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1895例妇女各类阴道炎病原体感染情况及病因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妇女阴道炎流行情况,了解不同年龄段妇女阴道炎的致病因子。方法:1895例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分别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涂片检查、唾液酸酶试验、革兰氏染色镜检及PCR检测等。结果:引起阴道炎的各病原体感染率依次为白色念珠菌28.5%、阴道加德纳菌19.4%、衣原体15.1%、阴道毛滴虫14.4%、淋球菌5.8%、其他4.1%。有263例标本同时合并两种病原体感染。3个年龄组中以18~34周岁组发生阴道炎最多,居首位。各年龄组病原感染位次排除混杂因素,18~34岁组以白色念珠菌感染居首位,其次为衣原体感染;35~50岁组以白色念珠菌和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为主,其次是阴道毛滴虫。结论:白色念珠菌是引起妇女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在临床阴道炎诊治中应注意几种病原体合并感染的情况,各类病原体在不同年龄妇女阴道炎中所占构成比不同,可能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因素以及个人行为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A1(apolipoprotein A1,APOA1)、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诊断及程度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00例ICP患者和100例正常妊娠女性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两组血清APOA1、CHE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两者对ICP诊断和疾病程度判定的价值。结果:ICP组APOA1、CHE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其与总胆汁酸具有显著负相关性。APOA1与CHE诊断ICP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71、0.782,APOA1与CHE对ICP疾病程度判定的AUC分别为0.843、0.773。两种标志物联合诊断ICP的AUC为0.909,两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对ICP疾病程度判定的AUC为0.891。结论:APOA1和CHE联合检测可以作为诊断ICP疾病和程度判定的新型标志物,提高ICP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43.
44.
化疗作为肿瘤主要的治疗方法具有靶向性差、不良反应严重等缺点。随着纳米医学的不断发展,研究发现基于纳米材料的刺激响应策略可以通过肿瘤微环境的pH、氧化还原、ROS和酶等响应条件以及外部的光、磁等响应条件促进化疗药物在肿瘤内的聚集、摄取和释放,从而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杀伤效果。本文综述了常见的基于纳米材料的刺激响应策略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为其在临床应用以及未来的研究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5.
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与不良孕产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 033例孕后自然流产者、233例原发不孕妇女(实验组)及10 284例正常孕产妇(对照组)血清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7%、13.30%和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弓形虫感染是造成自然流产、不孕类不良孕产结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小鼠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形成肿瘤的体内杀伤作用及其产生的旁观者效应。方法体内实验分Hela对照组、Hela/TK Hela(1∶9)组、Hela/TK Hela(1∶1)组和Hela/TK组。分别按实验组别要求接种3.0×106细胞/只于BALB/C小鼠的右腋窝皮下,观察各组肿瘤形成及肿瘤治疗情况。治疗结束后将标本制成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进行病理学分析,RT-PCR检测HSV-TK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ANOVA)。结果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可明显抑制Hela/TK细胞在BALB/C小鼠体内的肿瘤形成。经GCV治疗后,Hela/TK Hela(1∶9)、Hela/TK Hela(1∶1)组和Hela/TK组分别较对照组肿瘤体积缩小约11.1%、30.6%和47.2%;RT-PCR检测HSV-TK基因在肿瘤组织中有表达。实验组肿瘤组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结论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在体内对子宫颈癌细胞有杀伤作用,且存在明显的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47.
肥大细胞不仅在超敏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还参与急、慢性炎性反应,对机体发挥防御作用,并能加工递呈抗原,是重要的效应和调节性免疫细胞。肥大细胞针对病原信号的特异性受体系统,通过受体识别相关病原体。肥大细胞激活后能合成和释放多种介质和细胞因子,介导机体的诸多生理、病理和免疫反应。了解肥大细胞功能及介质释放机制,对深入研究肥大细胞参与的有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为细胞内的一种非组蛋白,分子量约30kDa,因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高迁移性而得名。HMGBl广泛分布于淋巴、脑、肝、肺、心、脾、肾等组织细胞中,主要存在于胞核,参与核小体稳定、细胞分化、DNA修复、DNA重组及类同醇激素调控等作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体外药敏分析,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本院1583例来自妇科门诊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检出女性支原体感染率为42.2%(668/1583);其中解脲脲原体(Uu)感染率为80.4%(537/668),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率为2.7%(18/668),混合感染(Uu+Mh)的感染率为16.9%(113/668)。支原体感染以20~40岁为主,占83.1%。药敏试验显示对强力霉素、米诺环素、克拉霉素和四环素较敏感。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治疗首选强力霉素、米诺环素、克拉霉素和四环素。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WNT1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及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WNT1在20例正常宫颈组织、21例低度病变(CINⅠ)、45例高度病变(CINⅡ~Ⅲ)及42例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用杂交捕获第二代方法检测高危人乳头状病毒(HR-HPV)载量。结果与正常宫颈对照组相比,CINⅠ、CINⅡ~Ⅲ中WNT1表达逐步增加,宫颈上皮内瘤变中WNT1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低度病变相比,高度病变中WNT1表达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宫颈鳞癌中WNT1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高度病变相比,宫颈鳞癌中WNT1表达明显减少(P<0.05);WNT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WNT1蛋白表达强度与HR-HPV感染负荷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 WNT1可能成为辅助诊断CIN的相关标志物,WNT1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