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们对1990年1月~1994年12月期间住院的148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中获得腹水标本264份,以细菌培养的客观指标分析报告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病原菌情况。 1 临床资料与结果 148例均为住院患者。诊断标准按照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拟定的肝炎后肝硬化诊断标准。264份腹水标本经普通细菌培养、胆汁培养与厌氧菌培养。结果获得阳性18例26份占9.8%。其中腹  相似文献   
2.
我院及本人援外期间共收治肱骨小头完全骨折8例。8例中女2例、男6例;年龄30~40岁;均有外伤史,5例手法复位加石膏托固定,2例手术、1例拒绝手术。经随访7例疗效均满意。  相似文献   
3.
4.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双侧病变患者一般多采用甲状腺根治性全切术式(双侧甲状腺切除+双侧VI区淋巴结清扫),但该术式常带来医源性甲状旁腺损伤,导致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本研究探讨利用甲状旁腺多重联合保护技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根治术中预防医源性甲状旁腺损伤的临床意义,进一步优化手术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间行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的130例双侧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范围为双侧甲状腺全切+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据术中是否应用多重联合甲状旁腺保护技术,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4例)与优化组(66例)。所有纳入本次研究病例术后1个月内均未采取任何补钙治疗措施,以免影响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检测术后第1、3、7、30天血清钙水平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低钙血症、低PTH发生率,以及术后常规大体组织病理之中甲状旁腺意外检出(误切)情况。 结果:优化组患者术后第3、7、30天低钙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6.1% vs. 28.1%、9.1% vs. 37.5%、7.6% vs. 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化组患者术后第3、7、30天低PTH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4.5% vs. 26.6%、7.6% vs. 34.4%、6.1% vs. 2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病理检查中甲状旁腺意外被检出率高于优化组患者(37.5% vs. 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多重联合甲状旁腺保护技术在甲状腺癌根治性全切术中防治甲状旁腺医源性损伤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病例:患儿,女,4岁。因“发热3天,手足、口腔出疹1天”于2013年4月22日下午入院,初步诊断:手足口病(普通型);急性扁桃体炎。当日下午17:00,患儿青霉素皮试阴性,予注射用阿洛西林钠(海口奇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21201)0.5g+生理盐水50mL ivgabid,以及利巴韦林注射液0.2g+果糖注身寸液250mL ivgttq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40例、传统开胸组44例。疗效观察及评价指标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第3天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 RS ),恢复正常活动时间,肺不张发生率,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个数和住院费用。结果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第3天疼痛N RS ,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切口长度,住院费用,胸腔镜组与常规开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肺不张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无显著差异。传统开胸切口出血多,术后引流量较多,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慢,术后并发症相对增多。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住院费用偏高,但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切口美观等优点。相比较常规开胸,其优势明显,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必将成为常规开展术式。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术者必须行严格的病例筛选及具备丰富的开胸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肱骨距螺钉内侧支撑联合肩袖缝合技术的优势及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3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入路为胸大肌三角肌入路,使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在钢板孔中植入肱骨距螺钉内侧支撑联合肩袖缝合技术,3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分析33例患者骨折分型、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肩关节功能。 结果 33例采用肱骨距螺钉内侧支撑联合肩袖缝合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NeerⅡ型16例、NeerⅢ型13例、NeerⅣ型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8±12.3)岁、平均手术时间(102.6±29.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67.6±121.5)mL、平均切口长度(12.5±2.6)cm、平均住院时间(13.3±6.3)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7.9%。 结论 肱骨距螺钉内侧支撑联合肩袖缝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其优势:①能够有效复位及稳定大结节及小结节骨折块;②修复损伤肩袖、降低肩袖对肱骨头的内翻应力从而减少肱骨头螺钉切出风险;③肱骨距螺钉位于骨质密度较高区域,螺钉把持力及稳定性好,能降低肱骨头内翻及螺钉切出几率;④术后可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且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期丙硫氧嘧啶摄取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A组(n=29)和B组(n=61)。A组不进行药物治疗,B组接受丙硫氧嘧啶治疗,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及孕产妇、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结果治疗后,B组孕产妇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显著优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早产率、剖宫产率及畸形率均显著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新生儿血清TT3、TT4、FT3、FT4、TSH水平均显著优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硫氧嘧啶治疗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可有效改善母婴的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甘伟伟  刘斌  谢贵杰 《安徽医药》2014,(8):1569-1571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使用氨甲环酸对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组(30例,氨甲环酸术前1 h使用)、晚期组(30例,氨甲环酸术中使用)和对照组(30例,不使用)。统计分析患者的显性红细胞丢失量、隐性红细胞丢失量与总红细胞丢失量。结果 (1)对照组(96.3±21.7)mL的显性失血量显著多于早期组(45.9±9.7)mL、晚期组(46.2±9.5)mL,Ps〈0.01;早期组的显性失血量与晚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早期组(140.6±21.1)mL、晚期组(216.7±48.6)mL的隐性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335.1±60.3)mL,Ps〈0.01;早期组的隐性失血量明显少于晚期组(P〈0.01)。(3)早期组(236.7±42.4)mL、晚期组(344.0±51.5)mL的总红细胞丢失量显著少于对照组(492.8±65.1)mL,Ps〈0.01;早期组的总红细胞丢失量明显少于晚期组(P〈0.01)。结论氨甲环酸能够明显减少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失血量,术前1 h使用比术中使用更能明显减少隐性失血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中药湿热敷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开窗髓核摘除的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中药湿热敷进行早期干预,于1、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按时随访,术后1个月治疗组优良率为92.45%,对照组为73.58%,术后6个月治疗组优良率为92.45%,对照组为71.70%,治疗组术后1、6个月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后路髓核摘除的患者进行中药湿热敷,可明显减少术后残余痛的发生,且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