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71篇 |
免费 | 163篇 |
国内免费 | 5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4篇 |
儿科学 | 5篇 |
妇产科学 | 45篇 |
基础医学 | 79篇 |
口腔科学 | 20篇 |
临床医学 | 398篇 |
内科学 | 106篇 |
皮肤病学 | 15篇 |
神经病学 | 31篇 |
特种医学 | 54篇 |
外科学 | 188篇 |
综合类 | 472篇 |
预防医学 | 394篇 |
眼科学 | 15篇 |
药学 | 287篇 |
中国医学 | 192篇 |
肿瘤学 | 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106篇 |
2020年 | 90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101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165篇 |
2013年 | 134篇 |
2012年 | 126篇 |
2011年 | 101篇 |
2010年 | 94篇 |
2009年 | 104篇 |
2008年 | 111篇 |
2007年 | 121篇 |
2006年 | 115篇 |
2005年 | 112篇 |
2004年 | 99篇 |
2003年 | 104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比较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力学稳定性效果。 方法 采用Synbone人工合成胫骨18个,切割构建孤立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骨折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外侧水平带状钢板固定、外侧低切迹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后侧直形重建钢板固定。将固定好的骨折模型置于万能水压材料测试机进行测试,分别进行静态加载、疲劳测试和极限加载,检测骨块的相对空间位移。 结果 以10 mm/min加载至总载荷1050 N,重复加载10000次后,带状钢板组骨折块的纵向位移(2.77±1.79) mm,外侧锁定钢板组的纵向位移为(2.69±1.14) mm;后方重建钢板组骨折块的纵向位移为(1.62±0.60) 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加载荷到骨或内固定的结构破坏后,带状钢板组的极限支撑力为(2055±263) N,外侧锁定钢板组的为(1968±209)N,后方重建钢板组的极限支撑力为(2272±130) N,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治疗孤立的胫骨平台后外侧象限骨折,侧方带状钢板水平固定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2.
73.
微创单侧TLIF辅助单边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经腰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辅助单边钉捧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病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初步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15例腰椎间盘病变患者进行微创TLIF治疗。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48~64岁,平均年龄54.7岁.病程1.5~3.0年,平均2年。其中L3-43例L4-5,8例,L5-S17例:单节段病变12例.双节段病变3例.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7.6±1.0)分,欧氏失能指数(ODI)评分为(42.4±2.7)分.Prolo功能评分为(10.5±1.6)分,、所有患者均有下腰痛.仅有单侧下肢痛、麻木。结果手术时间120~240min,统计数据(182.3±35.5)min。术中出血150.420mL.统计数据(280.7±81.2)mL。住院天数7~35d.统计数据(17.7±6.2)d。所有病例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术后VAS评分(3.0±0.8)分,ODI评分(16.4±2.9)分.改良Prolo评分(17.0±0.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9例,良4例,可2例,总优良率86.7%。该组15例18个融合节段,术后6个月三维CT重建,有15个节段融合,融合率833%。结论微创TLIF辅助单边钉棒系统同定具有软组织损伤小、出血量少、不破坏对侧的正常结构、住院时间短、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长期结果还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74.
站、坐位态骨盆应力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明确骨盆的应力分布,指导骨盆肿瘤瘤段骨切除后骨盆环的重建及人工半骨盆的设计与固定。方法:实验取完整骨盆的新鲜尸体(意外死亡)4具,采用应变计测量方法,对不同状态下骨盆的应力进行分析。结果:站立时,骶髂关节中部、耻骨支、髋关节前上方承受较大的压应变;而坐位时,坐骨支、骶髂关节中下部、耻骨支均承受较大的压应变。结论:站立时应力主要是经髋臼的前上方耻骨、骶髂关节传导,人工半骨盆置换设计与置换时,其结构应予加强,并作到确切固定,尤其是骶髂关节的中下部。 相似文献
75.
股骨近端外侧壁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对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观测股骨近端外侧壁的骨性与软组织解剖特征,为临床向股骨头内打入拉力螺钉或螺旋刀片的股骨外侧皮质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 采用16例成人股骨干燥标本、10例尸体下肢标本和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横断面CT图像,分别测量外侧壁的骨性面积、软组织附着及其面积以及外侧壁骨皮质的厚度。 结果 骨性外侧壁平均高(24.4±2.4)mm,宽(23.3±2.0)mm,面积(567.0±82.8)mm2。臀中肌、臀小肌的止点与股外侧肌起点,在外侧壁处相互交织,形成致密坚韧的腱膜样重叠部,平均高(33.2±2.3)mm,宽(28.2±1.9)mm,厚(1.6±0.1)mm。老年人小转子平面的股骨外侧壁皮质薄弱,厚仅(2.3±0.5 )mm。 结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外侧壁皮质薄弱,容易骨折。推荐选用头髓钉系统进行内固定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评估Sheares阴道成形术治疗MRKH综合征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Sheares阴道成形术的16例MRK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Sheares阴道成形术,术中无尿道或肠管损伤。手术时间为18.00~59.00min[(41.38±8.97)min],术中出血量为10.00~200.00ml[(66.25±48.23)ml],术后住院时间8~11天[(10.33±0.89)天],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16例均无阴道瘢痕挛缩,阴道宽度2.70cm,阴道长度8.50~10.00cm[(8.70±0.45)cm],阴道鳞化长度5.00~8.50cm[(6.90±1.12)cm]。12例患者开始性生活,性生活满意,FSFI评分23.1~26.2分[(25.8±1.2)分]。结论:Sheares阴道成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损伤风险低,无体表疤痕,不需特殊组织材料等优点,并提供患者满意的性生活质量,在阴道成形术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7.
卵巢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寂静杀手"。糖类抗原CA125是最常用的卵巢癌相关肿瘤标记物,绝大多数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125升高。但CA125升高也常见于其他许多疾病,所以CA125单独用于卵巢癌的筛查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现回顾总结CA125单次偶测值法、贝叶斯统计原理追踪法、速率变化法和联合法的临床应用情况,认为CA125能更好地用于卵巢癌的早期筛查、诊断、治疗评估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游离(FPSA)与总(TPSA)比值(F/T)的结果及骨转移的特点。方法对412例Pca患者术前血清TPSA、FPSA含量和F/T比值及99mTC-MDPECT全身骨骼显像分为二组进行分析。结果无骨转移组为25.5%(105/412例);有骨转移组为74.5%(307/412)。307例Pca骨转移组患者,共有2907个转移病灶,97.5%(2834/2907)显示为"热区"病灶,2.5%显示为"冷区"病灶(73/2907)。有Pca骨转移组血清TPSA、FPSA和F/T分别是97.9±59.4μg/L,10.2±8.1μg/L和0.09±0.04;无ca骨转移组29.6%(16/54),分别是24.8±23.0μg/L,4.4±3.4μg/L和0.12±0.05;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TPSA与骨转移程度呈负相关(r=-0.487,P0.05)。当PSA10μg/L,骨转移率为2.6%;当PSA 10~20μg/L,为10.5%;PSA 21~50μg/L,为52.6%;PSA 51~100μg/L,为92.7%;PSA100μg/L,为100%。F/T比值与骨转移程度呈负相关(r=-0.641,P0.05)。F/T0.15者,有84%的Pca患者有骨转移;F/T0.10者,100%的患者有骨转移。结论血清F/T比值小于0.15者,必要时行ECT全身骨骼显像。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依次是盆骨、椎骨和肋骨。 相似文献
80.
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卵巢癌的致死率是最高的。目前治疗卵巢癌的方法主要有手术联合放、化疗以及靶向治疗,但是对于患者的生存率没有明显改善。免疫治疗是近年提出的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新策略,旨在增强患者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目前已有多种免疫疗法被证实有一定的疗效,其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检查点抑制剂已进入临床用来改善晚期卵巢癌、复发性卵巢癌、铂敏感或者铂耐药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最常见的PD-1/PD-L1免疫抑制剂包括纳武单抗、派姆单抗、阿特珠单抗、阿维单抗和度伐利尤单抗等,就这些免疫抑制剂在卵巢癌中的临床治疗进展,尤其是最新的联合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