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丁苯酞(NBP)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人脐静脉和脐动脉)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发生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和人脐动脉内皮细胞(HUAECs)。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筛选合适的H_2O_2剂量建立两种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在加入H_2O_2前2 h,分别用两种剂量的丁苯酞(5和10μmol/L)预孵育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罗丹明123检测线粒体膜电位,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凋亡细胞,Fura-4/AM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结果 H_2O_2刺激可导致HUVECs和HUAECs细胞活力下降,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内游离钙增多,细胞凋亡率上升(P0.05)。丁苯酞可改善H_2O_2诱导的上述变化。结论丁苯酞可通过减轻H_2O_2造成的氧化损伤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治疗前血清微RNA(miR)-497的浓度对预测AIS病人治疗后出血转化(HT)事件的价值。方法 收集邯郸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院确诊的152例AIS病人,静脉溶栓后根据是否发生HT事件分为HT组和非HT组,通过RNA测序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的miRNA表达谱,统计AIS病人治疗前的基线和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T的危险因素。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miR-497在AIS病人血清中的浓度,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价miR-497预测HT事件的价值,此外利用miRTarBase V8.0预测miR-497的靶mRNA,应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miR-497潜在的高级通路功能。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52例AIS病人,采用静脉溶栓后7 d内共有28例发生HT事件,其中HT组的空腹血糖(FBG)水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NIHSS评分以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与非HT组病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发生HT事件的危险因素。RNA测序结果表明HT病人治疗前与非HT病人之间存在9个差异miRNAs,其中相比非HT组病人,miR-4...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缺氧/复氧(H/R)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活力、凋亡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H/R组及苦参碱低、中、高浓度组。对照组HT22细胞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在正常环境下培养28 h; H/R组HT22细胞在缺氧培养箱中维持4 h后在常氧条件下培养24 h;苦参碱低、中、高浓度组的H/R处理同H/R组,同时给予浓度分别为10、20、30μmol/L的苦参碱进行干预,培养24 h。检测HT22细胞活力、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和BDNF/TrkB信号通路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R组HT22细胞吸光度值、存活率、Bcl-2、BDNF、TrkB蛋白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R组比较,苦参碱低、中、高浓度组HT22细胞吸光度值、存活率、Bcl-2、BDNF、TrkB蛋白...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A1zheimer’s disease,AD)又称早老性痴呆,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特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发生于老年前期和老年期。本病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加重,一般起病2~3年后症状明显,病程5~10年。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故研究新的临床治疗手段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就目前临床应用于AD治疗的临床相关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预后。方法纳入胼胝体梗死患者11例,对其临床特征及头颅CT、MRI表现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点。结果胼胝体梗死患者中,梗死范围局限于胼胝体的局限病灶患者占27.3%,合并胼胝体外梗死的弥散性病灶患者占72.7%。胼胝体梗死患者临床可表现为失语、肌力减退、智能障碍、小便失禁、感觉障碍、意识障碍、共济失调、情感障碍等症状,病变除累及胼胝体外还多合并基底节区、额叶、顶叶、颞叶等部位梗死。随访1年,患者痊愈或症状改善为10例(90.9%),恶化1例(9.1%)。结论胼胝体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头颅MRI对胼胝体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Angs)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60例MM患者不同时期的Angs血清浓度,观察其与MM临床分期、肿瘤量分级和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MM患者血清中Ang-2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血清Ang-1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M患者Ⅱ期的Ang-2血清水平显著低于Ⅲ期。不同肿瘤量分级的MM患者血清Ang-2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治疗有效者,血清Ang-2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Ang-1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无效者,其血清Ang-1、Ang-2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M患者血清Ang-2水平测定对MM的发病机制研究、病情评价、疗效监测、预后预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呃逆是膈肌和肋间肌突发不自主且强有力的痉挛收缩,是由于膈神经、迷走神经受刺激所致。呃逆持续3d以上临床上诊断为顽固性呃逆,多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胃扩张、胃痉挛等疾病引起。脑血管疾病是重要病因之一。呃逆持续发作会导致失眠、疲劳、颅内压升高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可进一步加重脑损害,因此,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对疾病的恢复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将32例脑血管意外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4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濮孟久  王学智 《新医学》1994,25(2):71-72
本文报告4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多数呈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昏迷-中间清醒期一迟发症出现的过程,临床表现以急性痴呆、精神错乱、震颤麻痹最为多见。脑CT多显示,双侧苍白球和皮层白质低密度改变。该病预后与年龄、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时间及脑CT显示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CT无改变或病灶范围较小者预后好,部分痴呆呈可逆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含有高效价空肠弯曲菌抗体的急性运动性轴索型格林-巴利综合征病人的血清浸泡8只在体新西兰兔坐骨神经。14天后病理检查显示4只兔的坐骨神经均有20%~30%的纤维发生轴索变性,而髓鞘相对正常。而其他神经疾病组血清、健康成人组血清做同样实验获阴性病理结果。本实验表明:AMAN 患者血清中含有致病因子,此致病因子可能是抗空肠弯曲菌抗体并介导了神经轴索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检查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在邯郸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DWI以及MRA检查。观察DWI、MRA以及DWI联合MRI诊断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价值。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超早期DWI图像中均表现为单发以及多发的高信号,ADC图像上则表现为明显的低信号,阳性诊断率为100%,主要病灶的检出率为100%,MRA图像均存在明显的异常血管,阳性率为100%。DWI联合MRA对于急性脑梗死的确诊率(100%)明显高于常规MRI扫描(65.3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DWI能够明确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病变位置以及范围,而MRA可以明确显示病变的动脉,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