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REBP)是调控糖酵解和脂质合成相关酶类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除了在肝脏中促进糖类向脂质转化外,其还在胰岛中表达并参与β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ChREBP可通过促进β细胞增殖、参与分化及糖、脂毒性,在β细胞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作用,以此为ChREBP介导的糖尿病病理机制以及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0~70岁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共9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来自新华医院体检中心的年龄与性别匹配的471例非糖尿病人群(non-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Non-T2DM)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血清CEA水平的差异性,分析年龄、血压(blood pressure, BP)、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 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餐后2h血糖(2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h-PG)、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 FC-p)、餐后2h C 肽(2h postprandial C-peptide, 2h 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HOMA-I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及糖尿病病程与血清CEA的相关性,探讨无恶性肿瘤的T2DM患者血清CEA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T2DM患者血清CEA异常者约占11%,Non-T2DM组血清CEA异常者约占4%,T2DM患者组血清CEA水平明显高于Non-T2DM组[2.62(1.82,3.83) vs 2.14(1.51,2.96)ng/mL,P<0.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EA与年龄、HbA1c、FBG、2h-PG独立正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HbA1c、FBG、2h-PG是血清CEA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后的OR值和95%CI分别为HbA1c: OR=1.338,95%CI(1.198~1.495), FBG: OR=1.102, 95%CI(1.016~1.195), 2h-PG: OR=1.065, 95%CI(1.009~1.123)。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将HbA1c≤7%时血清CEA水平作为参考,当8%≤HbA1c<9%时,血清CEA升高的风险是参考的3.459倍(95%CI: 1.373~8.713)。当HbA1c≥9%时,其OR值是5.084(95%CI: 2.230~11.589)。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EA水平明显升高,年龄、HbA1c、FBG、2h-PG是其独立危险因素,HbA1c对CEA的影响最大,提示血糖控制越差,血清CEA水平越高,当HbA1c≥8%时,T2DM患者血清CEA升高的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认识的误区,以期为今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干预及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并从护理角度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泌科2009年5-9月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300例,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在胰岛素用药方面存在认识误区,如胰岛素治疗意味病情加重、会导致低血糖或上瘾等;对胰岛素治疗存在顾虑,如对注射的恐惧和担心注射部位感染等。结论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治疗产生的顾虑,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以消除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认识误区,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6.
研究氯化钴体外模拟低氧对小鼠3T3-L1脂肪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体外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并将其诱导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鉴定脂肪细胞分化程度和脂质积聚情况.氯化钴化学模拟脂肪细胞低氧环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的mRNA和蛋白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mRNA和蛋白水平,并对两者的蛋白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氯化钴处理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后,低氧诱导因子-1α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上调;同时发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RNA的表达水平和培养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的分泌水平均升高,且低氧诱导因子-1α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蛋白水平呈现线性相关( r=0.864,P<0.01).氯化钴诱导低氧上调3T3-L1脂肪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参与脂肪组织慢性低度炎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正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且增速很快。随着DM发病率不断升高,住院患者中DM患者的比例也不断增加。许多研究表明,高血糖可损害多个器官系统,是住院患者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1-2])。流行病数据显示采用手术治疗的DM患者的住院治疗费用与非DM患者相比明显增加,住院时间明显延长~([3-5])。高血糖和不良临床转归密切相关,包括增加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增加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和卒中的发生率,增加手术感染、伤口延迟  相似文献   
48.
目的采用Clontech公司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5(ANGPTL5)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将ANGPTL5基因克隆到诱饵载体pGBKT7,在证实ANGPTL5蛋白不具有自激活作用的前提下,在人HeLa细胞cDNA文库中,以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ANGPTL5相互作用的蛋白,并进行相互作用的验证。结果成功构建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GBKT7-ANGPTL5,筛选出2种蛋白与ANGPTL5相互作用,即SNARE相关蛋白(SNAPIN)和ZW10相互作用蛋白(ZWINT)。结论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人Hela细胞cDNA文库中成功获得2个与ANGpL5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为研究ANGPTL5的功能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的表达及活性变化.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利用高热量饮食喂养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 STZ,15 mg/kg)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周和6周时提取大鼠胰岛组织,采用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明胶酶谱分析MMP2活性.结果 两组大鼠胰岛组织中均存在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且糖尿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明胶酶谱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组MMP2的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造模后2周比较,糖尿病组造模后6周时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酶活性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胰岛组织中MMP2基因表达上调且酶活性增强,可能与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