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结肠肿瘤伴肠梗阻检查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结肠肿瘤伴肠梗阻病例的螺旋CT检查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螺旋CT在结肠肿瘤伴肠梗阻的诊断率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对结肠肿瘤伴肠梗阻较准确地进行病变定位、良恶性定性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直观、可靠的科学依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治疗前诊断结肠肿瘤伴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2.
陈祥  周华 《中国临床医学》2007,14(4):530-531
目的:分析Dieulafoy病诱发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病机制,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消化道出血而收治的14例Dieulafoy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中首发表现为呕血伴黑便8例,仅呕血4例。仅黑便2例。14例中内镜治疗9例,其中注射高渗盐水或硬化剂4例,射频治疗3例,内镜下金属夹钳夹止血2例,均立即止血。手术5例,均治愈。所有患者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消化道出血是Dieulafoy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内镜是诊断和治疗Dieulafoy病的首选方法;对于不能内镜治疗者,手术治疗可彻底解决血管畸形问题,仍为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方式个体化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2002年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68例的临床经验。结果:一期切除吻合41例(其中吻合器吻合15例);二期切除2例,分别为盲肠造口和横结肠造口术后;Hartmann术15例;永久结肠造口术8例;回肠横结肠侧侧吻合术2例。术后死亡率为8.8%(6/68)例,一期切除吻合口漏发生率为7.3%(3/41)。结论:对老年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应实行手术方式的个体化,根据患者全身及局部条件,选择合理的术式。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并做好术中肠道灌洗,急诊行左半结肠切除,是可以一期愈合的。使用吻合器可缩短手术时间,且并不增加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体会,以指导临床诊断并提高临床疗效。方法56例老年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其中行回盲部切除12例,右半结肠切除术6例,横向结肠切除术14例,左半结肠切除术5例,乙状结肠切除术7例, Miles’切除术12例。结果本组死亡1例,放弃治疗2例,有5例(8.9%)发生切口感染,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根治性切除手术平均生存期超过1年以上45例(84.9%)。结论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早期应争取根治性切除治疗,术后积极抗感染治疗和辅助化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5.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附176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行LC的176例老年胆囊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1例完成LC手术,5例中转开腹;因胆漏和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而再次剖腹手术各1例;无1例死亡。结论:严格的适应证选择、充分的术前准备、细心的术中操作和妥善的术后处理是老年患者LC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胆囊癌和胆管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四氮唑比色法检测13例胆囊癌和32例胆管癌对13肿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胆囊癌和胆管癌的药物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泰素(TAL)100%,健择(GZ)75%、米托蒽醌(Mito) 66.7%,长春新碱(VCR)58.3%、羟基喜树碱(HPT)58.3%、丝裂霉素(MMC)48.9%、卡铂(CP)48.5%、、顺铂(DDP)46.7%、表阿霉素(EADM)46.7%、阿霉素(ADM)30.3%、5-氟尿嘧啶(5-FU)33.3%、甲胺喋呤(MTX)15.6%。结论:胆囊癌和胆管癌对TAL、GZ、Mito、VCR、HPT较敏感,MML、CP、DDP、EADM次之;体外药敏试验有助于临床个体化的化疗用药。  相似文献   
27.
胆囊切除术(OC)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已经成为安全、可靠、应用广泛的治疗胆囊疾患的术式,在县级及部分乡镇医院也已成为常规的手术.国内外胆道外科医师对OC和LC及其并发症一直重视.本市一、二级11家协作医院在OC和LC进行困难有损伤胆管和大出血顾虑时,过去常规需胆囊造瘘处理后3个月左右再二次手术治疗.自1994年1月~2006年11月间,我们规范采用以石炭酸为主化学灭活和(或)括匙搔括加电灼物理破坏胆囊黏膜的方法以破坏胆囊黏膜67例[1],达到胆囊切除相同的疗效[2].本文将该法与1998年11月~2005年12月协作医院共行OC和LC术6 758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发生并发症和需特殊处理病例情况.  相似文献   
28.
探讨miRNA-21在肝细胞癌(hepatoe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及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泰州市人民医院30例HCC患者为研究组,3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老年肝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以及患者血浆中miRNA-21表达水平。结果 miRNA-2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癌患者血浆中miRNA-2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肝癌组织及血浆中miRNA-21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均显著正相关(r=0.685,P<0.05;r=0.603,P<0.05);而肝癌癌旁组织中miRNA-21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r=0.125,P>0.05)。结论 miRNA-21在老年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对应癌旁组织及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织明显升高,其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关系密切,提示miRNA-21可能作为老年肝癌潜在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9.
胆囊去黏膜化在难切除胆囊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采用机械性和化学性去胆囊黏膜化在困难胆囊切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43例难切除性胆囊采用去黏膜化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手术治疗中,有11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32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因Calot三角显露困难,强行切除胆囊有误伤胆管、大出血的危险.采用完全去胆囊黏膜功能,术后疗效与切除相同.结论 术中采用胆囊去黏膜化提高了胆囊手术的安全性,减少了二期胆囊切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0.
翟韶兵 《智慧健康》2023,(13):122-125
目的 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中的诊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10月来本院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30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将上述3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50例和实验组150例。对照组在治疗时以常规保守药物治疗为主,而实验组患者则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予以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疼痛程度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炎性因子比较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因子水平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疼痛评分比较中,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分数对比无意义(P>0.05);实验组于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在治疗结果比较中,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治疗结果更高(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显著改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后患者疼痛感更低,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