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7篇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对止血带诱发下肢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行单侧下肢骨科需用止血带的手术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5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采用肺保护性通气,联合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对照组给予相同用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上止血带前15 min(T0),松开止血带前1 min(T1),松止血带后5 min(T2)和松止血带后30 min(T3)的血压、心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OI)、血浆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8(IL-8)、血栓素B2(TXB2)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刻相比,两组T1、T2时刻平均动脉压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T1、T2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ressure control ventilation with volume guarantee, PCV-VG)对老年患者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 PPC)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胸腔镜下肺段、肺叶切除术, 年龄60岁以上, PPC中高风险的患者1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按1∶1分为两组(每组73例):PCV-VG组(P组)与容积控制通气(volume controlled ventilation, VCV)组(V组)。P组压力上升时间设置为0.5 s, V组不设吸气暂停时间。收集术后1~3 d PPC发生情况、术后简易咳嗽程度评分以及6 min步行试验Borg呼吸困难评分。记录:单肺通气前即刻(T1)、单肺通气30 min (T2)、单肺通气结束前即刻(T3)、单肺通气结束15 min (T4)时的MAP; T1~T4时的潮气量和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 Ppeak), 计算肺动态顺应性(峰值气道压力顺应性);T1、T2时的PaO2。记...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对食管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医院择期实施食管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根据罗哌卡因用药浓度的不同,采用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浓度0.25%组、0.375%组和0.5%组,以及无用药的空白对照组,每组24例。手术结束后,0.25%组、0.375%组和0.5%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于左侧T5水平实施ESPB,确定位置后注药,每组给予罗哌卡因注射液20 ml;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记录各组患者手术结束ESPB0.5 h、术后2 h、4 h、8 h、16 h和24 h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舒适度评分(BCS)。记录术后24 h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患者出院时对术后镇痛满意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四组手术结束行ESPB后0.5 h、2 h、4 h、8 h、16 h和24 h时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及BC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VAS评分=15.002,F=13.221,F=14.298,F=11.375,F=16.124,F=10.993;FBCS评分=16.113,F=14.332,F=15.309,F=12.486,F=17.235,F=11.004;P<0.05),各时间点VAS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空白对照组、0.25%组、0.375%组和0.5%组,BCS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0.5%组、0.375%组、0.25%组和空白对照组,三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VAS评分=6.281,F=5.337,F=7.369;FBCS评分=7.392,F=6.448,F=8.470;P<0.05)。术后24 h四组内按压镇痛泵次数及舒芬太尼输注药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009,F=6.235;P<0.05)。术后24 h内空白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余三组(x2=5.333,P<0.05),0.25%组、0.375%组和0.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0.5%组患者术后镇痛满意度优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221,P<0.05)。结论:对于食管癌术后患者,采用0.5%罗哌卡因进行ESPB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七氟醚和异氟醚后处理在成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组)和异氟醚后处理组(I组),每组6只.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于平衡灌注末及再灌注30、90 min时记录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LV+ dp/dtmax)和左心室压力下降最大速率(LV-dp/dtmax);灌注结束后,取心尖部心肌组织1 mm3,电镜下观察线粒体结构并评分,剩余心脏组织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MIS).结果 与R组比较,S组和I组心肌再灌注后的心功能指标改善,MIS减小,线粒体损伤减轻(P<0.05);与S组比较,I组心肌再灌注后的心功能变差,MIS增大,线粒体损伤程度加重(P<0.05).结论 七氟醚和异氟醚后处理在成年大鼠MIRI中均有保护作用,但七氟醚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异氟醚后处理.  相似文献   
35.
目的调查江苏省部分城市麻醉科医师工作压力来源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并探讨医院逐步建立麻醉科、麻醉医师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江苏省23所医院432名麻醉科医师中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江苏省部分城市麻醉科医师工作压力来源依次为麻醉工作中的风险或意外,劳动时间过长,科研、职称晋升,领导的要求,医患关系,外科医师的干预,麻醉设备、药品不足。麻醉科医师的工作压力主要受工作风险、休假制度、每日手术例数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江苏省部分麻醉科医师工作压力来源虽是多方面的,但有所侧重,各医院应有针对性地逐步建立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以减轻麻醉科医师压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随着胸外科手术患者逐年增加,胸外科手术后心肌损伤的发生率也不容小觑。因为患者很少出现与心肌缺血相关的症状,所以识别术后心肌损伤相当棘手。据估计,胸外科手术期间或术后30 d内约有27%的患者患有心肌损伤。患者术后发生心肌损伤与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和远期死亡率的增加密切相关。目前尚缺乏针对术后心肌损伤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早期识别、尽早诊断、及时干预对术后心肌损伤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对胸外科手术后心肌损伤的流行病学、诊断标准、危险因素、相关生物标记物及预防和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临床管理水平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高血压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高血压患者105例,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3组,即硫酸镁较低剂量组(M1组)、较高剂量组(M2组)、对照组(C组)。M1和M2组在气管插管后5min,分别泵注30mg/kg及50mg/kg硫酸镁,随后维持15mg/(kg·h)泵注1h。C组泵注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记录诱导前(T0)、插管后(T1)、气腹即刻(T2)、气腹后5min(T3)、气腹后30min(T4)、60min(T5)、气腹结束后(T6)的SBP、DBP、HR、SVR、CO、CI、SV;同时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后0.5h、术后12h及24h的VAS。结果 C组气腹前后血压波动明显高于M1和M2组,与C组比较,M1和M2组SBP、DBP、SVR在T3~T6降低,M2组SV在T3~T5升高(P<0.05);3组CI和CO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镁组拔管后0.5h及术后12h的VA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腹前应用硫酸镁可稳定高血压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可减轻术后疼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8.
目的调查了解麻醉学硕士研究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现状,为麻醉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178名麻醉学硕士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应用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麻醉学硕士研究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为(223.93±24.42),各个维度得分分别为学习意识(45.45±4.69)分,学习策略(42.48±5.15)分,学习行为(41.77±5.19)分,学习评价(44.56±4.75)分,人际关系技能(45.4±5.16)分。其中研二和研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研一学生的得分(P<0.05),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的得分(P<0.05)。得分较低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两个维度,而得分较高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学习意识和学习评价两个维度。结论麻醉学硕士研究生具有一定的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教育者在毕业后教育中,应注重加强自我导向学习的引导和培养,采用不同的指导和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自我导向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