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榕 《工企医刊》2014,27(4):884-886
目的 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57例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28例)CT诊断,对照组(29例)B超检查,并对照手术结果,比较两组检查的准确率。结果 观察组的检查准确率为92.9%,对照组为72.4%,观察组的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P〈0.05,且该组的误诊率和漏诊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腹部创伤患者采取CT影像诊断,能清晰反应腹部创伤的位置、面积、类别,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医生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胸部CT低剂量扫描的图像质量与吸收剂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54,自引:11,他引:54  
目的 探索多层螺旋CT在胸部低剂量扫描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方法  (1)X线吸收剂量测试 :用 12 0kV、0 75s、分别测试 8与 3mm层厚的 115 0、4 0 0、2 5 0、7 5mAsX线照射剂量。计算吸收剂量指数 ,并加以比较。 (2 )水体模测试CT值的均匀性和噪声水平 :在水体模的同一层面 ,用 12 0kV、 0 75s分别作 8与 3mm层厚的 115 0、4 0 0、2 5 0、7 5mAs扫描。在每幅图像的相同位置测 5个兴趣区 ,作CT值的均匀性和噪声水平比较。 (3)病例CT扫描 :随机选择肺部块影和片状影的患者各 30例。用 12 0kV ,0 75s,8与 3mm层厚在同一层面作 115 0、4 0 0、2 5 0、15 0、7 5mAs扫描。另选 15例作 190、15 0、4 0、2 5、15mAs螺旋扫描。作不同厚度的重建间隔对比和后处理图像最大密度投影 (MIP)、计算机容积摄影 (CVR)、多平面重建 (MPR)、高分辨率CT(HRCT)、三维成像(3D)、仿真支气管镜等效果比较。 (4)图像质量评估 :由 4名CT医生盲法评价CT图像。按正常图像、图像有少许伪影、图像有严重伪影的等级评判每一幅图像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X线吸收剂量指数测试表明 ,115 0mAs的X线吸收剂量指数大于 4 0 0、2 5 0、7 5mAs的指数分别在 6 0 %、70 %、85 %以上。 (2 )水模测试结果 ,CT图像的均匀性随CT扫  相似文献   
3.
徐胜龙  王晋  李静  郭国祯  李予蓉 《陕西中医》2013,34(8):1062-1065
目的:制订和建立中药红芪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本品所含红景天、黄芪、刺五加浸膏、沙棘进行定性鉴别;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中红景天苷含量,并进行定量分析.实验色谱条件为固定相: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流动相:甲醇-水(15:8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5nm.依据药典附录要求进行了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重金属、砷盐限量等检查.结果:①本品中所含红景天、黄芪、刺五加、沙棘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良好;②在本试验HPLC色谱条件下,红景天苷的峰面积在0.10~1.50m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7%,RDS为 0.71%,所测胶囊红景天苷含量平均0.16%,考虑到产品批量生产及稳定性诸因素的变化,拟规定红芪胶囊每粒含红景天苷计不得少于0.50mg/粒;③对本品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重金属、砷盐限量等均符合国家药典标准.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准确性好,可对该胶囊剂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25I粒子和60Co γ射线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和正常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 A549、BEAS-2B细胞均行125I粒子和60Co γ射线不同剂量照射;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分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549细胞在4、6、8 Gy照射时,125I粒子组细胞克隆存活分数较60Co组降低更明显(t=6.06、9.42、4.90,P<0.05)。A549细胞在4 Gy时,G1期细胞比例125I粒子组为70.67%±1.49%,60Co组为59.59%±0.71%(t=10.77,P<0.05);细胞凋亡率125I粒子组为18.09%±0.73%,60Co组为9.81%±0.16%(t=19.40,P<0.05)。125I粒子照射明显上调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但不同射线同一剂量或相同射线不同剂量下,BEAS-2B细胞的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较60Co γ射线高剂量率照射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效应更明显。Bcl-2/Bax蛋白比失衡,最终致Caspase-3蛋白的活化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应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剂量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在颅面部联合外伤CT检查中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颅面部联合外伤病人,均行常规剂量CT扫描[常规组,最佳噪声指数(noise index,NI)结合30%自适应迭代重建],在复查CT(与初次扫描间隔<24 h)中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按照1∶1∶1均分为A组(n=60,NI25结合40%自适应迭代重建)、B组(n=60,NI30结合50%自适应迭代重建)、C组(n=60,NI35结合60%自适应迭代重建),均使用同一设备进行扫描。比较各组扫描时间、受检者剂量容积指数(CT dose index of volume,CTDIvol)、扫描长度(length,L)、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对比信噪比(compare signal-to-noise ratio,CNR)、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效果。结果 扫描时间:C组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T诊断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患者血糖指标值的关系。方法以2016年5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68例胰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患者CT检查,观察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肿瘤与胰周血管累及范围、累及程度的关系,以及区域淋巴结状况等病理特征;并检测空腹血糖(FBG)指标值。对比观察各病理特征分组下患者的FBG指标值。结果在平均FBG指标值上,肿瘤直径2 cm组与≤2 cm组比较、肿瘤位置在胰头组与在胰体尾比较、有肝脏转移组与无肝脏转移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肿瘤对胰周血管累及范围3~4级组高于0~2级(P0.05),肿瘤对胰周血管累及程度3~4级组高于0~2级(P0.05),区域淋巴结分级3~4级组高于0~2级(P0.05)。结论通过予以胰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CT检查及FBG指标的检测,了解到患者肿瘤对胰周血管累及范围、累及程度,以及区域淋巴结分级与患者FBG指标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选取乳腺X射线摄影检出的BI-RADS4类微钙化病变56例,通过分析评估其X射线表现特点及对应的DCE-MRI表现特点,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对此类病变的诊断效能和对临床制订诊治方案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由数字化乳腺X射线摄影检出的BI-RADS 4类微钙化56例,双乳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均于穿刺活检术前完成,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微钙化的X射线和MRI表现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按照ACR BI-RADS标准进行分类,后与相应的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6例由乳腺X射线摄影检出的BI-RADS 4类微钙化,BI-RADS 4A类病变,MRI多表现为点状强化和无强化;BI-RADS 4B及4C类病变,MRI多表现为肿块样强化和非肿块样强化。MRI强化方式和乳腺X射线摄影钙化的形态学和分布(BI-RADS分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等可疑恶性钙化(BI-RADS 4类)是乳腺X射线摄影的诊断难点,结合MRI表现特点有助于其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对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I诊断短暂性脑缺血(TIA)及对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120例TIA患者(观察组),另选择同期122例非TIA患者(对照组),均行MRI检查,分析两组的MRI特征及TIA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管周围间隙MRI T2WI高亮信号102例,腔隙性脑梗死110例;对照组血管周围间隙MRI T2WI高亮信号74例,腔隙性脑梗死60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发作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发现,“三高”、高龄(年龄≥65岁)为独立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三高”、高龄(年龄≥65岁)为TIA的高危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A的MRI特征为在脑室深部、周围出现白质高信号是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的典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胸部结节病患者进行CT检查的典型表现。结果:本组患者在进行CT检查时,有26例(占86.6%)患者有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的表现,其中有8例患者出现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有17例患者出现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并伴有肺内病变;有2例患者有肺部浸润性改变但无淋巴结肿大的表现;有3例患者有肺纤维改变的表现。本组患者进行C T检查的肺内表现是,有19例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存在结节影,有8例患者的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有部分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实变影和磨玻璃影。结论:胸部结节病患者在进行CT检查时常可出现双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或纵膈淋巴结肿大(可伴有支气管或胸腔积液)等典型表现。临床医师可根据胸部结节病的典型CT表现为此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其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红芪胶囊对^60Co-γ辐射损伤大鼠的防护效果。方法将大鼠进行2Gy^60Co-γ全身性照射,照后不同剂量红芪胶囊连续灌胃给药21d,观察其不同时间点(0、4、7、10、14、21d)外周血白细胞和红细胞数,以及脑、肺、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辐照后大鼠白细胞、红细胞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脑、肺和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升高趋势;辐照给药后,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红细胞数降低缓慢,脑和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丙二醛含量有降低的趋势。结论红芪胶囊可提高机体氧化和还原反应的比值,清除体内过剩的自由基反应,显著减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