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13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aVR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MI)患者心电图aVR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43例急性下壁MI患者根据有无aVR导联ST段压低分为2组,并分析其临床情况。结果:ST段压低组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浓度明显高于非ST段压低组[(47.25±25.42)∶(25.50±15.46)mmol/L,P<0.01;(2.82±1.99)∶(1.80±0.86)mmol/L,P<0.05,ST段压低组患者并发后壁MI比例亦明显高于非ST段压低组(56%∶9%,P<0.01)。结论:急性下壁MI心电图aVR导联ST段压低提示梗死面积较大,累及下侧壁或后壁;且有助于并发后壁MI的诊断。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左房射血力并探讨其意义。方法:使用超声技术测量56例HCM患者和33例正常对照的左房射血力,根据HC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程度不同依次分为Ⅰ、Ⅱ、Ⅲ、Ⅳ组。结杲:左房射血力,Ⅱ、Ⅲ组高于正常对照组、Ⅰ组和Ⅳ组,其中Ⅱ组又高于Ⅲ组(P均〈0.05);肺静脉口A波峰值流速,Ⅱ、Ⅲ、Ⅳ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Ⅰ组,其中Ⅱ组又高于Ⅳ组(P均〈0.05);左房泵血量,Ⅱ、Ⅲ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结论:多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房射血力代偿性增加,左房射血力受心室顺应性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3.
摘要 背景:纳米介孔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均一可调的孔径分布、规则的孔道结构和较强的吸附性能,是良好的酶固定化载体。目前对AMS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合成和开发新材料方面,而对于生物分子的吸附、释放行为的研究还不多见。 目的:筛选介孔材料AMS-8吸附释放溶菌酶的最佳条件,观察不同条件对酶吸附量及释放量的影响。 方法: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助结构导向剂,水热法合成纯硅纳米孔材料AMS-8,结合小角度X射线粉末衍射和氮气吸附/脱附技术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改变酶溶液初始的浓度条件,测定吸附量的变化,在不同pH值的PBS洗脱液条件下测定释放量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结果显示,AMS-8具有高度有序的立方孔道径结构,比表面积达到867 m2/g,孔道直径为3.4 nm。以溶菌酶为模型分子,首先观察了AMS-8在中性(pH=7)条件下,对不同质量浓度溶菌酶的吸附行为。研究发现,当溶菌酶质量浓度为0.5 g/L时,AMS-8的最大吸附量为136 mg/g。其次,观察了溶菌酶/AMS-8体系在不同pH条件下对溶菌酶蛋白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对于溶菌酶蛋白纳米孔材料AMS-8表现出了良好的缓释效果,其中pH值对缓释行为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纳米孔材料;AMS-8;溶菌酶;吸附;控制释放;纳米生物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1.015  相似文献   
84.
王献军  夏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2):1350-1352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DSCTA)诊断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患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对48例CHD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DS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为金标准,比较DSCTA与CAG对冠状动脉多支病变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48例患者中,DSCTA成像诊断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91%、100.00%、100.00%、94.72%;2种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SCTA与CAG在诊断CHD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方面有显著相关关系(P<0.01)。结论:DSCTA对CHD合并糖尿病患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能作出可靠诊断。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总结室间隔缺损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后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常规消毒后在B超监测下或X线定位下封堵室间隔缺损20例.结果:19例获治疗及护理成功.结论:做好室间隔缺损介入的全程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快速心房起搏引起猪心房结构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 18头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n=6):假手术组(sham组)、快速心房起搏组(RAP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组(起搏+替米沙坦,ARB组).RAP组及ARB组通过快速心房起搏建立猪的房颤模型,sham组安置起搏器但不行起搏刺激,各组均给予相同饲料喂养,同时ARB组提前3天将替米沙坦(1.5 mg·kg-1·d-1)混于饲料中至术后2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左心房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T细胞活化核因子3(NFAT3)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管紧张素1-7(Ang1-7)的表达;RT-PCR检测calcineurin、NFAT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比较,RAP组的心房组织Ang1-7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calcineurin、NFAT3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RAP组相比,ARB组的心房组织Ang1-7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而calcineurin、NFAT3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 替米沙坦可能促进Ang1-7的合成,并通过阻断其下游Ca2+-calcineurin-NFAT途径所致的心肌细胞肥大,从而减轻房颤时的心房结构重构.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白藜三醇(resveratrol,Res)对快速心房起搏引起的猪右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方法 快速右心房起搏建立猪慢性心房纤颤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sham)组、快速心房起搏(RAP)组和RAP+白藜三醇干预组(Res组).2周后取右心房心肌组织,Masson三色染色法比较各组心肌间质胶原沉积,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RAP组HIF-1α、VEGF、MMP-9蛋白及mRNA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P<0.05)和Res组(P<0.05).结论 白藜三醇可能通过降低HIF-1α的表达这一途径来改善猪心房纤颤心肌纤维化,减轻心房结构重构.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 入选风湿性心脏病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67例,根据患者是否伴有持续性AF分为AF组35例和窦性心律(sinus rhythm,SR)组32例;另随机选取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NC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左心房结构,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浆RAAS、ET-1活性水平.结果 在二尖瓣狭窄患者中血浆肾素(renin,Ren)、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及ET-1活性均明显高于NC组(P<0.01);AF组血浆Ang Ⅱ、ET-1均明显高于SR组(P<0.01),但血浆Ren、ALD在AF组和S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尖瓣狭窄患者中存在血浆RAAS、ET-1激活,伴有AF者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磷酸胆碱聚合物MPC30-DEA70载AT1受体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心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MPC30-DEA70(N)与FAM-AS-ODN(P)按不同N/P比值络合后经尾静脉注入SD大鼠体内,未经处理的SD大鼠为对照,3周后观察复合物在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分布.再将MPC30-DEA70与AT1受体AS-ODN按不同N/P比值络合后经尾静脉注入8周龄SHR大鼠体内,未经处理的SHR大鼠为对照,3周后测量尾动脉压,对主动脉及心肌组织行天狼星红染色,并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AT1受体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 MPC30-DEA70/FAM-AS-ODN复合物能够进入肾脏组织;空白对照组和N/P=1∶0组的尾动脉压持续上升,缬沙坦组、N/P=10∶1组和N/P=1∶1组的尾动脉压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下降;空白对照组和N/P=1∶0组心肌细胞肥大,主动脉壁增厚,胶原纤维大量沉积,而缬沙坦组、N/P=10∶1组和N/P=1∶1组上述情况较空白对照组明显改善;N/P=10∶1组和N/P=1∶1组AT1a蛋白和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 MPC30-DEA70能够安全有效地进入肾脏各组织,在体内运载AT1受体AS-ODN,下调AT1受体蛋白及其mRNA表达,抑制SHR大鼠血压进展及心血管重构,是一种创新性的非病毒类基因运输载体.  相似文献   
90.
患者男,52岁.因"心前区不适1年余" 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既往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查体:BP 130/85 mmHg,HR 75 次/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