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11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08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1003株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有效预防该菌的感染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8年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2008年共分离鲍氏不动杆菌1003株,其年检出细菌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除对亚胺培南有较高的敏感性外,对其他常用的12种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近年来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妥布霉素耐药率70%,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且多药耐药及全耐药菌株的检出数量及比率均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动态监测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鲍氏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定植和播散,同时尽量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2.
手足口病(HFMD)是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近年来,手足口病在东南亚流行并呈上升趋势,2008年5月2日我国将其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表现为手、足、臀、口腔粘膜等部位斑丘疹和发热,一般预后良好,轻型可自然痊愈,HFMD流行时伴较高的死亡率,该病亦可引起心肌损害,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3.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以下简称脑瘫)是以非进展性中枢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本文就脑性瘫痪的治疗进展和预防进行复习并综述。  相似文献   
94.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塑料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给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导致环境雌激素越来越多.“塑化剂”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对发育的儿童,广泛接触塑化剂,被认为与儿童性腺发育异常、肥胖等密切相关.该文重点综述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最新研究结果,探讨阐明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对儿童发育及代谢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干预和科学使用塑化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5.
男童过敏性紫癜累及生殖器2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殖器受累的过敏性紫癜(HSP)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3年3月—2009年4月收治的24例生殖器受累的HS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12例男性HSP患儿中生殖器受累者为24例(4%),均为混合型紫癜,与消化道症状并存者最多(21/24例)。生殖器皮肤紫癜11例(46%),生殖器肿痛15例(63%),其中4例有睾丸和/或附睾炎;生殖器受累出现在病程的第2~21天。24例HSP中13例患儿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冲击治疗,11例症状较轻给予氢化可的松静滴,生殖器肿痛5 d内缓解,生殖器皮疹7 d左右消退,生殖器受累症状在1~2周内全部消失。1例患儿1个月后紫癜复发时,再次出现右侧睾丸炎,再次治疗后好转。随访6个月~4年,全部患儿症状持续缓解,11例合并肾脏受累,均未进展至肾功能不全。结论 HSP生殖器受累多见于病程急性期,常伴有其他系统损害,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明显,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6.
高文珺  范晓晨 《安徽医学》2018,39(4):442-444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在川崎病(KD)患儿体内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63例初诊KD患儿,根据诊断标准分为典型KD组38例和不典型KD组25例,选取同期正常健康儿童15例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体内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各组对象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CD64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 治疗前,KD组CD64、WBC、Neu%、CRP、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KD组和不典型KD组CD64、WBC、Neu%、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64水平与WBC、Neu%、CRP无相关性(P>0.05),与PCT呈正相关(r=0.445,P<0.05);根据ROC曲线可知,CD64辅助诊断KD合并细菌感染的截断值为37.5%,敏感度为86%,特异度为100%.结论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的水平变化可作为KD患儿合并细菌感染的指标,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评价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NRDS患儿,随机分为SIMV组和HFOV组,记录两组血气值和呼吸机参数的变化,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肺气漏(PAL)、Ⅲ~Ⅳ级颅内出血(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最终完成试验SIMV组25例,HFOV组23例。 HFOV组改善氧合更明显,6、24小时HFOV组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与SIM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O2、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PD、PAL、IVH、PVL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MV和HFOV治疗NRDS是安全有效的,HFOV的优势是能迅速改善氧合,缩短上机时间。  相似文献   
99.
选取过敏性紫癜( HSP)患儿301例,将患儿分为单纯HSP组和紫癜性肾炎( HSPN)组,HSPN组再根据蛋白尿严重程度及肾脏病理进行分组,分别比较各组之间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血肌酐( SCr)及血清胱抑素C( Cys C)水平的差异,同时比较Cys C水平在HSPN组肾功能不全分级中的差异。结果显示单纯HSP组及HSPN组之间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Cr、Cys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N患儿病理分级不同,CCr、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N患儿肾功能不全1、2、3期之间Cys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HSPN患儿蛋白尿正常组、轻度、中度、重度各组之间CCr、SCr及Cys C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