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敬坤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533-7533
目的探讨老年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最佳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 2010-01-2011-02对10例老年患者进行抢救,在纠正电解质紊乱、降糖、抗休克、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实施综合性护理。结果 10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结论在对老年的患者抢救同时,进行全面的护理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2型糖尿病白内障围手术期胰岛素泵治疗前后糖化血清蛋白(GSP)变化,明确GSP在短期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01-2010-02住院32例行糖尿病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术后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蛋白。结果 GSP水平术后均明显低于术前(P值<0.05),治疗前后HbA1c比较无显著变化。结论 GSP可准确、及时地反映短期内平均血糖控制水平,比HbA1c更适合作为短期降糖疗效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钱中会 《现代养生》2014,(22):214-214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度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6例,经静脉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后,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对患者的心理、饮食、临床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护理。结果:经过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后,所有患者均得以治愈,患者预后良好。结论:采取针对性的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并发阵发性右束支阻滞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C"强化治疗脆性糖尿病最佳时效及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替代的最佳时间。方法 36例脆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12例,分别在双"C"强化后第3,7,10天给予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期间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观察3组治疗14d后血糖水平及血糖稳定情况。结果治疗14d后,B,C组空腹血糖、3餐后及睡前血糖低于A组(P<0.05),B,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C"强化第7天是行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替代治疗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牙菌斑对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 牙菌斑及消化道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52例,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清除牙菌斑,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对照组保持原有的卫生习惯.结果 实验组HP根除率68.57%,优于对照组的51.52%.结论 清除牙菌斑可以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探讨糖尿病强化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降糖治疗,强化降糖前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肺功能及HbAlc.结果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肺通气功能无变化,弥散功能变化有统计学意义,随着HbAlc降低,肺弥散功能明显好转.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存在弥散功能障碍,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肺弥散功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0岁。主因间断腹胀2年,加重伴腹痛、烧心、泛酸15d入院。数字上消化道造影提示:反流性食管炎、胃炎。给予胶体果胶铋胶囊0.2g口服,每天3次;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口服,每天1次;克拉霉素片0.2g口服,每天2次;甲氧氯普胺1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第3天晨起患者突然出现全身乏力,四肢活动障碍,不能言语。查体:BP130/86mmHg,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8周,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和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TC水平下降,总有效率为100%;LDL-C水平下降,总有效率为100%;TG水平下降,总有效率为95%。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能迅速有效调节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降低心脑血管卒中的危险性,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米格列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每次0.25~0.5 g,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格列醇治疗,每次50 mg,每日3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血糖指标、肾功能指标以及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4%(63/64)比75.0%(4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5.13±0.71)mmol/L比(5.63±0.73)mmol/L,(7.13±0.89)mmol/L比(8.12±1.12)mmol/L,(5.19±0.28)mmol/L比(6.31±0.2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肌酐、尿素氮低于对照组[(43.2±5.6)mg比(47.3±6.4)mg,(61.3±11.8)μmol/L比(66.4±11.5)μmol/L,(5.1±1.0)mmol/L比(5.6±1.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对照组[(2.7±0.9)mg/L比(3.7±1.1)mg/L,(23.7±5.2)ng/L比(30.1±5.8)ng/L],脂联素、肱动脉动脉反应性充血时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对照组[(14.0±2.0)mg/L比(10.4±2.1)mg/L,(11.0±2.7)%比(8.1±2.3)%,10.8±2.9比8.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格列醇联合二甲双胍能够显著缓解胰岛素抵抗,减轻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和血管内皮的损害,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