳞癌8例,腺癌7例,分化差的癌3例;ⅢA期4例,ⅢB期14例。放射治疗采用6~8MV加速器,常规分割,总剂量60~70Gy;紫杉醇60mg(14例)或90mg(28~46mg/m^2)每星期一放射治疗前给药1次,共5次,用药前给予预处理。按WHO疗效及毒性标准评价治疗毒性和疗效,以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全组中位随访28个月(4—35个月),无超敏反应。治疗毒性反应包括放射性食管炎13例(1级4例,2级4例,3级5例);放射性肺炎8例(2、3级各4例);1级发热3例;1级皮肤反应2例;1级恶心和1、2级外周神经毒性各1例;白细胞减少6例(1级3例,2级2例,3级1例);血小板减少4例(1级3例,2级1例);贫血7例(1级6例,2级1例)。完全缓解(CR)1/15,部分缓解(PR)10/15,稳定(SD)2/15,进展(PD)2/15,总有效(CR PR)11/15,中位生存期18个月(95%CI12.3,23.7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64.3%和30.2%。结论放射治疗同步紫杉醇化疗(1次/周)60mg(28—38mg/m^2)连续给药5周,使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有所改善,但毒性也有所增加,紫杉醇合适的剂量强度及给药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4.
用等中心四分之一野结合虚拟楔形板照射技术治疗乳腺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放射治疗中照射野和楔形板的最佳匹配及照射野间最佳的衔接方法。方法 用带独立准直器的直线加速器 ,以等中心胸壁 1/4野及 15°~ 2 0°角虚拟楔形板技术照射 ,锁骨上下区野与胸壁切线野用半野相衔接。共治疗乳腺癌 6 6例 ,与不用此方法治疗乳腺癌 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此法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下降。近期临床观察无一例因剂量分布不均或过量造成皮肤组织损伤 ,因漏照欠量而出现局部肿瘤复发。同时 ,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也较低。结论 用等中心 1/4野结合 15°~ 2 0°角虚拟楔形板照射技术治疗乳腺癌 ,使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下降 ;虚拟楔形板可替代物理楔形板。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对美国CMS公司生产的肿瘤治疗计划系统 (TPS)计算结果值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方法 按照测量条件下的带有Farmer型电离室的固体水模在螺旋CT下进行扫描 ,图像通过网络数字传输系统传入TPS中 ,分别进行 10cm× 10cm规则野与不规则野、均匀组织与不均匀组织(分别含骨和肺 )、源轴距 10 0cm中心轴上深度 6和 10cm、野内任意点、机架角 30°、楔形板、MLC、铅挡、源皮距 90和 12 0cm条件下 6和 15MVX线计划设计并采用卷积和叠加两种算法计算 ,再与加速器治疗机上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均匀组织和含骨的不均匀组织卷积和叠加算法的计算结果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偏差在 0 .5 %以内。多数实测值与计算值偏差在2 .5 %以内 ,个别计算与实测结果偏差在 3%以内 ,含肺的不均匀组织做不均匀组织校准后卷积算法与实测偏差较大 ,6MVX线为 7.8% ,15MVX线为 4 .5 % ,而叠加算法与实测偏差在 1.5 %以内。结论 除了卷积算法不能用于含肺组织或含气空腔剂量计算以外 ,卷积和叠加算法均可用于剂量计算 ,且偏差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56.
放射治疗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开发放射治疗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方法 采用局域网、客户机 服务器模式 ,以SQL SERVERA为数据库服务器 ,使用VisualFoxpro 5 .0为编程语言进行开发。结果 该系统包括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和放射治疗科数据管理系统。结论 该系统运行稳定 ,数据安全可靠 ,操作简单 ,易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7.
气道阻塞导致呼吸衰竭和感染是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约占其总死亡数的 6 0 % [1] 。经支气管镜腔内后装放射治疗可有效地打通气道 ,从而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并使局部病灶得到控制机会[2 ,3 ] 。它单独使用或作为外照射的辅助治疗手段 ,可以给予特定部位较高剂量 ,从而达到改善症状和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的目的。随着放射后装技术的进步 ,使对体内自然腔道内肿瘤的近距离放射治疗成为可能。经支气管镜气道腔内后装放射治疗可使气道内置管、定位更加准确 ,在技术上已趋于成熟。笔者就经支气管镜气道腔内后装放射治疗肺癌的临…  相似文献   
58.
乳腺癌根治术加放射治疗后上肢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乳腺癌根治手术加放射治疗患者上肢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于接受根治或改良根治术后加放射治疗且放射治疗后已超过1年(中位数2.8年)的74例乳腺癌患者,从症状和体征两个方面进行了观测,并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的发病因素。结果患者上肢水肿的发生率在症状和体征检查中均约为50%,肩关节功能下降分别为49%和58%,患者年龄和全腋窝照射是发生上肢水肿与肩关节运动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上肢水肿和肩关节运动障碍是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加放射治疗后较常见的并发症,腋窝处理中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以预防或降低其发生率,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9.
针对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目的建立针对调强放射治疗患者的剂量学验证方法。方法对100例患者进行的剂量验证共有3个测量项目一是采用小灵敏体积的电离室在仿人形模体中测量靶区剂量参考点(一般是射野等中心点)的绝对剂量,二是采用胶片测量一个治疗计划的所有射野在仿人形模体内形成的复合剂量分布,三是采用胶片或半导体探测器阵列在干水模体中测量单个射野的强度分布。由于完成全3个测量项目占用机器的时间过长,实际操作时采用自适应的方式,即首先测量靶区剂量参考点的绝对剂量,如果剂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不再进行其他的测量;如果剂量误差超出允许范围,则增加两个电离室测量点,并采用胶片测量横断面的剂量分布和(或)射野强度分布。结果93%患者的计划可以顺利实施,其他患者的计划需要调整铅门位置或完全重新设计。87%患者计划的剂量误差在临床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其他患者的计划需要对射野机器跳数进行修正;修正系统误差后,有96%患者计划的剂量误差在临床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结论利用已有的设备条件建立了患者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学验证方法,这种方法随着设备条件的改善和经验的积累还会进一步完善。针对患者的计划进行剂量学验证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0.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原发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是亚洲、拉丁美洲和南美洲较常见的恶性淋巴瘤[18]。在中国,除韦氏环NHL外[9],鼻腔NHL是常见的结外NHL之一,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2%~10%[1,35,10,11]。欧美鼻腔NHL极少见,文献中常将鼻腔和鼻窦NHL合并报道[1315]。鼻腔NHL可来源于自然杀伤(naturalkiller,NK)、T或B淋巴细胞,中国的鼻腔NHL以NK、T细胞淋巴瘤为主,B细胞淋巴瘤少见[1,4,5],相反,欧美的鼻腔NHL以B细胞来源多见[13,14]。在REAL淋巴瘤分类中,来源于NK、T细胞的原发鼻腔NHL是一种独立的病理亚型,并被命名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