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比较洗涤红细胞和红细胞悬液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5名AIHA患者分为两组:A组13例输注洗涤红细胞(WRC),B组12例输注红细胞(RBC)悬液,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输血24 h后,A、B两组患者的RBC、Hb和血细胞比容(Hct)均有升高,输血前后比较,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IHA患者输注WRC与RBC悬液,其临床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初步探讨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小儿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流式细胞术,分别从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20例小儿哮喘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otch1、Notch2、Notch3、Notch4以及Notch的配体Jagged1、Jagged2、DLL1(Delta-like1)、DLL3(Delta-like3)、DLL4(Delta-like4)的表达。结果小儿哮喘患者PBMC中的Notch1、Notch3、Jagged1、Jagged2、Delta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Notch2、Notch4、Delta3和Delta4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在两者中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Notch信号通路的表达在小儿哮喘发病过程中有显著改变,可能参与小儿哮喘的发生发展,为深入研究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常熟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性和分子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12月常熟地区分离的34株CRKP菌株,使用Vitek 2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PCR筛选碳青霉烯酶基因并测序,质粒接合转移实验验证耐药质粒的可转移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 34株CRKP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100%,有33株检测到耐药基因,其中30株携带bla_(KPC-2)基因、4株携带bla_(NDM-1)基因、1株携带bla_(IMP-4)基因(有2株同时携带bla_(KPC-2)和bla_(NDM-1)基因)。质粒接合试验成功获得25株bla_(KPC-2)阳性质粒。同源性分析显示共有11种型别,其中A型15株,B型9株,C型有2株,其余型各1株。结论常熟地区的CRKP以携带bla_(KPC-2)质粒为主,菌株克隆以A型和B型为主,存在小范围的克隆性传播。  相似文献   
54.
目的对基于QIGEN cube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与ABI 7500核酸扩增仪的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定量检测系统进行性能评估。方法参照《临床实验室对商品定量试剂盒》WS/T 420-2013的性能验证方案,采用质量控制(质控)血清与临床标本评价所用商品试剂盒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与检测下限;同时参照《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分子诊断领域的应用说明》标准,统计分析实验偏差并与厂家声明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精密度验证结果显示,2个浓度水平(level 1、level 2)质控品的批内变异系数(CV_(批内))分别为0.3%、0.9%,批间变异系数(CV_(批间))分别为0.4%、1.11%,均小于厂家声明值(5%)。线性范围试验显示,在1.0×10~2~1.0×10~8 kU/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2=0.999,P0.001),高于厂家声明区间(2.0×10~1~1.0×10~9 kU/L)。正确度验证结果显示,室间质评中的5个浓度水平质控品的实测值与质控样本理论值间偏倚分别为0.10、0、0、0.26和0.26,均小于0.4对数值(log值)。最低定量检测下限为1.0×10~2 kU/L,高于厂家声明的最低检测限(0.5×10~2 kU/L),但与定量限(1.0×10~2 kU/L)一致。结论本实验室建立的HCV-RNA定量检测系统在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与检测下限方面的性能指标均满足卫生行业标准与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认可准则的要求,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报告。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CHB)患者外周血IL-10+ CD19+调节性B细胞(Breg)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CHB患者61例,其中HBeAg阳性患者26例,对照组30例,抽取EDTA抗凝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anti-IL-10-PE,anti-CD19-APC抗体进行染色后,流式细胞术分析IL-10+ CD19+ Breg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HBeAg阳性和阴性患者Breg表达差异以及Breg与CHB临床指标的相关性;ELISA分析血清IL-10表达水平.结果 CHB和HCs组Breg分别为1.75%(1.20% ~2.55%)和0.78%(0.55%~1.40%),CHB组Breg表达高于HCs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4,P<0.01);CHB患者中HBeAg阳性患者Breg为2.39%(1.68%~2.86%),较阴性患者1.28%(1.05%~2.25%)显著升高(Z=-3.354,P=0.001);CHB和HCs组血清IL-10分别为6.80(5.41~8.42) pg/mL和5.75 (4.40~6.54) p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7,P=0.007),并且CHB组IL-10与Breg呈正相关关系(r =0.335,P=0.008).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Breg表达显著升高,且可能受到HBeAg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分析乙肝病毒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与血清学指标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标本进行HBV-DNA、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乙肝表面抗体(HBs Ab)、乙肝e抗原(HBe Ag)、乙肝e抗体(HBe 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定量检测,分析HBV-DNA与血清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HBsAg、HBeAg、HBcAb阳性组HBV-DNAIgC值与HBV-DNA阳性率显著大于HBsAg、HBeAb、HBcAb阳性模式和其他阳性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b、HBcAb阳性组HBV-DNAIgC值与HBV-DNA阳性率显著大于其他阳性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组HBV-DNAIgC值显著大于HBeAg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与血清学指标HBsAg、HBeAg呈正相关(r=0.623,P<0.05;r=0.433,P<0.05),与HBcAb呈负相关(r=-0.448,P<0.05).结论:CHB患者血清学指标HBsAg、HBeAg、HBcAb阳性模式组HBV-DNA复制水平最高,HBV-DNA与血清HBsAg、HBeAg、HBcAb存在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142例,患者采取放射免疫检验,设定为对照组,并采取化学发光免疫检验,设定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检测特异性、灵敏度、符合率及甲状腺蛋白数量、水平。结果观察组特异性为98.36%,灵敏度为97.53%,符合率为97.89%均高于对照组特异性75.41%、灵敏度62.96%、符合率6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腺蛋白数量、甲状腺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特异性、灵敏度、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 T2DM)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HD)患者心功能与尿微量白蛋白( MAU)的关系。方法对141例T2DM合并CHD患者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采用QuikRead 101型系统检测患者清晨尿液中的MAU。结果 T2DM合并CHD患者心功能分级Ⅰ级41例、Ⅱ级35例、Ⅲ级29例、Ⅳ级36例,其MAU分别为(37.22±12.91)、(65.37±11.64)、(89.56±12.56)、(146.71±10.35)mg/L;各心功能分级患者的MAU两两比较,P均<0.01。结论 T2DM合并CHD患者心功能分级越高,MAU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59.
众所周知,免疫作用对于机体有着积极的意义,其中过氧化物酶体激活受体γ(PPAR-γ)在机体免疫调节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PPAR-γ属于过氧化物酶体激活受体(PPAR)的亚型之一,而PPAR则属于核激素受体家族中的一员,研究显示其在稳定免疫内环境、糖脂合成及代谢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对PPAR-γ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如今有研究显示其能参与到细胞的分化、免疫细胞增殖等环节,同时对于炎症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免疫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分析PPAR-γ在免疫中的调节作用,本文进行了相关探讨,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常熟地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常熟地区三家市级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661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痰液/支气管吸取物),占83.5%。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为主,占42.5%,其次为神经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分别占26.0%、5.7%、4.5%。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米诺环素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5.1%、37.8%和40.2%,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63.4%,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50.0%。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53.3%。结论常熟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区域性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临床抗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