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5篇
  免费   609篇
  国内免费   64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16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374篇
综合类   1004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444篇
  1篇
中国医学   3093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465篇
  2011年   412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1 毫秒
21.
肱骨髁间骨折比较少见,约占成人骨折的1%,由于其特殊的骨性结构及周围组织特殊的解剖关系,临床疗效不甚满意。我院自2005年底采用经肱三头肌入路,手术治疗该骨折,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2.
脑络康缓释胶囊的制备工艺和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羟丙甲基纤维素作为主要的缓释辅料,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处方研制成脑络康缓释胶囊.以人参皂苷的累积释放量作为考察指标,按照<药典>规定的缓释制剂的释放度进行优选.结果:最佳的处方工艺即羟丙甲基纤维素216 mg,乙基纤维素24 mg,混合稀释剂132 mg,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3.
黎作旭  张世民 《中国骨伤》2004,17(11):692-693
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症(cervical incervertebral dise calcification in children)是一种少见的疾病。1924年Baron首先报道本病.国内1982年至今陆续报道,迄今仅百余例。作者经治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症5例.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变异髋臼初次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的正确放置位置及手术疗效。方法:对34例(38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髋臼变异的各类髋关节疾病进行术前设计,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56.1岁(29~75岁)。股骨头坏死继发骨性关节炎15例(19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12例,创伤性骨关节炎5例,髋关节融合术后1例,髋关节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1例。结果: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1个月(5~38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定,优(>90分)12髋,良(80~90分)23髋,尚可(70~79分)3髋,失败0髋(<70分)。评定结果: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7.9分,术后平均90.3分。结论:对于髋臼解剖结构异常的髋关节疾病患者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时,通过术前对髋臼正确位置的设计,使髋关节中心置于正确的位置上,既可简化术中操作的难度,又可以使臼杯假体得到牢固固定及良好的骨覆盖,有利于人工全髋关节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25.
健脾降脂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健脾降脂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法。色谱柱YWGC18(2 5 0mm× 4 6mm ,10 μm) ,室温 ,10 %乙腈─冰醋酸 (5∶0 1)为流动相 ,流速为 1mL/min ,检测波长 32 9nm。结果 绿原酸在 0 0 2 0 8~ 0 10 4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r =0 9994 ,n =5 )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6 2 3% ,RSD为 0 798%。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行 ,可用于健脾降脂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6.
患者,女,32岁,因左(足 母)趾内侧疼痛8年,加重伴(足 母)趾肿胀1个月入院。入院前曾行血尿酸、抗O、RF未见异常,ESR28mm/L。入院查体:疼痛性跛行,左(足 母)趾跖趾关节周围红肿,有压痛,第一跖趾关节活动度检查:跖屈与背伸均为30°。X线示左(足 母)趾第一跖趾关节跖内侧可见多数散在的、大小相仿的高密度钙化影(图1)。入院诊断:左(足 母)趾跖趾关节滑膜性骨软骨瘤病。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后,于2001年7月24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足 母)趾跖趾关节滑膜性骨软骨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27.
王海箭 《中国针灸》2003,23(7):432-432
季×× ,男 ,72岁 ,退休高级工程师 ,于 2 0 0 2年 1月 7日入院。主诉 :双下肢麻木沉重、不能自主排尿近 3月。患者无明显诱因于 2 0 0 1年 9月中旬出现双下肢麻木不适 ,很快蔓延至胸腹部及双上肢 ,同时出现行走无力 ,走路如踩棉花感 ,且症状渐重至不能立行 ,生活不能自理。于 10月 9日到中日友好医院就诊 ,疑为“颈椎病”收入该院骨科病房。入院3日后出现尿潴留 ,2周后发现贫血 ,除外骨科疾病后转入神经内科 ,于该科经血常规、骨穿、腰穿等多项检查 ,确诊为 :(1)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神经原性膀胱。经补充VitB12…  相似文献   
28.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脑缺血小鼠模型,用标准的注射液验证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小鼠分成3组:生理盐水组,尼莫地平组(1.0 mg/kg)和三七总皂苷组(120 mg/kg)。静脉注射25m in后,动物负重5%体重,在10~10.5℃的水中游泳5m in,取出,断头,记录断头的喘气持续时间。小鼠分别注射尼莫地平0.3、0.7、1.0、1.5 mg/kg或三七总皂苷60、80、120、160 mg/kg,同上法操作,探讨两种药物的量效关系。结果:和生理盐水组比较,两个药物能显著延长小鼠断头的喘气持续时间(P<0.01)。尼莫地平的量效关系方程式为:y=27.74919x 18.79446;三七总皂苷的量效关系方程式为:y=0.13347x 20.51017,二者的量效关系均显著(P<0.05,P<0.01)。结论:新的方法能够用于评价药物的抗脑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29.
郑朱喜  董福慧 《中国骨伤》2007,20(Z1):32-33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8例,女28例,年龄45~64岁;对照组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45~62岁.治疗组采用温热理疗床治疗4周.对照组采用推拿按摩手法治疗4周.分别在筛选期(治疗前)及治疗后14、28 d(治疗结束时)各观察记录1次,对比两组肩部疼痛症状、肩关节功能及症状疗效的改善.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肩部疼痛症状明显改善(P<0.05);肩关节上举外展、外旋、后伸内旋活动角度均有明显增大(P<0.05).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25例,无效7例;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优于治疗组.结论理疗床和手法对肩关节周围炎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及功能障碍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30.
物理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志成  董福慧 《中国骨伤》2007,20(Z1):29-31
目的:观察与评价两种物理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27~65岁,平均50.80岁。对照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23~60岁,平均41.37岁。治疗组采用温热理疗床治疗6周。对照组采用腹部推拿手法治疗6周。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咽痛,颈部僵直或腋下淋巴结肿大、触痛,肌肉疼痛,多发性关节疼痛,反复头痛,睡眠紊乱,劳累后肌痛等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疗效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优于治疗组。结论:物理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及体征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