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梁盛华 《内科》2010,5(1):13-1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8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中女性80例,占62.5%。文化程度小学以下占50%,大学以上占21.9%。病变部位左侧半球占75%,其中左前半球占56.2%。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女性多于男性,文化程度较低及较高者脑卒中后易患抑郁症;左侧半球病变较右侧半球病变者脑卒中后易患抑郁症,且左前半球病变者患病率高于左后半球病变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颈动脉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脑血管事件高危患者180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分为A组(MT≤10 mm)、B组(MT≤15 mm)和C组(MT<15 mm)各6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相关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结果:A组、B组脑血管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作为脑血管病诊断、评估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重要参数,对脑卒中的预防与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对TTP的认识.方法 对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TTP患者2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首发症状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的TTP,1例早期诊断为脑梗死,1例早期诊断为脑出血,两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肾功能损害.应用糖皮质激素、血浆、丙种球蛋白的患者存活,未应用的患者死亡.结论 伴有血液系统异常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考虑有TTP的可能,可行相关辅助检查,早期明确诊断.无条件进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血浆、丙种球蛋白等治疗.  相似文献   
14.
《右江医学》2020,(2):146-148
<正>远程医疗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过远程通信技术交互式传递信息,与医疗技术相结合开展的远距离医疗服务~[1]。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及护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所有医学活动,其中远程会诊和远程医学教育是最主要的医疗活动~[2]。远程医疗是现代医学、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是"互联网+医疗"的主要模式之一。目前,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的三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诊疗力量  相似文献   
15.
梁盛华 《医学文选》2003,22(6):853-854
目的 观察胰岛素治疗伴有高血糖急性期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胰岛素治疗伴有南血糖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组进行血糖测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高血糖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并且治愈率高,死亡率低。结论 胰岛素治疗伴有高血糖的急性期脑出血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血管病(ACVD)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内分泌功能紊乱,血糖血钠升高,可诱发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KHDC),且易被原发病症状掩盖,而延误治疗,预后不良,本院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ACVD2063例,合并糖尿病203例,对并发NKHDC的26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梁盛华  梁烨  李家鹏 《广西医学》2000,22(4):720-721
本文分析了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再出血病人20例。再出血年龄多为青壮年,多发生在第1次出血后10天内,其病死率60%。情绪激动为SAH再出血常见诱因。头部CT检查是诊断SAH的优选方法,早期检查发现病变、及早外科手术是预防和控制再出血、治愈病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运用Bobath握手与双桥运动翻身法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脑梗死致偏瘫的患者,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单日护理与双日护理,其中单日护士用常规的一人帮助翻身法为患者翻身;双日护士指导患者应用Bobath握手和双桥运动翻身法进行翻身,比较患者对两种翻身方法的满意度以及护士的工作疲劳度。结果双日护士指导患者恢复独立自主翻身能力快且对结果满意,护士的工作疲劳度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Bobath握手和双桥运动为偏瘫患者翻身达到护患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地停顿于地面或倒于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跌倒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患者肌力下降引起的运动障碍是导致跌倒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回顾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 923例,共发生跌倒患者31例,其中发现肌力3级的患者更容易引起跌倒发生,为26例,占全部跌倒的83.87%.主要原因是患者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但是由于平衡功能受损、肢体肌力下降、姿势步态异常、能力反应差而不能独立保持坐位、站位和行走,容易引起跌倒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