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6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背景:人类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可能会对有积极生物学效应的生长因子产生反应,例如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半月板细胞也可能会成为将来临床基因治疗的有效供体。 目的:拟观察人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对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效应反应。 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7-10/2008-04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收集半月板撕裂和盘状半月板患者关节镜手术中切取的半月板组织用于人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培养。 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从人肝细胞cDNA文库中获得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将其克隆入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中。将关节镜手术中切取的成人半月板组织,体外进行分离培养。利用阳离子脂质体FuGene6将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转染入人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中。 主要观察指标:转染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检测细胞上清中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分泌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后的变化。 结果:基因测序及酶切,聚合酶链反应等均证实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的正确克隆,并形成正确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IGF-Ⅰ。人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在接种40 h 后贴壁并伸展为成纤维细胞样,三角形或多角形外观。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在转染后56 h 达到峰值。细胞上清中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蛋白质的浓度变化趋势类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峰值可达22.68 μg/L。蛋白免疫印迹、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证实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蛋白质的存在。转染后部分细胞表型发生变化,增殖加速。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S期细胞比例增多。 结论:人类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可被阳离子脂质体安全有效地转染,转染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可分泌较高水平的生长因子并加速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钩藤总碱(RTA)缓释滴丸的长期毒性。方法将80只Wiste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RTA缓释滴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每天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每2周记录一次体质量、日食量。连续灌胃12周后和停药2周后分别检测大鼠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U)等血液学指标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肌酐(Cr)等生化指标,计算心、脑、肝、肾脏体比值,观察心、脑、肝、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连续灌胃12周后, RTA 缓释滴丸高剂量组大鼠饮食减少,体质量增长缓慢;各组大鼠 WBC、RBC、Hb、PLT、LYM、NEU无明显变化;RTA缓释滴丸高剂量组大鼠的ALT、AST和ALP值升高[分别为(77.5±11.9)U/L、(210.4±21.7)U/L、(220.6±19.8)U/L],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55.2±12.1)U/L、(180.4±21.3)U/L、(190.3±22.6)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A 缓释滴丸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的脏体比值(3.86±0.29)较空白对照组(3.52±0.25)升高(P<0.05),肝脏部分出现变性、灶状坏死。结论 RTA缓释滴丸高剂量长期给药可产生肝毒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椒参洗剂治疗痔疮疾病的临床效果,为椒参洗剂在治疗痔疮过程中提供研究参考。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痔疮患者中随机选取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高锰酸钾治疗,治疗组采用椒参洗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65例患者,治愈51例、有效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78%、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65例患者,治愈38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58%、总有效率83.08%。结论:椒参洗剂在治疗痔疮过程中具有很好的疗效,减少患者病痛、缩短患者病程、治疗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促进我院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4月—2009年12月收集的44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5例ADR报告共涉及134种药品,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84.49%);抗微生物药发生ADR最高(47.19%);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在所有中药制剂中最多(82.35%);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7.08%)。结论:加强ADR监测,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培美曲塞是一种作用于叶酸代谢过程中多种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叶酸代谢过程中的胸苷酸合酶、二氢叶酸还原酶和甘氨酰胺核苷酸转甲酰酶,导致细胞不能复制,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其能从多个途径达到抑制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和胃癌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其副作用较轻,易于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鲎实验法用于检验药物注射剂细菌内毒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7.
我院于1998年8月至2003年10月采用磺胺药外用治疗小儿脓疱疮5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0例患儿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龄3~10岁,发烧者31例.脓疱疹发生部位:面部、口周、鼻孔附近及四肢等处.初起时为一个或多个微小的红点或水疱,迅速变为脓疱,大小如豌豆,界限分明,四周有轻度红晕,疱壁薄,含透明水液,逐渐变成浑浊,疱壁易破溃,露出红色糜烂面,破后创面湿润而红,流出黄水.  相似文献   
78.
中西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12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5年3月至1996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采用自拟妇康3号胶囊外用,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霉菌性阴道炎127例,与制霉菌素片外用对照组72例比较,疗效显著,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诊断标准(1) (1)外阴阴道奇痒,白带增多,呈白色豆渣样或凝乳样,粘附在阴道壁上;(2)阴道分泌物涂片可查到霉菌。2 临床症状评分标准(2) 阴道分泌物中查到霉菌为10分;外阴瘙痒灼痛5分;阴道分泌物增多2分;阴道粘膜有出血点1分;性交痛1分;尿频尿急尿痛1分。3 一般资料 199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127例,年龄20~57岁,平均…  相似文献   
79.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ephalosporins)是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其母核为由头孢菌素C裂解而获得的7-氨基头孢烷酸(7-ACA).第1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对G 菌作用较第2代、第3代强,对G-菌作用弱,对β-内酰胺酶不稳定,对绿脓杆菌无效,对肾有一定的毒性,口服品种用于轻、中度感染和尿路感染.第2代头孢菌素抗菌谱较第1代有所扩大,对β-内酰胺酶稳定,但对G 菌的抗菌作用弱于第1代,对G-菌作用较第1代强,对绿脓杆菌无效,肾毒性较第1代有所降低,用于敏感菌所致肺炎、胆道感染、菌血症、尿路感染等.  相似文献   
80.
中药汤剂因其起效快,配伍灵活,能使药物问互相促进、相互制约,从而达到增强疗效、缓和药性之目的,现仍为临床常用剂型之一。而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其疗效,服药不当也难达到预期的目的。我国历代名医都十分重视中药的煎煮方法。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指出煎煮不当不良后果:“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