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背景与目的 乳腺肿瘤是妇女常见疾病之一,准确判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是精准治疗的前提,本文旨在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参数定量分析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行光谱CT双期增强扫描的25例乳腺肿块患者(31个病灶)资料,比较良、恶性组双期40 keV虚拟单能量图(VMI40 keV)CT值及强化增值(?CT)、碘浓度(IC)及标准化碘浓度(NIC)、光谱曲线斜率(K)、有效原子序数(Zeff)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各参数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乳腺恶性肿瘤动脉期VMI40 keV ?CT及双期VMI40 keV CT值、IC、NIC、K、Zeff均大于良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脉期各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静脉期,其中动脉期VMI40 keV ?CT的AUC最大,AUC为0.899(95% CI=0.737~0.978),阈值为35.75 HU时,其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81.8%、75.0%、100.0%。结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参数定量分析可有效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动脉期诊断效能高于静脉期,其中VMI40 keV ?CT的诊断能力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三期增强扫描对T1a期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T1a期肾透明细胞癌病人的CT平扫及三期增强图像,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范围为41~78岁。观察病灶部位、大小、形态、平扫密度、有无钙化;三期增强扫描病灶的强化时相和强化程度,及其皮质期CT值/腹主动脉CT值,以及病灶的皮质期CT值/同层肾皮质CT值;病灶有无假包膜、劈裂征、转移等征象。在同一扫描层面病灶内的同一区域分别测三期CT值,并在皮质期测腹主动脉CT值和病灶邻近正常肾皮质CT值。结果 22例中共有23个病灶,13例位于左肾,8例位于右肾,1例左右肾各1个;其中22个病灶骑跨肾皮质,1个位于肾髓质内,1个病灶内有钙化。病灶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平扫病灶平均CT值多低于邻近正常肾实质,密度为较均匀、欠均匀或不均匀。三期增强扫描多呈减退性不均匀明显强化表现,且多有假包膜。皮质期病灶/同层主动脉CT值(0.447±0.166),皮质期病灶/同层肾皮质CT值(0.805±0.232),两组比值的数值虽差异明显,却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