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75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生肌散质控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生肌散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处方中血竭、冰片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方中君药儿茶中儿茶素的含量。结果 在TLC色谱中,能检出血竭、冰片。儿茶素在0.1762~3.524μg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4),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06%,RSD为0.39%(n=6)。结论 本文建立的方法对方中3味药材能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生肌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采用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使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t检验并基于Kriging插值法,分析近50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和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春玉米播种期及种植布局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近50年≥10℃积温呈现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积温增加的现象,其倾向率分别为0.3、1.3、1.6 d·10a-1和57.1℃·10a-1,且突变年份均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县市春玉米播种期提前3~8 d,生长季延长6~11 d。突变前青河东部不能种植春玉米,晚熟品种不能种植或种植风险较大。随着气候不断变暖,春玉米不同熟性品种可种植区逐渐东扩,各县市春玉米在品种熟性上均发生了改变,表现为由不能种植到种植早熟、早熟向中(晚)熟、中晚熟向晚熟品种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锰胁迫对甘草生理和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甘草进行不同质量浓度锰处理的研究,探讨锰胁迫对甘草植株生理和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以1年生甘草移栽苗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蛭石的方法,共设置5个锰质量浓度水平,分别为CK(0),1.81,18.1,36.2和54.3mg·L-1,在测定甘草叶片色素含量、光合指标及各抗氧化酶活性的同时,对甘草生长指标和地上、地下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甘草各项生理和生长指标随着锰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适当质量浓度的锰处理与CK和54.3mg·L-1处理之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在质量浓度18.1mg·L-1处理时,甘草叶片各色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达到最大值,与54.3mg·L-1处理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质量浓度18.1mg·L-1时达到最大值,与54.3mg·L-1处理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质量浓度36.2mg·L-1处理时达到最大值,随后三者活性均开始下降。同时,甘草株高、地茎和芦头直径在质量浓度36.2mg·L-1处理,地上和地下部分干质量在18.1mg·L-1处理时达最大值后,均开始下降,且与54.3mg·L-1处理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适当质量浓度的锰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甘草的各项生理和生长指标,但过高质量浓度的锰则会对甘草生长产生胁迫,抑制其光合产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建立高效、特异的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检测方法。方法 本研究设计了一组基于Eg线粒体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反应体系及条件的优化,建立了Eg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 该方法线性关系好,灵敏度高,在109~102拷贝/μL相关系数达0.998,灵敏度达102拷贝/L;在特异性试验中,与其他病原虫株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低于3%。应用该方法对5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发现6份为Eg感染阳性。结论 由此可见,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可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细粒棘球绦虫,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6-2020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预判流行趋势,评估疫情发生风险.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开展2016-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牛、羊、猪血清样品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2016-2020年五年间,兵团共累计监测布病样品2185312份,感染抗体阳性15928份,抗体阳性率达0.73%(15928/2185312),其中奶牛布病总阳性率达0.18%(1071/583146),其他品种牛布病总阳性率达0.24%(436/181148),羊布病总阳性率达1.03%(14413/1405091),猪布病总阳性率达0.05%(8/15927),奶牛、其他牛、羊和猪之间差异极显著(χ2=4805.56,P<0.01),结果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兵团辖区对布鲁氏菌病进行干预后,该病虽得到一定控制,但仍有流行扩散风险,给人畜间带来危害.建议今后继续做好动物布鲁氏菌病动态监测,积极落实净化措施,确保兵团布病防控工作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MyoG基因是对与产肉性状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之一.筛选MyoG基因与胴体体尺性状相关的遗传变异分子标记,对开展肉用生产性状分子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特克塞尔×哈萨克横交F2代绵羊为实验群体,进行MyoG基因的SNPs多态性与胴体体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首先,随机选择50只特哈横交F2代绵羊,采用DNA双向测序技术筛选Myo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得到6个SNP位点.然后,采用Sequenom MassARRAY○RSNP检测方法对384只绵羊MyoG基因6个SNPs进行分型.并将得到434只绵羊的6个SNPs基因型与其胴体重、胴体长、胸宽、肩宽、胸深、臀宽和踝骨宽7个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MyoG基因rs407552631、rs40016030、rs600781279和rs4102122554个SNPs与胴体体尺性状相关,它们均位于内含子区域.其中,rs600781279中的GG和AG与个体踝骨宽显著相关;rs407552631中的GT和TT与胴体长、肩宽、臀宽和踝骨宽显著相关;rs410212255中的GA和GG与胸深显著相关;rs400160301中的GA与胴体长、臀宽和踝骨宽显著相关,AA与胴体长、肩宽、胸深、臀宽和踝骨宽显著相关,GG与肩宽、胸深和臀宽显著相关.本研究为今后绵羊胴体性状分子选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miRNAs在和田羊毛囊周期性变化中皮肤组织的表达差异,同时预测其在和田羊毛囊周期性变化过程中发挥的潜在功能.本研究选取和田羊毛囊周期性变化的生长期(P1、5月份、n=3)、退行期(P2、10月份、n=3)以及休止期(P3、次年1月份、n=3)的皮肤毛囊组织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结果共鉴定了143个已知miRNAs并预测了759个新miRNAs,显示相较于P1组,P2组共鉴定了173个显著差异表达miRNAs,其中包含7个显著上调的miRNAs与166个显著下调的miRNAs;而在P3组中鉴定了243个差异表达miRNAs,其中包含28个显著上调的miRNAs与215个显著下调的miRNAs;相较于P2组,P3组共鉴定了71个显著差异表达miRNAs,其中包含23个显著上调的miRNAs与48个显著下调的miRNAs.针对差异表达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和功能分析,发现靶基因显著富集在与毛囊发育相关的激素水平调节、细胞分解代谢、周期蛋白结合、骨细胞发育等GO条目中以及与毛囊发育相关的AMPK、Hedgehog、TNF等信号通路中.在和田羊毛囊周期性变化过程中差异表达miRNAs可能通过以上通路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进而参与和田羊毛囊的周期性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原料乳中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收集新疆地区呼图壁种牛场牧一场和牧三场、天山畜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牛场、沙湾金牛场、西部牧业共5个牧场4 727头次荷斯坦奶牛的生产性能记录,采用SAS(8.1)软件分析不同牧场、年度、季节、胎次对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影响,并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牧场、年度、季节、胎次均对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乳脂率与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1。通过分析牧场、年度、季节、胎次对乳脂率、乳蛋白率的影响及相关关系,加深影响乳成分因素的认识,提示在生产中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并根据季节变化、奶牛胎次的增加,结合奶牛营养需求,采取具体措施调控影响乳成分的因素,从而提高原料乳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新疆辣椒的种植和产量情况,新疆辣椒粕的生产来源、营养价值、主要生产厂家以及在畜禽养殖、新疆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分析及前景展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以期能为新疆畜牧业中合理利用新型饲料资源辣椒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