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3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899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42篇
内科学   9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17篇
外科学   285篇
综合类   278篇
预防医学   25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29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对1例癫痫性痉挛患儿采用促皮质素静脉给药时发生静脉外渗至局部皮肤坏死的案例进行解析。针对事件发生原因,制定并采取措施:静脉穿刺难度事前评估,优化临床监护,加强相关知识培训,以肌肉注射代替静脉滴注等,避免了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提升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确保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2.
睡眠障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最常见的共患障碍之一,不仅与ASD儿童核心症状存在显著相关,还会影响患儿的功能水平、生活质量以及干预康复效果,给父母造成巨大养育压力和经济负担。国际上已将睡眠障碍,特别是失眠纳入到ASD的综合诊治之中,但国内相关工作开展滞后,儿科专业人员对ASD儿童睡眠障碍的诊治能力有待提升。 因此,本研究将介绍ASD儿童睡眠障碍的评估和干预方法,为临床和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索教养方式与儿童睡眠问题的相关性,为基于教养方式的睡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12月—2020年1月,采用整群方便取样,在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市抽取6所公办幼儿园与2所公办小学进行调查,由家长通过在线系统填写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教养方式类型,以及社会人口学和家庭情况问卷,通过协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教养方式与儿童睡眠问题的关系。结果 共抽取3 861名儿童,平均年龄(5.57±2.28)岁,男、女童分别为2 007名(52.0%)、1 854名(48.0%)。溺爱型、适中型和严格型教养方式分别占4.6%、86.6%和8.8%。溺爱型教养的儿童CSHQ总分(F=44.77,P<0.001)和各维度分均高于严格型和适中型,睡眠问题更严重。相比适中型,溺爱型教养是儿童总体睡眠问题的危险因素(OR=3.62,95%CI:1.88~6.96),尤其是就寝抵抗(OR=3.80,95%CI:2.51~5.75)。结论 教养方式与儿童睡眠问题密切相关,而溺爱型教养是儿童睡眠问题的危险因素,未来应加强教养方式的科普宣教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居家隔离期间的睡眠问题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而居家隔离和限制活动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3月15-28日对16 094名3~6岁儿童进行在线调查。由家长填写一般资料、标准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以及长处和困难问卷(SDQ),收集儿童睡眠及情绪/行为相关数据。结果 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为76.8%(CSHQ总分>41),与年龄、家长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类型等人口社会学因素显著相关(χ2=66.98、36.51、11.01, P<0.05)。控制人口社会学因素后,情绪/行为问题越严重的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风险越高。结论 疫情期间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普遍存在,与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相关,应当进行综合干预,从而将因疫情而居家隔离和限制活动对儿童健康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调查功能性单心室患儿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比较其与健康人群之间的差异。方法 对2002-2018年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功能性单心室的113名2~18岁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横断面分析。采用中文版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普适性量表和3.0心脏模块的自评表和家长报告表,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功能性单心室组与健康组的普适性量表得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普适性量表中家长报告表得分差异。通过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不同年龄段心脏模块差异。结果 功能性单心室组的自评表和家长报告表得分在总分、生理、心理社会、情感、社会和学校方面均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自评表:t=6.823、7.850、5.825、4.260、4.817、7.621,家长报告:t=7.641、8.589、6.459、5.823、6.206、7.381,P<0.05),并且学龄前患儿的生存质量得分偏低(F=4.090, P<0.05)。在心脏模块中,自评表的感知身体外貌方面,8岁以上患儿得分明显降低(H=8.812,P<0.05)。在自评表和家长报告表的治疗焦虑方面,8岁以下患儿得分偏低(H=6.045、14.702,P<0.05)。 结论 与健康儿童相比,功能性单心室患儿的HRQOL明显下降,因此需要对其HRQOL进行相关干预及评估。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两种类型先天性拇指远节尺偏畸形,即Delta三节拇指和远节指骨骨骺畸形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点及手术策略,并评价中期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我们共收治28例43拇先天性拇指尺偏畸形患儿,根据X线片表现分为两类:Delta三节拇指和远节指骨骨骺畸形。两种病理解剖类型经MRI和术中探查进一步确认。三节拇指通过切除Delta指骨、紧缩桡侧副韧带和克氏针固定治疗,骨骺畸形则对三角形或楔形骨骺行骨骺内截骨和克氏针固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25-91个月,平均47个月,23拇(53.5%)为Delta三节拇指,手术年龄平均16个月,指间关节尺偏角度从(40.3±9.7)。下降到(2.3±5.1)°(P=0.008);20拇(46.5%)为远节指骨骨肪畸形,手术年龄平均33个月,尺偏角度从(33.4±9.6)°下降到(5.4±8.5)°(P=0.019)。日本手外科协会(Japanese Society for Surgery of the Hand,JSSH)评分:优29拇,良13拇,中1拇。结论Delta三节拇指和指骨骨骺畸形是先天性拇指尺偏畸形的两种病理解剖类型,分别行Delta指骨切除或骨骺内截骨术,能显著矫正拇指尺偏,术后关节稳定,功能良好。为避免畸形骨骺被当作多余指骨误切而导致生长紊乱,须明确骨骺畸形不属于三节拇指,年幼儿分型不明时应推迟手术直至明确分型。  相似文献   
27.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来源的心肌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derived cardiomyocytes,hiPSC-CMs)为心脏修复、心脏药物测试、体外心脏建模等提供了理想细胞来源。但hiPSC-CMs与心肌细胞相比并不成熟,表现在缺乏某些特定基因表达,结构、代谢、电生理不成熟,Ca 2+处理水平低等方面。许多研究都聚焦于促进hiPSC-CMs成熟的方法,包括生化刺激、物理刺激、共培养、3D培养、miRNA等。本文对hiPSC-CMs特征及其促成熟方法进行综述,并展望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索Torin1、Nutlin-3a对促进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早期心肌细胞成熟的影响。方法将Torin1和Nutlin-3a作用于3T3细胞,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等验证其抑制细胞增殖的效果;再将药物作用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早期心肌细胞,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成熟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qRT-PCR检测心肌细胞成熟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肌节发育情况;利用膜片钳电生理技术评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相关指标,包括频率、振幅、动作电位时程等,评价其成熟情况。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显示,Nutlin-3a和Torin1可以抑制3T3细胞的增殖,使细胞退出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Nutlin-3a组和Torin1组cTnT、cTnI蛋白表达量相比DMSO组有增高的趋势。qRT-PCR结果表明,Torin1处理后的心肌细胞增殖存在减少趋势,并且可能更多地以脂代谢为能量代谢方式,心肌特异性标志表达量增高提示心肌细胞内结构可能更加成熟。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形态趋近长棒型,其中Torin1组心肌细胞肌节更加丰富,排列更加规整,更加接近成熟心肌细胞形态。膜片钳电生理实验结果分析显示,Torin1组和Nutlin-3a组振幅、最大去极化速率、动作电位平台期、APD30、APD70、APD90、阈电位绝对值相比对照组有增大的趋势,Torin1组和Nutlin-3a组动作电位频率相比对照组有减少的趋势,表明Torin1和Nutlin-3a处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早期心肌细胞,可能促进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成熟。结论用Torin1和Nutlin-3a处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早期心肌细胞,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细胞成熟的相关指标,mTOR信号通路可能是心肌细胞成熟的关键调控通路。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青少年首次外伤性髌骨脱位的治疗方案。方法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接诊的外伤性髌骨脱位共62例(62膝)。62例患儿均有下肢外伤史,平均年龄11.9岁。行髌骨复位或者游离体取出术后均行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内推髌骨、护膝佩戴及避免剧烈活动3个月。结果24例行膝关节穿刺抽吸血肿,平均抽吸血量为20.6 ml。初次发病后平均随访时间3.9年。13例合并膝关节游离体。62例中54例无髌骨脱位复发,8例复发;其中3例复发1次,2例复发2次(该5例中有2例未遵医嘱康复锻炼,遵医嘱康复锻炼后无再脱位);另外3例髌骨再脱位3次以上。再脱位3次和4次后考虑复发性髌骨脱位,行髌骨脱位软组织联合手术后随访3.1年无再脱位。随访患儿平均Kujala评分为93.4分。结论青少年首次外伤性髌骨脱位急性期选择保守治疗,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大部分患儿长期随访效果好,但对患儿及家属依从性要求较高,临床诊疗中可优先考虑保守治疗。如再脱位超过3次以上可考虑伸膝装置软组织重建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0.
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体外循环专业是临床医疗和生物工程紧密合作而产生的,计算机在该领域的应用也有其独特性.在体外循环领域计算机技术不仅直接同一些仪器设备相整合,而且在设备设计,智能化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也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