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特种医学   5篇
药学   3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21.
张红  刘祖雄 《中国药业》2010,19(9):39-40
目的制备复方曲安奈德涂膜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壳聚糖为成膜材料制备复方曲安奈德涂膜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曲安奈德含量,采用容量法测定谷氨酸锌含量。结果曲安奈德的质量浓度在5.0~8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为0.14%(n=9)。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行,制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优化双氯芬酸钾缓释片处方.方法 采用32满因子设计试验考察因素羟丙甲基纤维素和十八醇在处方中所占的比例对缓释片在体外1、4、10h的累积释放度的影响,试验数据分别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多项式拟合,根据最佳数学模型绘制效应面和等高线图,通过重叠等高线图确定最优处方.结果 2个影响因素和3个评价指标之间存在定量关系,最优处方:羟丙甲基纤维素在处方中占25%,十八醇在处方中占9%.优化处方各指标的预测值和目标值非常接近.结论 采用因子设计-效应面法完成了双氯芬酸钾缓释片的多目标同步优化.  相似文献   
23.
张红  刘祖雄  邱艳 《中国药业》2012,21(10):46-47
目的 制备氯扑麻滴鼻液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氯霉素、扑尔敏、盐酸麻黄碱作定性鉴别;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氟霉素和扑尔敏的含量,用滴定法测定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氯霉素、扑尔敏、麻黄碱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6 nm和244 nm波长处测定氯霉素,在263 nm和292 nm波长处测定扑尔敏,氯霉素、扑尔敏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0%和100.03%,RSD分别为0.28%和0.37%.结论 该方法用于氯扑麻滴鼻液的质量控制,简便易行,准确稳定.  相似文献   
24.
替硝唑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替硝唑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替硝唑为原料制备替硝唑乳膏,用紫外分光度法测定替硝唑的含量,并观察其稳定性。结果制剂中主药替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为0.28%(n=9)。结论该制剂稳定,制备工艺简单实用,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制备紫杉醇脂质体并观察其表征。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紫杉醇脂质体,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中紫杉醇的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形貌,激光粒度仪测量粒径和电位。结果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约为(97.95±1.32)%,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粒径在54.6nm左右,电位-40.9mV,体外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薄膜分散法能制备出粒径小、包封率高稳定性较好的紫衫醇脂质体。  相似文献   
26.
右旋酮洛芬壳聚糖凝胶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右旋酮洛芬壳聚糖凝胶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壳聚糖、卡波普为凝胶材料制备右旋酮洛芬壳聚糖凝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右旋酮洛芬含量,采用留样观察法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该凝胶剂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方法可靠,质量稳定.结论:该制剂符合<中国药典(二部)>凝胶剂项下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27.
高良姜的化学活性成分主要包括二苯基庚烷类(diarylheptanoid)、挥发油类、糖苷类、苯丙素类和黄酮类等。高良姜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止呕、抗溃疡、抗腹泻、镇痛抗炎、抗血栓形成、抗缺氧、抗氧化、抗促癌作用等。本文就近年来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在常氧与乏氧下5-氨基酮戊酸(5-ALA)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5-ALA-PDT)联合放疗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常氧组与乏氧组,两组再各设正常对照组(N)、单纯药物组(0.3 mmol·L-1)、放射加药组(0.3 mmol·L-1+6 Gy)、光动力组(0.3 mmol·L-1+0.5 J·cm-2)及联合组(6 Gy+0.3 mmol·L-1-0.5 J·cm-2),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5-ALA转化为原卟啉IX的荧光强度,倒置显微镜结合台盼蓝单染法检测细胞膜破损率,荧光显微镜结合Hoechst 33342单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结合试剂盒检测ROS含量。结果:4 h后细胞膜附近明显出现红色荧光,常氧下的荧光强度显著强于乏氧。24 h或48 h后,联合组细胞膜破损率常氧高于乏氧(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膜破裂增多(P<0.01);同时间点同组内联合组细胞膜破损率比单纯放射加药组、光动力组都要高(P<0.01)。24 h或48 h后,联合组细胞凋亡率24 h常氧低于乏氧(P<0.01),48 h不显著(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凋亡率不断降低(P<0.01);同时间点同组内联合组24 h细胞凋亡率比单纯放射加药组、光动力组都要高,而48 h却都要低(P<0.05)。0 h、12 h或24 h后,联合组ROS含量常氧低于乏氧(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ROS含量先升高后降低(P<0.01),12 h含量最高;同时间点同组内联合组ROS含量都比单纯放射加药组、光动力组都要高(P<0.05)。结论:常氧下5-ALA-PDT与放疗联用表现出协同作用,可能与产生的ROS导致细胞膜破损造成细胞大量坏死有关;而乏氧下表现出协同作用可能与ROS导致细胞大量凋亡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9.
王薇  刘祖雄  覃贝 《中国药业》2010,19(7):85-86
通过清华同方知网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进行文献检索,归纳总结2008年文献报道的山药及其制剂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慢性肾炎蛋白尿、小儿腹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宫颈糜烂、早期先兆流产、糖尿病肾病、精神分裂症、黄褐斑、扁平疣等疾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0.
张红  金琛  余洁 《中国药业》2013,(20):56-57
目的筛选薄荷水的防腐剂种类及浓度,提高薄荷水的质量。方法参照防腐剂的常用抑菌浓度,在薄荷水中分别加入0.01%和0.02%的羟苯乙酯,0.03%和0.05%苯甲酸,0.03%和0.06%过氧化氢,O.01%和0.02%苯扎溴铵,0.01%桂醛置常温或冷处条件下观察其溶解情况,并在不同留样期(12个月内)对薄荷水进行鉴别及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除0.03%和0.05%苯甲酸在冷处有结晶析出外,其余浓度防腐剂均在薄荷水中溶解完全;含有过氧化氢、苯扎溴铵、苯甲酸、桂醛的样品放置12个月内,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因苯甲酸有结晶析出、桂醛肉桂气味强烈及苯扎溴铵其多以外用为好,故将此3种防腐剂放弃。结论0.01%羟苯乙酯醇溶液和0.03%过氧化氢是薄荷水较为理想的防腐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