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0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5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95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595篇
预防医学   28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314篇
  1篇
中国医学   404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通过1例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引起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药学监护和用药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对该类患儿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药师通过参与会诊、查房、用药分析与干预、用药观察进行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可为CA-MRSA引起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药学监护。结论:临床药师可为CA-MRSA引起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提供个体化药学服务,提高用药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相似文献   
62.
目的比较儿科煮散剂与饮片汤剂对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和经济成本分析,探讨中药煮散剂的成本优势。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300例肺炎喘嗽患儿按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3种证型随机分配到煮散剂组和饮片组,比较3种证型各自方剂不同剂型口服给药对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观察煮散剂与饮片的疗效差异,探讨煮散剂口服给药的安全性。同时,对煮散剂与饮片进行临床经济成本对比评价。结果煮散剂组在小儿肺炎喘嗽3种证型中的临床疗效与饮片汤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煮散剂组在中药经济成本上明显少于饮片组。结论通过对小儿肺炎喘嗽3种证型的临床观察及对比,煮散剂在有效性、安全性方面与饮片剂型无明显差异,但在经济成本土明显优于饮片汤剂型。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中药外洗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手足口病发热及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病毒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外洗配合耳穴贴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外洗配合耳穴贴压对手足口病发热及皮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上焦宣痹汤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阿奇霉素颗粒,并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上焦宣痹汤加减治疗,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4.54%,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治愈率为54.55%,总有效率为85.45%,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焦宣痹汤可明显改善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以及中医症候,提高小儿支原体肺炎治愈率,缩短其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宫腔镜配合中西医治疗不同程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3月~2013年8月在本院因周期性腹痛、月经异常(月经减少或闭经)或不孕等住院行宫腔镜分离粘连,术后配合口服中药3周及雌孕激素序贯治疗3周期的108例诊断为宫腔粘连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颈粘连程度与患者的治愈率呈正相关(r=0.32,P=0.01)。I度粘连与Ⅱ度粘连患者的刮宫次数、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Ⅱ度粘连与≥Ⅲ度粘连患者的刮宫次数、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配合中西医治疗宫腔粘连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两种给药方案在硬膜外镇痛分娩中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程、分娩方式、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在本院选择经阴道分娩且有镇痛需求的初产妇,随机分为A、B组。A组104例为按需给药组,硬膜外电子镇痛泵设置无恒速流量,产妇自控加药6 ml/次,锁定给药间隔时间为15 min,用药总量≤24 ml/h;B组96例为持续给药组,硬膜外电子镇痛泵设置恒速流量为8 ml/h,产妇需要时可自控加药8 ml/次,锁定给药间隔时间为30 min,用药总量≤24 ml/h。两组均使用相同浓度的药物,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镇痛开始至胎儿娩出的时间、总用药量、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的镇痛效果、镇痛开始至胎儿娩出的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总用药量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与恒速给药比较,使用产妇自控按需给药方式的硬膜外镇痛分娩能用更少的药物同样可得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晚期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 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8年2月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86例RDS晚期早产儿,观察VAP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VAP将86例分为VAP组和未发生VAP组,比较两组患儿及母体相关资料,分析RDS晚期早产儿VAP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86例RDS晚期早产儿中30例(34.88%)发生VAP,56例(65.12%)未发生VAP。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eonatal critical illness score, NCIS)≤90分、有创通气时间≥90 h、重复插管上机次数3次是RDS晚期早产儿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DS晚期早产儿VAP发生率较高,NCIS评分≤90分、有创通气时间≥90 h、重复插管上机次数3次是导致RDS晚期早产儿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学龄前脑性瘫痪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及其与临床分型、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量149例0~6岁脑性瘫痪住院患儿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值,计算其低体重、发育迟滞、消瘦及贫血率;并分析营养不良各项指标与脑瘫类型、临床分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之间的关系。与正常学龄前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学龄前脑性瘫痪儿童低体重、发育迟滞、消瘦及贫血率分别为:31.54%、33.55%、41.28%、28.85%,其营养不良发生率均明显较正常儿童高。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及痉挛型进行比较中,低体重及消瘦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发育迟缓与贫血在这两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5例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其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6.6%、31.43%、24.76%、28.57%。营养不良与脑性瘫痪的分级在低体重、发育迟缓及消瘦分组中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性瘫痪儿童的营养不良比正常学龄前儿童明显高。加强其营养不良的干预力度是非常有意义及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69.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中药外用治疗婴儿湿疹的治疗作用。方法:全面检索1982—2012年间公开发表在国内杂志上关于中药外用治疗婴儿湿疹的相关文献,收集文献所报道的关于中药外用治疗和西药治疗婴儿湿疹的总人数及有效人数。使用State11.0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计算效应指标RR值,以比较中药外用治疗相对于西药治疗的优势。结果:合并计算中药外用治疗婴儿湿疹的总例数为2280例,有效2179例,有效率95.75%,显著优于西药治疗的有效率80.75%;中药外用治疗婴儿湿疹的优势是西药治疗的1.11倍(95%置信区间1.05—1.19)。结论:中药外用治疗可有效改善婴儿湿疹,较西药治疗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