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裴少保  江渟  祁家龙  董洲  刘敏  王燕杰  韩国嵩 《安徽医学》2019,40(11):1240-1242
目的探讨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穿刺过程中应用偏心导杆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合肥市滨湖医院36例L4/5或L5/S1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拟行手术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以及随机余数分组法,分别纳入A组(普通穿刺组)、B组(偏心导杆穿刺组),每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次数、时间、透视次数、术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和影像学结果差异。结果 B组的穿刺次数、透视次数、穿刺置套管时间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变和影像学改变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两组手术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偏心导杆穿刺可减少经皮椎间孔镜腰椎手术穿刺时间和次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线腰椎融合技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中线腰椎融合技术治疗25例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并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及JOA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VAS评分:术后1、6、12个月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术后1、6、12个月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腰痛及下肢症状均得到改善,未发生切口感染或深部椎间隙感染。末次随访时,23例骨性融合,2例未融合,均未发生融合器移位和螺钉松动、退出。结论中线腰椎融合技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软组织剥离少、出血少、螺钉把持力强、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