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8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目的 观察影像组学联合CT特征鉴别儿童支原体肺炎(MP)与非MP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153例肺炎患儿,根据支原体RNA检测结果分为MP组(n=101)与非MP组(n=52);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07,含71例MP、36例非MP)和验证集(n=46,含30例MP、16例非MP)。比较2组CT表现,以F test算法基于训练集数据筛选6个最佳CT征象,以逻辑回归(LR)方法构建CT模型。基于训练集提取及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分别以LR、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线性判别分析(LDA)及随机梯度下降法(SGD)分类器构建机器学习(ML)模型;基于最佳CT征象及影像组学特征构建CT-ML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鉴别MP与非MP的效能。结果 病变累及右肺上、中、下叶,支气管壁增厚、树芽征及边缘回缩征为最佳CT征象,以之构建的CTLR在验证集的AUC为0.710。验证集中,MLLR、MLSVM、MLRF、MLLDA及ML<...  相似文献   
42.
Along with the increased incidence of cardiac-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more study focus on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n recent years, reseasher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serum 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in cardiac-cerebral disease. Serum hs-CRP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cardiac-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de- velopment and predictability of hypertension,coronary heart disease as well as stroke. Soft can be used as the index of disease diagnosis and condition monitoring, with value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Research progressions of hs- CRP and cardiac-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will be briefly described in the article.  相似文献   
43.
王超  邱晓晖  刘艺超  田莹  戚建国 《安徽医学》2021,42(9):1077-1078
1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57岁,因"体检发现子宫肌瘤"入院.术前行常规腹部B超检查,发现肝内无回声病灶.无腹部不适,无压痛、反跳痛,无畏寒、发热,血常规未见异常.体检:体温36 .5 ℃,心率84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9/106 mmHg.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后处理重建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例闭孔疝患者的MSCT影像学表现,并结合多平面后处理重建(MPR)技术观察闭孔疝发生的位置、密度、形态及继发征象。结果:MSCT检查发现3例疝囊均位于闭孔外肌与耻骨肌间,疝出物均为肠管,表现为疝出部位囊性密度影,其中2例肠壁可见增厚、水肿,1例肠壁不厚。结论:MSCT检查及后处理重建技术是闭孔疝有效的检测手段,有助于临床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5.
刘海燕  季鹏  邱晓晖 《安徽医药》2018,22(6):1095-1098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腹腔脓肿病因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亳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6年8月21例经手术、穿刺及临床治疗随访等证实的腹腔脓肿患者影像学资料,结合MSCT多平面重建(MPR),观察分析不同病因腹腔脓肿的分布特点及MSCT表现.结果 MSCT结合MPR,21例腹腔脓肿MSCT定位诊断正确率达100.0%,定性诊断正确率达95.2%(20/21).其中阑尾炎脓肿12例,MSCT显示脓肿主要位于回盲部周围,脓肿内可见气体或气-液平面形成;消化道穿孔6例,MSCT表现为消化道穿孔部位区渗出性改变及脓肿形成,增强扫描可见均匀光整的环形脓肿壁强化,部分邻近脓肿周围可发现游离气体影;胆囊结石、胆囊炎穿孔1例,MSCT显示胆囊壁水肿增厚,缺损处胆囊壁连续性中断,其旁可见多发游离胆囊结石影;异物包裹脓肿2例,MSCT清晰显示高密度异物周围脓肿形成,脓肿壁强化、异物不强化.结论 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合MPR能早期发现腹腔脓肿,分析腹腔脓肿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后处理重建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例闭孔疝患者的MSCT影像学表现,并结合多平面后处理重建(MPR)技术观察闭孔疝发生的位置、密度、形态及继发征象。结果:MSCT检查发现3例疝囊均位于闭孔外肌与耻骨肌间,疝出物均为肠管,表现为疝出部位囊性密度影,其中2例肠壁可见增厚、水肿,1例肠壁不厚。结论:MSCT检查及后处理重建技术是闭孔疝有效的检测手段,有助于临床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检查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64例,64例患儿均行X线胸片及透视检查,结果有42例患儿表现为异常;行普通CT检查22例,表现异常的12例,5例患儿直接提示有异物存在;螺旋CT并三维重建5例,均表现为异常。结果 64例患儿在入院后的24~48小时之内,均给予了异物取出术进行治疗,手术时采取复合麻醉,且所有患儿均一次性取出成功。64例患儿经临床诊治后,均没有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也没有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快速准确的影像学技术对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判断价值,能够帮助临床进行及时确诊,可有效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 探讨双源CT 80 kV低管电压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CCTA检查、体质指数(BMI)≤30 kg/m2的56例患者,按检查顺序分成A组(100 kV、碘克沙醇320 mgI/mL)及B组(80 kV、碘克沙醇320 mgI/mL),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测量升主动脉(AO)根部的CT值及噪声(SD)、图像的信噪比(SNR);测量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近段、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近段、右冠状动脉(RCA)近段的CT值及邻近组织的CT值,计算LM、LAD、LCX、RCA近段的对比度噪声比(CNR).采用Likert4分法对每组患者容积重组(VR)及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图像进行双盲主观分级评分,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辐射剂量(4.36 ±0.71) mSv高于B组(1.75 ±0.40)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O、RCA、LM、LAD、LCX近段的CT值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的噪声(47.17 ±7.76)HU较A组(29.73 ±4.21)HU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的SNR、LM、LAD、LCX、RCA近段的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用于诊断的冠脉节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BMI≤30 kg/m2的患者,在80 kV低管电压条件下行CCTA,能明显降低患者X线辐射剂量,且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经过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肺部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 14例均表现为双肺散在斑片状感染灶,其中11例伴空洞,7例伴结节灶,6例伴实变,空洞内合并曲菌球6例,曲菌球形成"空气新月征"或"气环征"4例;2例表现为单纯肺实变伴少许结节灶。结论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有一定的规律特点,CT能够有助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