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59岁,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呈阵发性咳嗽,夜间及晨起为重,咳少许白色黏痰,经当地诊治后咳嗽好转,仍伴少许白色黏液痰,2018年1月15日至我院就诊。肺部CT示右肺中叶炎症,门诊拟"肺部感染"收治入院。入院体检:生命征平稳,T 37.8℃,BP 127/76 mmH g,神志清楚,呼吸正常,触诊语颤正常,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 cm处,未触及震颤,心包摩擦感未触及,心浊音界正常,HR 65次/min,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正常,全腹软,无腹肌紧张,无压痛反跳痛。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老年患者的对症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该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且伴随慢性肾脏疾病的老年患者100例,依照随机盲选方式进行随机分组。50例作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另50例作实验组,治疗方案基于常规治疗基础,加以联用前列地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收益与给药安全性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疗效收益、肾功能恢复及血糖控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荐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采用前列地尔对症治疗,可获更佳疗效收益,促患者肾功能恢复,安全性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度腹腔感染对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免疫功能、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ICU重度腹腔感染80例作为研究资料,男46例,女34例,年龄(61.57±4.08)岁,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5)。治疗后,两组MMP-9、Toll样受体(TLR-4)、Ⅳ型胶原(Ⅳ-C)水平减少,与治疗前有明显变化,观察组3项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86、9.097、10.124,均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水平有所减少,与治疗前比较的变化明显,对照组在3项指标水平方面与观察组相比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58、3.807、5.396,均P<0.05)。治疗后,两组T亚群细胞CD3+、CD4+、CD4+/CD8+水平有所增加,较治疗前的指标水平有明显变化,对照组的3项指标水平较观察组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26、5.062、4.682,均P<0.05)。用药治疗过程中,共有9例病患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有4例来自对照组,剩余5例来自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重度腹腔感染患者采取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机体健康状况,并降低血浆MMP-9、TLR-4、Ⅳ-C表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取得确切的疗效,联合用药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但需加强监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分析利奈唑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30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临床对症治疗,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痰菌阴转率、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痰菌阴转率(92.00%,138/1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71.33%,107/15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CT、CRP、ESR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33%,41/150)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2.00%,48/150)(P<0.05)。结论:使用利奈唑胺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能起到良好的抗炎效应,显著降低患者痰菌阴转率,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观察复方铝酸铋颗粒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Hp相关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治疗组和常规三联治疗组,每组50例。常规三联治疗组患者采用艾司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治疗,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在常规三联治疗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铝酸铋颗粒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Hp根除率,治疗前后胃肠激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常规三联治疗组的80.00%(χ2=4.332,P=0.037)。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Hp根除率为90.00%,高于常规三联治疗组的72.00%(χ2=5.263,P=0.022)。治疗4周后,2组患者胃泌素(GAS)、胃动素(MLT)、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治疗组低于常规三联治疗组(P均<0.01);常规三联治疗组与联合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Paxlovid)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早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以期为提高该类患者的救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于闽南地区3家军队三甲医院使用Paxlovid治疗的COVID-19住院患者92例,收集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Paxlovid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Logistic模型方程进行转换建立联合预测因子,采用ROC曲线确定联合预测因子的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临界值。结果 92例患者中,早期预后不良者31例(33.70%),其中,死亡11例(35.48%),危重型17例(54.84%),重型3例(9.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天数、淋巴细胞计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C反应蛋白(CRP)和联合呼吸机辅助通气是使用Paxlovid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联合预测因子(Y)的计算公式,Y联合预测因子=7.875X发病天数+126.188X淋巴细胞计数+1.438XAST+XCRP+220.500X联合呼吸机辅助通气,绘制ROC曲线,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9,预测价值最优,约登指数(Youden)最大时(0.756)对应ROC曲线最佳临界值为447.920,模型的理论准确度为89.10%。结论 发病天数、淋巴细胞计数、AST、CRP和联合呼吸机辅助通气是使用Paxlovid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用药前可通过上述各危险因素计算联合预测因子,当预测结果大于447.920时,应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联合其他抗COVID-19药物等,以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