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张立  许耀辉  陈道桢  张婷  臧嘉  张勤勤  岳奕  王晶 《安徽医药》2017,21(12):2229-2232
目的 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无锡地区育龄期妇女血清TORCH抗体,并对结果按季节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无锡地区育龄妇女TORCH感染情况及其流行特点,为本地区育龄期妇女保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产前检查的62 141例育龄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对TORCH病毒原体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进行检测.结果 TORCH四种病原体TOX、RV、CMV以及HSV的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阳性率依次为1.25‰(77/61 452)、2.66‰(163/61 381)、0.37‰(23/61 387)、129.41‰(7 872/60 829),anti-HSV IgM抗体阳性率远高于其他三种IgM抗体阳性率;anti-CMV IgM、anti-RV IgM、anti-TOX IgM、anti-HSV IgM抗体阳性率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统计结果显示,秋、冬季为巨细胞病毒感染高发期(anti-CMV IgM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9%、35%),而TOX、RV、HSV的感染率并无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结论 育龄期妇女和医疗人员需提高对TORCH感染的季节性认识,同时有针对性的按季节性对孕妇进行TORCH检测,可及时了解孕妇TORCH感染情况,尽早采取方法和措施,对人口的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测定在卵巢癌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卵巢癌患者3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32例及36例健康妇女的血浆LPA水平,同时用CLIA法测定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含量,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浆LPA水平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妇女(P〈0.05),后两者血浆LP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血浆LPA和血清CA125对卵巢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1%、74.2%和90.3%、71.4%。结论:血浆LPA水平在卵巢癌患者中升高,与血清CA125相比更具有临床价值,有望成为新的检测卵巢癌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的研究,来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染色体畸变率(Chromosom alaberration,CAR)、染色体脆性部位(frahglg site)、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ister chromati dexchanges,SCE)、微核发生率(micronuclei,MN)及核仁组织形成区(Nucieolus organizer regioil,NOR)的相关性。方法对84例乳腺癌患者和110例正常人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培养,常规收获细胞、制片,观察正常人和乳腺癌患者的染色体畸变率、染色体脆性部位、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微核发生率、核仁组织形成区,并比较结果。结果①84例乳腺癌患者染色体结构畸变出现较多的的是i、3、5、6、10、11、17。②CAR、SCE频率、MN、AgNOR分别为11.07%、12.76±1.73、2.42±0.68‰、42.74%。③乳腺癌CAR、fra、SCE频率、MN、AgNOR各指标间呈正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存在着数目及结构畸变,染色体畸变是导致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肿瘤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的发生是其必然的表现,通过染色体不稳定性检测有助于发现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 miR?3614?5p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临床对照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 2017年 11至 2018年 10月就诊的 79例 ICP病人,同时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同期 79例正常孕妇作为健康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qPCR)法检测血清 miR?3614?5p水平,并分析 miR?3614?5p与临床资料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分析,评价 miR?3614?5p在 ICP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ICP病人血清 miR?3614?5p相对表达量[ΔCT:9.893(8.635,10.166)]明显高于对照组[ΔCT:10.841(10.256,11.9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ICP组中 miR?3614?5p和 TB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0.311,P<0.001),血清 miR?3614?5p在 ICP组中的 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0.864、79.0%和 83.0%。结论血清 miR?3614?5p可能成为 ICP诊断的新型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万古霉素早产儿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及用药情况,分析万古霉素在早产儿重症感染治疗过程中进行 TDM的必要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制定相应标准,按标准收集 2016—2018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早产儿 34例,统计分析其基本情况、血培养、痰培养等相关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结果、血药浓度结果、化验室指标、药物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等结果。结果统计分析的 34例病儿中,诊断以新生儿脓毒血症为主(48.94%)病原学送检率 100%,阳性检出率 76.47%,22例(占 83.33%)为革兰阳性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均显示对万古霉素敏感;监测范围10~20 μg/mL的初次血药谷浓度病儿极少(仅占 26.47%),而通过临床药师合理干预可大大提高谷浓度的达标率(占 在,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万古霉素治疗后有效率达 85.29%,复查病儿的各项指标较前有明显好转[降钙素原(PCT)为.86±0.28)比(0.31±0.43)ng/mL,尿素(Urea)(5.39±3.91)比(2.24±1.35)mmol/L,血肌酐(Cr)为(64.24±20.44)比(34.43± (0,9.82)μmol/L,胱抑素C(CysC)为(1.85±0.55)比(1.29±08)mg/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43.72±25.03)比(25.03±11.01)IU/ L,均P<0.05];未检测到万古霉素引起的耳肾损害等 ADR。结论万古霉素治疗早产儿感染,特别是革兰阳性菌引起的重症感.2为染效果明确。进行 TDM可以实现早产儿万古霉素治疗个体化,使早产儿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磁性隐形阿霉素脂质体,对其理化性质及其热疗后对SKOV-3细胞的影响进行评价。方法使用pH梯度法制备磁性隐形阿霉素脂质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其包封率,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其相变温度,MTT及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结果不同脂质体粒径在80-150nm间,包封率达到76%,相变温度为42.3℃,MTT及流式的结果均显示热疗对SKOV-3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磁性隐形阿霉素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粒径较小,对SKOV-3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使用的治疗方法均有副作用。随着医药学的发展,天然药物在宫颈癌疗效、治疗靶点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国内外实验研究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均表明传统的滋补养生名贵中草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3在抗宫颈癌方面有有效的作用,也有研究发现其能使化疗增敏。为进一步系统的了解人参皂苷Rg3在治疗宫颈癌方面的作用,本文从促进宫颈癌细胞凋亡,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抑制宫颈癌新生血管形成以及提高免疫力等几个方面对人参皂苷Rg3抗宫颈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快速检测法在BV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BV三联法对300例柯尔克孜族妇女阴道分泌物进行BV检测,并同时进行阴道清洁度及简单的涂片检查.结果 BV三联法检测300例阴道分泌物结果显示当阴道分泌物的pH值大于4.4时,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3项均为阳性的占33%(99/300),而当pH值小于或等于4.4时,上述3项同时阳性的为0%,过氧化氢与白细胞酯酶同时阳性仅占20%(60/300),在阴道清洁度在Ⅱ度的时候,BV发病率最高为15%(45/300).结论 BV联合检测技术是1种新型、简便、快速、经济的方法,可用于临床BV的诊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类型及体外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2 618例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并进行体外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2 618例支原体感染患者中解脲脲原体(Uu)的感染率为84.7%(2 218/2 618),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率为2.9%(75/2 618),混合感染(Uu+Mh)的感染率为12.4%(325/2 618)。药敏实验显示支原体感染对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较敏感。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治疗首选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美满霉素,药敏实验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有资料表明,胱抑素C(CysC)是“理想的”评价肾小球滤过率的内源性标志物,它是否可以作为妊娠期乙肝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检测指标?本文通过观察感染HBV的妊娠期患者血清CysC、血肌酐(Scr)、尿酸(UA)等指标的变化,评价血清CysC含量变化在妊娠期乙肝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