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卡利拉嗪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于2015年9月18日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精神分裂,本文对该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法用量、药品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调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我院)儿科呼吸病房住院病历医嘱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 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横断面研究设计试验方案,采用等距抽样原则,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HIS系统儿科呼吸病房的连续的0~18岁连续住院病历中抽取500份病历,提取与用药有关的全部医嘱,排除嘱托医嘱、退药医嘱、领药医嘱和0.9%氯化钠注射液等类似的医嘱。采集病历的一般信息和医嘱信息,判断每条医嘱的超说明用药情况,从年龄、药品种类、疾病和医嘱类型等方面行分层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的影响因素。结果进入本文分析的500份病历包括465例患儿,共提取18 082条医嘱,住院用药医嘱16 618条,出院带药医嘱1 464条;涉及196种药物,主要为呼吸系统用药和系统抗感染药医嘱。①500份病历的超说明书用药率为100%,超说明书用药医嘱4 717条(26.1%),平均每份病历超说明书用药9.4条医嘱,平均每份病历每日超说明书用药1.4条医嘱。②无儿童用法和用量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17.4%)是其他类型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总和的2倍。③不同年龄阶段:总体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小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越高(P=0.000)。④不同药物品种:总体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系统抗感染药(35.7%)、呼吸系统用药(32.1%)和心血管系统用药(21.8%)较高;抗病毒药物高于抗细菌药物(P=0.000),均主要集中于无儿童用法用量;抗哮喘药高于镇咳祛痰药(P=0.020),前者主要集中于无儿童用法用量,后者主要集中于无给药途径和无儿童用法用量;超禁忌用药见于消化系统用药和其他药物。⑤不同疾病类型:总体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肺炎、重症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其他疾病、咽炎和支气管异物。⑥不同医嘱类型:总体超说明书发生率出院带药医嘱高于住院用药医嘱。⑦Logistic回归分析:与婴儿相比,学龄期+青春期超说明书用药风险降低了20%;与系统抗感染药相比,呼吸系统超说明书用药风险降低了15%;与肺炎相比,其余疾病的超说明书用药风险均有所降低;与高级职称相比,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超说明书用药风险降低86%和84%。结论:儿科呼吸病房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存在,无儿童用法用量是最主要的超说明书用药类型,其次为超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指纹图的检测方法测试不同批次参苓白术散中人参皂苷的含量。方法:进样量为10μL,采用250 mm×4. 6 mm,5μm的色谱柱(Thermo ODS-HYPERSIL柱),选择流动相的条件是在A流动相乙腈和B流动相水中以1m L/min的流速开展实验,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0℃,根据高效液相(HPLC)(Agileng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指纹图谱的梯度洗脱程序进行试验,并在Agilengt-1100色谱工作站上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分别对HPLC方法学的严谨性进行检测,包括专属性试验、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线性回归试验、加样回收率试验等逐步建立方法的科学性;而后进一步采用HPLC对参苓白术散中人参皂苷的含量进行具体的检测和记录。结果:1) HPLC的专属性试验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g1、Re及Rb1均有良好的专属性。2)人参皂苷Rg1的线性回归方程是Y=352. 681 19X+6. 738 50;人参皂苷Re的线性回归方程是Y=292. 610 86X+3. 703 23;人参皂苷的线性回归方程是Rb1Y=254. 203 21X+4. 564 71;其相关系数均 0. 999,结果显示人参皂苷线性关系良好。3)精密度试验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峰面积的RSD在0. 22%~0. 29%;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峰面积的RSD在0. 06%~1. 83%;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总量的含量平均值为9. 86 mg,RSD 2. 5%表明HPLC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良好。4)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的加样回收率平均值和RSD分别为95. 7%、105. 7%、100. 4%,3. 3%、4. 8%、3. 1%,表明均HPLC测定参苓白术散加样回收率良好。5)不同批次参苓白术散中人参皂苷总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别。结论: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检测参苓白术散的操作方法较为简便,其专属性、灵敏度和重复性均较好,而不同批次参苓白术散中人参皂苷总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别,对临床规范控制参苓白术散的质量有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通过Erk信号传导通路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MCF-7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blot方法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aspase-3,自噬相关蛋白LC3B、p62和Beclin-1和有关MAPK信号通路p38和Erk1/2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10 nmol·L-1雷公藤甲素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促进凋亡,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TPI能够增加LC3BⅡ和Beclin-1的表达,降低p62的蛋白水平,诱导MCF-7细胞自噬。雷公藤甲素促进p38和Erk1/2磷酸化,当联用自噬抑制剂时,磷酸化水平下降。结论:雷公藤甲素能够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促进凋亡,通过诱导细胞自噬及促进p38及Erk1/2磷酸化等多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并首次证明其自噬的发生可能与Erk1/2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以PDCA循环理论为基础的临床药师工作模式。方法:结合医院抗感染药物专业临床药师工作实例,介绍以PDCA循环理论为基础的临床药师工作模式。结果:以PDCA循环理论为基础的临床药师工作模式讲求主动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其既可以解决临床用药难题,也有利于临床药师加入临床治疗团队。结论:以PDCA循环为基础的临床药师工作模式有利于临床药师发挥作用,该工作模式受到临床科室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0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岁:100μg/次,≥2岁:200μ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槐杞黄颗粒,2~3岁:5 g/次,3~12岁:10 g/次,2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0%、9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活量(FVC)、第一秒呼出气体容积(FEV1)、FEV1/FVC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水平均显著下降,CD~(8+)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γ-干扰素(IFN-γ)水平显著升高,Ig E、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儿肺功能,调节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正谷胱甘肽(GSH)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一种三肽,是甘油醛磷酸脱氢酶的辅基,又是乙二醛酶及磷酸丙糖脱氢酶的辅酶[1]。谷胱甘肽的活性成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大约占95%,广泛分布于人类肝细胞和肾细胞,参与体内氧化还原过程,与过氧化物及自由基结合,组成机体的抗氧化系统,清除各种氧和自由基[2]。目前,临床上还原型谷胱甘肽已经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本文将对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免疫相  相似文献   
110.
《中南药学》2021,(1):130-133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妊娠期间发生皮氏罗尔斯顿菌血流感染继发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增多症患者的治疗,从药动学、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分析,结合患者特殊人群用药局限性和细菌用药特点与医师共同制订个体化抗感染治疗方案,提高了药物治疗水平,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