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复发性胶质瘤的手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复发性脑胶质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切除率100%,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部分近功能区的肿瘤患者出现功能障碍。结论复发性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第一次手术后常有增高。手术切除加综合治疗仍能改善患者症状且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S)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采用LPS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患者20例(LPS组),同期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患者20例(VPS组)。结果 LPS组和VPS组术后脑室缩小率(85.0% vs 80.0%)、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评分改善率(60.0% vs 64.3%)、步态改善率(55.6% vs 61.1%)和尿失禁改善率(50.0% vs 70.0%)无统计学差异(P>0.05)。LPS组术后癫痫发生率、感染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近端堵管发生率等均明显低于VPS组(P<0.05),而术后过度分流发生率明显高于VPS组(P<0.05);两组腰部神经根痛发生率、腹腔端堵管发生率、分流管移位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尽管VPS的适用范围更广,临床应用更普遍,但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而LPS具有微侵袭性,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神经根痛及过度分流通过调整后可改善。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与评价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在开颅术中硬脑膜修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5例颅脑损伤手术需行硬脑膜修补病例,随机分为人工脑膜修补组(试验组)与自体膜修补组(对照组),对2组术后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二期颅骨修补术中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组术后颅内感染及脑膨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皮下积液及癫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二期颅骨修补术中分离皮瓣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硬脑膜外总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原海绵人工硬脑膜使用安全、简便,是开颅手术中硬脑膜修补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24.
李想  陈新生 《安徽医药》2013,17(5):825-827
目的通过有创颅内压监测,动态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探讨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5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ICP监护组和常规治疗组,ICP监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根据ICP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结果 ICP监护组在脱水剂用量及并发症方面均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预后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治疗中行持续ICP监护能够指导脱水剂的使用,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5.
汪兰  李想 《安徽医药》2013,17(2):279-280
正胶质瘤和脑膜瘤是两种来源不同的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胶质瘤来源于神经外胚层组织,是起源于脑实质的恶性肿瘤。脑膜瘤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它们可来自硬膜成纤维细胞及软脑膜细胞,但大部分来自蛛网膜细胞,可发生在任何含有蛛网膜成分的地方,如脑室脉络丛,属于脑实质外的良性肿瘤。现报道1例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