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79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利用前囊膜为依托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前囊膜为依托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施汉彬,邹召中,袁俊由于白内障囊袋内摘除术在前囊处理方式上首先采用上方水平截囊,故一旦发生后囊破裂而无法施行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时,可利用下方的前囊膜为依托,改行睫状沟固定 ̄[1]。我院自1987年开展人工晶体囊袋...  相似文献   
22.
少数有机磷中毒可发生迟发性神经脱髓鞘病变,或不同类型的精神病后遗症。但有机磷中毒性弱视尚未见报道。作者曾诊治2例,报告如下。例1,女,34岁,农民。1985年8月,患者因使用IAn(对硫磷,剧毒)稀释液喷雾治虫后中毒,昏迷4小时,经抢救后脱险。3月后,患者首次来我院就诊。主诉双眼视力下降1月余。检查:双眼视力均为0.5,不能矫正。眼压1.gkl,a(lkl,二7.smmHg),宽房角。屈光间质正常。双眼视盘淡灰色,边界不清,视盘凹陷不扩大。视网膜血管正常。黄斑色暗,无中心凹反光点,无水肿及渗出。头颅X线检查,未见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连续环形撕囊术在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对55例(65只眼)白内障患者行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采用连续环形撕囊术,对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4只眼;全部术眼术后炎症反应轻微,瞳孔圆。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49只眼(75.4%);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5者56只眼(86.2%),≥1.0者44只眼(67.7%)。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角膜内皮混浊及角膜水肿,3 d至3周恢复。结论连续环形撕囊术应为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必备技术,其可有效提高白内障的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报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眼术后效果.方法 收集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9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和并发症.结果 术后眼压在14~18mmHg之间,平均为(15.26±1.20)mmHg,与术前眼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视力<0.05者6眼,0.05~0.3者8眼,>0.3者5眼;术后滤过泡Ⅰ型、Ⅱ型17眼(89.47%),为功能型滤过泡,2眼(10.53%)滤过泡不明显;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外伤性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行环形置管吻合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8例(18只眼)外伤性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的患者在手术显微镜下寻找断端进行环形置管吻合术.结果 18例(18只眼)成功实施环形置管吻合术,术后3个月拔除留置的硅胶管,15例泪道冲洗通畅无泪溢,占83.33%;3例冲洗通而不畅,无明显或轻度泪溢,占16.67%.结论 对外伤性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的患者行环形置管吻合术,同时恢复了上下泪小管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效果良好,方法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6.
27.
28.
手术显微镜下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裂孔定位、冷凝在外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4例(24只眼),手术前详细检查裂孔位置、大小及脱离范围;术中通过牵拉眼肌使裂孔尽量处于最低位,采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预置环扎带、外放液、视网膜裂孔定位、冷凝及垫压。结果视网膜完全复位23只眼,再次外路手术复位1只眼。视力提高20只眼,不变3只眼,下降1只眼。结论牵拉眼肌使裂孔处于最低位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行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视野清晰、裂孔定位准、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观察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伴临床有意义的黄斑水肿(clinically significant macular edema,CSME)时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的情况,探讨糖尿病患者SFCT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按2014年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分期标准将NPDR患者分为伴CSME(NPDR CSME+)组15例(21眼),不伴CSME(NPDR CSME-)组21例(36眼).比较两组之间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及SFCT是否存在差异性.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NPDR CSME+组与NPDR CSME-组间性别、眼别、年龄、眼轴长度、眼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最佳矫正视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NPDR CSME+组SFCT为(328.24±101.92) μm,NPDR CSME-组为(235.31±66.98)μm,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56,P=0.000).NPDR患眼CRT与SFCT呈正相关关系(r=0.473,P=0.000).结论 NPDR伴有CSME时,SFCT显著增厚,并且SFCT的增厚与CSME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0.
王慧  李永蓉  纪风涛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0):1973-1975
目的:研究一个汉族家系共同性外斜视KIF21 A基因的外显子突变情况及其意义.方法:收集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一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家系,提取家系中5位成员的外周血DNA,通过PCR扩增,Sanger测序与NCBI中的KIF21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在我们收集的家系中没有检测到任何外显子基因突变,发现4个外显子附近的内含子突变,即c.735+85 A>C、c.2664-49 T>C、c.3985+45 A>T、c.*472 A>G.结论:KIF21 A基因可能不是我们收集的共同性外斜视家系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