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喉罩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人均面罩吸氧去氮5分钟后,以Fentaly0.2mg.Norcriun 0.1mg/kg Propofol 2mg/kg静注给药诱导放置I型3号喉罩,术中观察BP、HR、EtCO2、Ppeak、SaO2。结果喉罩通气组循环稳定,BP、HR变化明显较气管插管组小。EtCO2、Ppeak、SaO2,两组无明显变化。结论使用喉罩通气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和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总顺应性(C)的容量反应性以及高血压对其反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广东省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行择期平卧位手术的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机械通气后不同时点[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25 min(t5)、30 min(t6)]的C、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量(CO)、每搏量变异度(SVV)、每搏输出量(SV)。计算不同时间段[T1(5~10 min)、T2(>10~15 min)、T3(>15~20 min)、T4(>20~25 min)、T5(>25~30 min)]患者C、SV、SVV的变化量(△C、△SV、△SVV)。采用日本科林动脉硬...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围术期不同时点应用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止痛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45例,年龄34~59岁,分为氟比洛芬酯预先镇痛组(PR组)、氟比洛芬酯术后注射组(PO组)和对照组(CO组),每组15例。手术开始前30minPR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PO组不注药,CO组静注生理盐水5mL;手术结束时PR组再静注氟比洛芬酯25mg,PO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CO组静注生理盐水5mL。分别在术后不同时点进行痛觉评分和镇静评分;记录患者术后第一次需求镇痛药距术毕的时间,术后24h内使用镇痛药次数,以及出现的副反应,如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及异常出血等。结果:首次需求镇痛药时间PR、PO组均较CO组延迟(P<0.01)。24h内镇痛药使用次数PR组少于PO组和CO组(P<0.01)。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PR组24h内评分低于PO、CO组,而PO组4h内评分低于CO组(P<0.01)。Ramsay评分,PR、PO组8h内评分高于CO组(P<0.05)。而3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出血等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前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  相似文献   
4.
吗氟合剂预先镇痛对腰硬联合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注射吗氟合剂预先镇痛对腰硬联合麻醉中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6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全宫切除术,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人ASA分级为Ⅰ-Ⅱ级病人,随机分成三组, A组为对照组,B组为全量预先镇痛组,C组为半量预先镇痛组,观察三组术中镇静程度(Ramesay评分)、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镇痛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痛有效时间.结果 Ramesay评分A组≈B组>C组,VAS评分A组≈B组≈C组(所有病例均<3分),镇痛有效时间A组≈C组>B组.结论 对于腰硬联合麻醉辅助静脉镇痛镇静手术病人来说,硬膜外腔注射吗氟合剂预先镇痛可减少术中静脉辅助药量,对术后镇痛效果影响不大;但合理的用药时机可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使用术前硬膜外腔预注吗氟合剂半量,关腹前再注入余量的方法更能保证术后止痛有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预防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单胎、足月、头位妊娠初产妇192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97例和对照组(C组)95例。D组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 μg·kg-1·h-1直至宫口开全;C组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输注直至宫口开全。测量两组产妇镇痛前、镇痛后1,2,3,4 h、分娩时的鼓膜温度、产时发热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分别测定两组产妇镇痛前、分娩时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L-1β水平。记录两组产妇分娩镇痛药量、分娩镇痛时间、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乳酸值、不良反应等。 结果 镇痛后两组产妇鼓膜温度较镇痛前升高,D组产妇镇痛后4 h、分娩时鼓膜温度较C组低(P<0.05)。D组产妇分娩时产时发热率较C组低(P<0.05)。两组产妇镇痛后Ramsay镇静评分较镇痛前升高,D组产妇镇痛后4 h、分娩时Ramsay镇静评分较C组高(P<0.05)。两组产妇镇痛后VAS评分显著低于镇痛前(P<0.05)。两组产妇分娩时血清IL-1β、IL-6水平均较镇痛前升高,D组产妇分娩时血清IL-6水平较C组低(P<0.05)。D组产妇分娩镇痛药量和尿潴留发生率较C组少(P<0.05)。两组产妇同一时点VAS评分、分娩镇痛时间、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乳酸值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下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安全性良好。右美托咪定可降低产妇血清IL-6水平,减少分娩镇痛药量,缓解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胃复安对饱胃孕妇急诊剖宫产麻醉反流误吸的预防作用。方法:200例ASAⅠ~Ⅱ级饱胃足月孕临产妇硬膜外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胃复安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胃复安组术前30min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0.2mg/kg,对照组术前不用药。术中分别记录恶心呕吐和反流误吸例数,比较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胃复安组恶心呕吐、反流误吸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复安对饱胃孕妇急诊剖宫产麻醉反流误吸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位硬膜外麻醉在乳癌根治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位硬膜外麻醉在乳癌根治术的麻醉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高位硬膜外麻醉下乳癌根治术186例,观察局麻药首剂量、阻滞平面、阻滞节段,麻醉前后呼吸、循环变化。结果:应用1.3%-1.5%利多卡因149例,0.25%布比卡因37例。首剂量局麻量10-15(13.7±2.4)ml,感觉阻滞平面C4-5至T7-8,平均每节段的局麻药容量为(1.15±0.41)ml。麻醉后45 min的RR、HR、MAP与基础值比较两者变化有显著阻滞性差异(P〈0.05)。SpO2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控制局麻药浓度、容量;选用短效局麻药;减少辅助用药量;术中常规吸氧;加强术中监测可提高对高位硬膜外麻醉在乳癌根治术的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经皮电神经刺激仪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电神经刺激仪(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于各种慢性疼痛的治疗,尤其在欧美,TENS常做为治疗各种慢性疼痛的第一步治疗措施。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不少,但真正令人满意的手段不多。我们使用TENS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85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胸-腰椎旁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60例ASAⅠ-Ⅱ,年龄18—60岁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胸-腰椎旁阻滞组(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观察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评估麻醉效果,并对两组的术后尿潴留(是否需导尿)、术后伤口疼痛(手术结束至伤口开始疼痛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胸-腰椎旁阻滞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伤口疼痛时间长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术后尿潴留例次明显少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麻醉效果优良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惨0.05)。结论:胸-腰椎旁神经阻滞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麻醉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对全身器官功能影响小,尤其适合于不能行硬膜外麻醉的病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与单次注药镇痛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ASA(Ⅰ~Ⅲ )级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硬膜外麻醉耐受良好、年龄 70~ 94a的老年患者 42例 ,随机分为两组。手术结束时 ,Ⅰ组患者经硬膜外导管一次或分次注入吗啡 1mg、氟哌啶 1.2 5mg ;Ⅱ组使用 0 .0 1%吗啡 +0 .0 5 %布比卡因 +0 .0 0 5 %氟哌啶 ,负荷剂量后接PCA .。在术后 2、4、8、12、2 4h进行随访记录 :①疼痛评分 (VAS法 ) ;②镇静评分 (Ramsay法 ) ;③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 ;④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结果 :Ramsay评分及术后 2、4h平均动脉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在术后各时间VAS评分、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并发症发生率Ⅰ组高于Ⅱ组。结论 :术后经硬膜外腔单次注药镇痛和自控镇痛两种方法都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但PCEA使患者的血压、呼吸更平稳 ,并可降低副作用发生率 ,更能满足老年患者个体差异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