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2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浆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检测在化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正常体检患者40人作为对照组,NSCLCⅢ-Ⅳ期以上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应用微孔滤膜过滤分离及富集细胞,分析其与临床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外周血CTC阳性率在NSCLC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前者阳性率为77.5%,后者阳性率为0%。卡方检验提示CTC阳性率在Ⅳ期为90.3%,Ⅲ期为33.3%,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病理分型无关(P0.05)。化疗结束后随访两年,CTC阳性患者存活率为35.3%,而阴性患者存活率为88.9%,差异显著(P0.05)。结论 CTC是NSCLC患者外周血中重要肿瘤标志物,检测外周血CTC可用于评价NSCLC患者化疗后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活动用于乳腺癌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防控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入住本院的106例应用PICC置管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手术后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PICC置管优化护理活动,对照组应用常规PICC护理,比较两组患者CRBSI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CRBS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359);观察组穿刺成功时间、技术认可度评分及PICC管理方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CC置管优化护理活动用于乳腺癌手术后化疗患者能够降低CRBSI的发生风险,护士穿刺成功时间、技术认可度及护理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以脊髓压迫为首发症状脊柱髓系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7年12月长征医院骨肿瘤科收治的经骨髓穿刺及病理证实的脊柱髓系肉瘤患者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15~54岁;肿瘤位于胸椎3例、腰椎2例。4例采取开放性外科手术治疗,出院后根据骨髓穿刺及病理结果,予以化疗及血液系统肿瘤规范化治疗;另1例行内科保守治疗(消炎镇痛、营养支持、化疗等)。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观察项目。结果 5例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伴下肢无力3例、双下肢不全瘫1例;X线检查均未见异常,CT和MRI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或占位性病变。骨髓穿刺及术后肿瘤病理结果显示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5例患者均经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5例患者均获随访:1例术后行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化疗5个疗程,并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目前已随访至术后28个月,患者一般状态良好、无肿瘤复发;另外4例经化疗后出现复发,均死于感染,生存期5~26.5个月。结论 以脊髓压迫为首发症状的髓系肉瘤病例临床罕见,其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出现误诊,骨髓穿刺及病理检查可确诊;当出现脊髓压迫表现时,建议早期行肿瘤切除神经减压术,术后辅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45.
目的:通过分析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化疗前后乳酸脱氢酶(LDH)、血小板(PLT)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生存之间的关系,旨在探讨其在ES-SCLC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ES-SCLC患者57例,用Kaplan-Meier方法、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模型分析患者化疗前后LDH、PLT和NSE与生存之间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初诊各实验室指标联合检测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总生存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80,P<0.001),而2周期化疗后各指标联合检测与患者总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χ2=2.841,P=0.092)。结论:初诊血清NSE、PLT、LDH水平的联合检测可理想评估ES-SCL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与深度学习特征建立列线图对食管癌放疗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从CT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和深度学习特征。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方法分别对影像组学特征和深度学习特征进行降维并计算得到影像组学得分(Radscore)和深度学习得分(Deepscore)。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对列线图的校准度、诊断效能和临床价值进行评价。结果:筛选得到6个影像组学特征参与计算Radscore, 6个深度学习特征参与计算Deepscore。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Radscore、Deepscore、TNM分期为联合模型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预测食管鳞癌患者放疗近期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高于临床模型(AUC=0.662)和影像组学模型(AUC=0.814),且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4)。验证集中联合模型的AUC为0.938,高于临床模型(AUC=0.644)和影像组学模型(AUC=0.852),联合模型与临...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 index, PN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对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synchronous liver metastasis, CRSL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102例CRSL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确定PNI、NLR的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别分为高、低水平组。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不同组间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 OS),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PNI、NLR最佳临界值为50.45、3.80,高PNI组比低PNI组PFS和OS更长(12个月 vs 7个月, P<0.01;26个月 vs 14个月,P<0.01),低NLR组比高NLR组PFS和OS更长(9个月 vs 8个月,P=0.025;22个月 vs 15个月,P=0.01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PNI、未行根治手术、高临床危险评分(clinical risk score, CRS)是PFS独立预后不良因素,低PNI、未行根治手术、年龄>60岁、高CRS是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结论 PNI可作为CRSLM患者有效的预后指标,PNI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共收治4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所有患者均为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失败,既往接受过含铂类化疗方案(包含分子靶向治疗)。40例患者按1∶1分为联合用药组(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20例,阿帕替尼单药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全部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联合用药组及阿帕替尼单药组中位无进展期(PFS)分别为4.3和2.9个月,中位生存期(OS)分别为5.0和4.0个月,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总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25%和75%,阿帕替尼单药组分别为13%和67%。联合用药组及阿帕替尼单药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蛋白尿、骨髓抑制、纳差及腹泻,联合用药组未出现非预期不良反应。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疾病控制率及生存获益,不良反应可控制,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ib)与前白蛋白(PA)比值(FPR)对肝细胞癌(HCC)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245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计算FP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HCC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通过单因素及Cox回归多因素风险模型分析影响HCC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HCC患者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73.06%、40.82%、30.20%。单因素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TNM分期、门静脉癌栓、肿瘤数目、FPR、肿瘤直径、TBil、Alb、ALT、AST、Fib和PA指标与HCC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门静脉癌栓、肿瘤数目、肿瘤直径、Alb、ALT、FPR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FPR预测HCC患者预后的cut-off值为19.295,曲线下面积为0.738,灵敏度为54.1%,特异度为81.3%,阳性预测值为75.4%,阴性预测值为63.6%,约登指数为0.353 8,FPR在预测HCC患者预后方面较其他各项预后指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FPR与HCC患者预后关系密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预测HCC患者预后诊断价值较高,可指导临床上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和营养状况,从而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