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背景:口腔黏膜组织工程期待能解决自体黏膜修复组织来源不足的难题.目的:综述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的种子细胞的来源及选择、各种常见支架材料的优缺点及相关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以"tissue engineering of oral mucosa,seed cells,scaffold material,growth factor"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及Elsevier数据库2000-01/2011-12有关文章.结果与结论:几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在研究中都有较好的增殖或分化能力,脂肪干细胞与其他种子细胞相比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种子细胞;各种常见的支架材料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改善其性能;将一些关键的细胞因子运用到口腔黏膜组织工程中,能促进移植物血管化,加快伤口愈合过程.口腔黏膜组织工程将是在临床上能解决异体移植免疫排斥及传播疾病和自体黏膜修复组织来源不足等问题一种安全有效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前臂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围手术期软组织缺损患者的经验.方法 2005年6月-2009年6月,对收治的63例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应用前臂挠侧游离皮瓣修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相关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皮瓣移植情况,以便及时发现血管危象,同时做好口腔、呼吸道、体位及皮瓣...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在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钛片表面粘附和分化情况,初步评价MAO钛片对DPSCs的成骨诱导性能。方法:实验组:DPSCs与MAO钛片共培养,阳性对照组:DPSCs成骨诱导培养,空白对照组:DPSCs无诱导普通培养。扫描电镜(SEM)观察DPSCs在MAO钛片表面粘附情况,碱性磷酸酶(ALP)活力检测,实时定量PCR分析Runx2、Osterix、DSPP和DMP-1基因表达和钙结节茜素红染色,鉴定DPSCs的成骨能力。结果:SEM观察MAO钛片表面粗糙多孔,DPSCs在MAO钛片表面粘附紧密,有触角向微孔内伸展。ALP活力检测和钙结节染色,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Runx2、Osterix表达增强,DSPP和DMP-1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粗糙多孔的MAO钛片与DPSCs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DPSCs在MAO钛片表面粘附紧密,具有向成骨细胞系分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背景:根管玷污层可影响根管药物进行消毒,同时可降低充填材料与根管壁的密合性,还可使根尖微渗漏显著增加,造成根管治疗的失败,而能否有效去除玷污层是临床上成功进行根管治疗的前提和关键.目的:从螯合剂基本结构出发对其去除根管玷污层作用进行叙述,深入解析影响螯合剂去除玷污层效果的各种因素.方法:第一作者利用计算机检索 Medline数据库(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以“Chelating agent, smear layer, root canal irrigation, root canal preparation”为检索词进行文献初检,筛选后纳入50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影响玷污层去除的因素还有冲洗液的浓度、温度、冲洗量、作用时间、冲洗液的输送方式、与其他冲洗液的协同作用等,其中影响螯合剂去除玷污层的因素主要是冲洗时间和冲洗液的配伍问题,螯合剂对牙本质小管的侵蚀,作用时间越长对其破坏越大.超声的震荡方式也可以增强螯合剂的作用能力,更快的速度到达根尖区,其与次氯酸钠联合应用可提高效能,至于最佳组合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4种不同支架材料构建复合式口腔黏膜,并比较其组织结构特点。方法体外培养人口腔黏膜的成纤维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在4种支架材料中加入成纤维细胞,培养7d后,在支架表面加入角质形成细胞,培养4d后,移至气-液界面继续培养7d。苏木精-伊红染色镜下观察构建的复合式口腔黏膜的组织形态学特点。结果 4种支架均可构建形成复层上皮。其中,上皮层与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de-epidermised dermis,DED)结合紧密,形成的人工黏膜有明显的上皮钉突。不同于以往报道,上皮层与Alloderm结合并不十分紧密。以胶原凝胶为基质形成的人工口腔黏膜最厚,有明显分层。以胶原海绵-胶原凝胶为基质形成的复层上皮在部分区域长入至胶原海绵的空隙中。结论以DED和胶原凝胶为支架构建的口腔黏膜更接近于天然结构,而后者脆性较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在组织创伤修复中发挥核心和关键作用。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3在大鼠皮肤瘢痕性创伤愈合过程中表达量及表达部位的变化。 方法:制备大鼠皮肤全层切伤模型,长度1.5-2.0 cm,深及筋膜层。于伤后0 h,12 h,1 d,2 d,3 d,4 d,5 d,6 d,7 d处死大鼠,取损伤部位皮肤,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时间点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3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创伤愈合的早期阶段(伤后1-5 d),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转化生长因子β3免疫阳性颗粒主要出现在上皮细胞、上皮基底层细胞胞浆、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胞浆及肉芽组织中;随着创伤修复时间的持续,免疫阳性颗粒主要出现在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中。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在创伤后1-5 d最强,而转化生长因子β3在创伤后六七天时开始明显表达。可见在大鼠皮肤瘢痕性创伤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先于转化生长因子β3,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胶原形成及创伤修复关系密切,而转化生长因子β3在愈合后期表达量有升高趋势,其可能与创伤后期的组织改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平阳霉素(PYM)作用于体外原代的培养人静脉畸形内皮细胞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方法:通过体外原代培养人静脉畸形内皮细胞,采用ELISA和RT-PCR技术检测不同浓度PYM作用人静脉畸形内皮细胞TGF-β1表达。结果:ELISA发现内皮细胞在自然状态下能分泌TGF-β1,体外培养12h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TGF-β1的释放量也随之增加。对照组内皮细胞培养48h后,细胞上清中TGF-β1含量达到(537.56±2.61)pg/ml。500ng/ml和1μg/ml PYM作用内皮细胞12h后,内皮细胞表达分泌的TGF-β1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浓度PYM作用于静脉畸形内皮细胞24、48h后,TGF-β1表达与对照组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YM浓度≥10μg/ml,内皮细胞TGF-β1表达量较低。RT-PCR结果显示,对照组(未加药物)细胞TGF-β1mRNA阳性表达,PYM浓度为500ng/ml和1μg/ml时TGF-β1mRNA表达较高,PYM浓度在10~100ng/ml之间,TGF-β1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皮细胞在PYM致静脉畸形组织纤维化过程中能分泌促组织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促进组织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矫治的Ⅱ类错(牙合)患者颅面、牙(牙合)的特征性改变,探讨该技术的矫治要点.方法 应用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矫治12例(女性7例,男性5例,平均14.3岁)Ⅱ类错袷双颌或上颌前突患者.所有患者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按照Tip-Edge Plus 直丝弓技术矫治程序进行矫治,矫治前后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患者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鼻唇角增大17.22°(P<0.01);上、下唇突距分别减少4.57 mm、3.72 mm(P<0.01);上、下切牙显著内收,突度分别减小4.73 mm、1.89mm(P<0.05).依靠口内支抗,矫治前后上颌支抗磨牙的移动仅为0.89 mm(P>0.05).结论 Tip-Edge Plus直丝弓技术利用口内支抗、细丝轻力,快速倾斜移动牙齿后简捷、准确转距并正轴的方法 ,可有效矫治Ⅱ类错(牙合)双颌或上颌前突患者.  相似文献   
19.
血友病颌周外渗性血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友病颌周外渗性血肿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 1例血友病患儿合并颌周外渗性血肿的治疗 ,对术前、术中、术后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合理应用凝血因子 ,使手术顺利完成。结论 :血友病患儿并非手术的绝对禁忌症 ,手术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缝隙连接蛋白 43 (Cx43 )和E 钙黏素 (E cad)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SABC法对 8例正常口腔鳞状上皮 ,2 9例不同分化程度的口腔鳞癌 (包括舌癌 )石蜡切片进行Cx43和E cad表达的半定量检测 ;同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对舌癌细胞株 (Tca8113 )Cx43和E Cad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Cx43和E cad在正常口腔鳞状上皮主要表达于细胞膜上 ,Cx43和E Cad表达的阳性面积和灰度值在正常口腔鳞状上皮与高分化鳞癌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但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 ,两指标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在口腔鳞癌组织中 ,Cx43和E cad的表达与组织的分化程度、转移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Cx43 :χ2 =7.42、12 .43 ,P <0 .0 5、P <0 .0 1;E cad :χ2 =7.79、9.688,P <0 .0 5、P <0 .0 1)。同一标本中Cx43和E cad表达具有正相关性和一致性 (r =0 .5 77,P <0 .0 0 0 5 )。结论 :Cx43和E Cad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口腔鳞癌分化和转移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