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58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 构建pET-22b-3×flag-HPV18E6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方法 用RT-PCR法从HeLa细胞中扩增出带HindⅢ、SalⅠ酶切位点的HPV18E6基因片段,将HPV18E6基因片段克隆到p3×flag-myc-CMV-24载体上.然后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3×flag-HPV18...  相似文献   
23.
杨霞  周颖  卫莹  凌斌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264-5266
<正>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蛋白质复合结构,负责维持染色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端粒酶主要由hTERC、hTERT和dyskerin构成,能够合成端粒并维持端粒的长度。端粒的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影响干细胞的老化和肿瘤的形成,端粒的缩  相似文献   
24.
《陕西医学杂志》2015,(4):504-505
<正>宫颈癌患者临床并不少见,相关研究[1]表明,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居于妇女人群恶性肿瘤第二位,其发生发展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进展至后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随着临床研究深入及技术发展,目前,临床已有多种方式广泛应用于宫颈癌治疗,手术治疗为早期宫颈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随着器械设备发展及微创理念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受到临床重视及患者欢迎,早期宫颈癌多数可于腹腔镜下切除肿瘤,并清除淋巴结,取得较佳效果[2]。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下手术及开  相似文献   
25.
血清PRL和抗心磷脂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严重困扰育龄期妇女的妇科疾病,也是导致妇女不孕的原因之一。目前,EMS导致不孕的机制尚不清楚,免疫内分泌学异常可能是重要原因,其中泌乳素水平增高起着重要作用,泌乳素可通过干扰中枢—垂体—卵巢轴的各个环节影响受孕,但是否存在ACA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分析ΔNp63α基因过表达时人宫颈癌细胞Si-Ha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受ΔNp63α调控的潜在靶基因.方法 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过表达ΔNp63α的转染组细胞株SiHa-ΔNp63α和对照组细胞株SiHa-NC.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两组细胞株基因表达谱变化,并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基因芯片数据共筛选出差异倍数1.5倍以上的基因共1405个,其中843个基因在SiHa-ΔNp63α细胞中表达上调,562个表达下调.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细胞生长与周期、信号转导、细胞通讯、细胞黏附、细胞转移和侵袭等功能,涉及的信号通路包括抗原加工提呈、细胞因子与受体相互作用、细胞黏附分子、补体系统等.结论 研究ΔNp63α调控的潜在靶基因或信号通路,对探索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峡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物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CSP患者 36例,停经时间为32~87 d.子宫峡部剖宫产切口处包块最大直径9~83 mm,均经阴道行CSP物切除术.结果 35例患者手术成功,1例因术中出血多,中转开腹行妊娠物切除术.手术成功患者术后无并发症,术后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为12~30 d,术后均无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过多或过少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阴道子宫峡部CSP物切除术,可以完全切除妊娠物,并修补子宫峡部切口缺陷,CSP物切除术式安全、简单、微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8.
经阴道子宫峡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物切除术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峡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物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CSP患者 36例,停经时间为32~87 d。子宫峡部剖宫产切口处包块最大直径9~83 mm,均经阴道行CSP物切除术。结果 35例患者手术成功,1例因术中出血多,中转开腹行妊娠物切除术。手术成功患者术后无并发症,术后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为12~30 d,术后均无不规则阴道流血、月经过多或过少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阴道子宫峡部CSP物切除术,可以完全切除妊娠物,并修补子宫峡部切口缺陷,CSP物切除术式安全、简单、微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9.
腺肉瘤是由良性腺上皮和恶性间质构成的一种低度恶性的混合性肿瘤,大多数腺肉瘤原发于子宫内膜,偶可发生在卵巢或子宫外组织。子宫腺肉瘤是罕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以绝经后妇女多见,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多数患者表现为阴道出血、宫颈口脱出物及子宫增大。该病早期诊断困难,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袖口”状结构是术后病理检查的特征性表现。子宫腺肉瘤的发生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雌激素暴露等因素有关,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因淋巴结转移少见故不常规行淋巴结清扫),放化疗及激素治疗疗效尚不确切。但患者的生存时间及肿瘤的术后复发与是否伴肉瘤过度生长、疾病分期、子宫肌层侵犯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脉管浸润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子宫肌瘤电动分碎器是当前妇科微创手术讨论的热点。本文从子宫肌瘤与子宫肉瘤患者的鉴别诊断、分碎器对子宫肌瘤的影响、分碎器对未诊断出的子宫肉瘤的影响、避免腹腔内分碎子宫肿瘤的新技术手段及进展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当下,子宫肉瘤术前依然很难确诊,在不能完全排除时,应禁止采用电动分碎器直接分碎,可在密闭充气袋内分碎或者从阴道取出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