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1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219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62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263篇
  1篇
中国医学   456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葡萄籽多酚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葡萄籽多酚以原花青素为主成分,作为抗氧化剂受到关注。就其化学结构、药理活性、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2.
唾液酸及其衍生物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杰  徐文方 《中国新药杂志》2004,13(12):1253-1257
唾液酸(sialic acid, SA)是广泛存在于生物系统中的一类天然糖类化合物,是构成细胞表面复合糖质的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同时它还是某些毒素的受体和病原微生物的作用部位.近年来,以SA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研究和新药开发成为一个新热点.  相似文献   
43.
抗癌作用新靶点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靶点分子或某种发生发展机制来设计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这类药物的特异性强,疗效显著,因此,针对这些新靶点进行药物设计可以使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产生一次新的革命.本综述旨在讨论目前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潜在的新靶点以及它们相应的抑制剂或拮抗剂.  相似文献   
44.
1999~2003年我院抗感染药物应用5年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宁  袁永琴 《齐鲁药事》2004,23(10):26-29
目的 了解我院五年间抗感染药物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科学管理,促进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文采用DDDs分析法及消耗金额统计法对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及消耗金额统计排序,对各类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地位及应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五年内药品销售总金额是逐年上升,抗感染药物销售金额占西药销售总金额的比例逐年下降;头孢菌素类临床使用份额最高,占居主导地位;阿齐霉素连续 3年居我院药品销售首位,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头孢曲松分别连续 3年居前 3位,提示其价位较高且临床使用范围广;药品青霉素G钠、阿莫西林胶囊、利菌沙的DDDs连续居领先地位,提示其用药频度高,治疗地位稳定。  相似文献   
45.
脂质体对喷昔洛韦经小鼠皮肤渗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脂质体对喷昔洛韦经小鼠皮肤渗透的影响。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喷昔洛韦脂质体,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体外经皮渗透实验技术,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皮肤接收液中、血液和皮肤内药物浓度。结果 喷昔洛韦脂质体凝胶在皮肤中的渗透系数及药物滞留量明显大于喷昔洛韦乳膏;在体条件下,1%喷昔洛韦脂质体最大皮肤内浓度是 1%喷昔洛韦乳膏的1.51倍;18h后1%喷昔洛韦脂质体皮肤内浓度是1%喷昔洛韦乳膏的1.94倍。结论 脂质体对喷昔洛韦经小鼠皮肤的渗透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6.
目的 :建立七连栓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主药黄连、三七进行定性鉴别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 ,蒸发光散射器检测三七中人参皂苷Rg1 、Rb1 的含量。结果 :本品薄层色谱特征明显 ,专属性强 ;人参皂苷Rg1 在进样量为1 56μg~3. 74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3 ,RSD=1. 6 % ) ,回收率为99 .10 % ;人参皂苷Rb1 在进样量为1 .44μg~3 4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81 ,RSD=1 .2 % ) ,回收率为102. 13 %。结论 :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可用于七连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7.
低分子壳聚糖季铵盐对小鼠实体瘤及其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低分子壳聚糖季铵盐对小鼠S180 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抑瘤实验、碳粒廓清实验、MTT法观察低分子壳聚糖季铵盐对小鼠实体瘤和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低分子壳聚糖季铵盐可使荷瘤小鼠的碳粒廓清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升高,并对由ConA、脂多糖诱导体外小鼠T ,B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能够抑制小鼠实体瘤的生长。结论低分子壳聚糖季铵盐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并具有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48.
现代生物技术是基于基因和分子水平,利用生命体系和生命过程来制造产品的操作技术,如PCR技术、重组DNA技术、DNA测序技术和单克隆技术等。它作为一种综合了生命科学与多种现代科学理论和研究手段的高新技术,在天然药物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盐酸恩丹西酮包芯缓释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制盐酸恩丹西酮包芯缓释片。方法 采用HPMC为骨质材料,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选最佳处方和工艺,考察释放介质pH值对缓释片释药特性的影响。结果及结论 释放介质pH值对盐酸恩丹西酮包芯缓释片释药影响较大,在酸性介质及中性蒸馏水中 2 4h释药完全(≥ 95 %),在 pH6 8磷酸盐缓冲液中释药不完全( <4 5 % ),0~ 14h体外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50.
DNA提取方法进展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DNA的提取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技术,提取的DNA的纯度及结构完整性是进行基因工程各项研究所必需的条件。近年来一些新的或改进的DNA提取纯化方法不断出现,本文对从陆生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海洋生物提取DNA的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