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药食同源的中草药作为植物源性药物补充剂,亚洲国家不仅在各种烹饪制品中以香料和调味品的角色出现而且更以多靶点的药理活性成分在药物传递的多机制的功效和人体吸收的安全性被广泛用于保健、预防或治疗各种疾病。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省份,天然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而姜科植物多样且具有独特的重要价值,为食物、调料、药物、天然染料及香料等产品提供多样的选择。在国内外许多研究中表明,姜科植物中含有的众多活性药理化学成分具有潜在的植物医药用途作用且四大南药中姜科植物就占有两种,而2020版药典中记载入药的多种姜科属植物,海南均有盛产,可见姜科属植物在海南具有潜在的医药和研究价值。本文就海南主要的姜科植物作为治疗药物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作一综述,为海南姜科植物的开发、研究和临床疾病治疗用药提供思路,同时也能更好地推动海南姜科植物种植产业,增加其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noninvasive delayed 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NDLIP)促进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开放,发挥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I/R组、NDLIP组和NDLIP+5-HD组,每组12只。缺血1h/再灌注24h后进行神经行为评分,TTC染色法测量脑梗死面积。提取缺血皮层线粒体,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呼吸链复合体Ⅰ、Ⅱ及Ⅳ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大脑皮层中Bax、Bcl-2和Caspase 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NDLIP组神经行为评分明显降低,脑梗死面积明显缩小,NDLIP可对抗脑缺血I/R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NDLIP组缺血皮层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幅度较小,线粒体复合体活性明显提高,Bax/Bcl-2比值与Caspase 3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NDLIP可改善I/R后脑组织线粒体功能,抑制I/R后线粒体相关凋亡通路。mitoKATP抑制剂5-HD可减弱甚至抵消以上保护作用。结论:NDLIP可能通过促进mitoKATP开放而减轻大鼠脑I/R损伤。  相似文献   
3.
程华尧  朱灿阳 《安徽医药》2019,23(10):2101-2104
目的调查某医学中心门急诊儿童中成药处方临床使用情况,以提高儿童中成药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和分层定比抽样法随机抽取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2018年 1—12月门急诊儿童中成药处方,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点评。结果应用中成药的病儿年龄分布在 12岁以下占比 98.33%。其中 1~3岁年龄段使用比率最高,达到 40.58%。儿童中成药处方中使用单一品种比率较高,达到 54.33%。儿童中成药作用类别以止咳化痰、清热解毒、解表、消食化积类最多。儿童中成药处方 82.25%为西医师开具,中医师开具儿童中成药仅占 17.75%(儿童就诊选择西医科室的绝对数量多)。不合理处方主要为临床诊断不规范 62.26%、无理由使用超过 7d用量 15.85%、用法用量不适宜 13.21%等;儿童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 ADR)主要以皮肤系统、消化系统为主,一般较为轻微。结论该医学中心门急诊广泛应用中成药治疗儿童疾病,儿童中成药使用情况总体安全,但仍应加强西医师、西药师合理应用中成药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水平提升和金属铅的广泛使用,儿童面临的铅暴露和铅沉积问题越来越严重[1-4]。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境铅污染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治理力度的加大,我国儿童总体平均血铅水平已经得到一定控制[5]。由于儿童的血脑屏障发育并不是很完善,铅容易进入正在发育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对其造成损伤,因此,相较于成年人,儿童更容易遭受铅污染导致的损害[6]。铅在机体内具有积蓄性,早期或微量铅富集症状不明显、不典型,当在儿童体内富集到一定程度时身体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此时已经影响到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7]。长期暴露于铅污染环境中,儿童的健康和智力均会受到难以逆转的负面影响[8]。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0~6岁就诊儿童血铅水平的分析,为有关部门开展儿童血铅超标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研究对象843例,抽取静脉血,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血铅浓度。采用非参数检验对不同特征儿童血铅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血铅含量1.21~73.73(16.34±23.04)mg/L;血铅超标检出11人,检出率为1.3%;男童485人、女童358人,女童血铅水平略高于男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86,P=0.775);不同性别儿童血铅超标率无明显差异;血铅水平随儿童年龄升高整体呈上升趋势,4岁年龄组中血铅水平最高;不同年龄儿童血铅超标率无显著差异;在1岁以内儿童出现铅中毒的较少,而1、2、3、4、5岁儿童中,其铅中毒的比值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分别和1岁以内儿童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儿童血铅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血铅水平与年龄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铅暴露依旧是我国不容忽视的儿童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因此,仍要注意加强对家长及儿童的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有关部门应加强政策干预,降低铅暴露于环境和各类产品中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患儿女, 5岁5月龄, 因"皮肤咖啡牛奶斑5年余, 跛行伴易跌倒1年余"就诊, 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颈部包块、全身多处咖啡牛奶斑、脊柱侧弯, 超声和影像学检查提示多发不规则团块状软组织信号, 诊断1型神经纤维瘤病。口服司美替尼(2次/d, 早20 mg, 晚10 mg)治疗第37天颈部包块肉眼可见缩小, 走路易跌倒明显减少, 跛行、脊柱侧弯减轻, 咖啡牛奶斑颜色变淡、范围缩小;治疗第57天后走路再无跌倒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