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了解2011年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与管理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及规范化管理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HIS系统与人工方法统计我院2011年1—12月麻醉药品处方,记录麻醉药品处方数、日剂量、日消耗量、用量、销售金额、品种数、科室分布情况。以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用药情况。结果:DDDs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为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哌替啶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DUI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为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多数麻醉药品的DUI<1.0,用法与用量基本合理。结论:用于手术镇痛、麻醉辅助用药的麻醉药品在我院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应重点管理好肿瘤科使用麻醉药品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4.
摘要:<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2018年12月3日因直肠癌肝转移术后化疗入院。患者5个月前因便血就诊,肠镜提示直肠腺癌。1月余前全麻下行直肠癌前侧切除术(Dixon术),术后病理提示:直肠隆起型中分化腺癌,术后恢复顺利。1个月前复查肝脏MRI:肝S2/S5/S8/段多发结节,最大1.9 cm×1.7 cm,于全麻下行肝脏肿瘤穿刺活检+射频消融术,术后穿刺及免疫组化结果提示:肠癌肝转移,基因检测RAS/BRAF为野生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脉络舒通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塞来昔布组、脉络舒通丸组和联合组,每组42例;单药观察组分别服用塞来昔布和脉络舒通丸,联合组同时服用2种药物,3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水平变化,采用国际DOA(临床体征)评分标准对膝关节休息痛、运动痛、压痛、关节活动度、晨僵及行走能力进行评分并记录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IL-1β、TNF-α、MMP-3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其中联合组IL-1β、TNF-α、MMP-3的水平均低于塞来昔布组和脉络舒通组,治疗后联合组各因子水平值与塞来昔布组和脉络舒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塞来昔布组和脉络舒通丸组各因子水平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塞来昔布组痊愈11例(26.2%),与脉络舒通组结果相近(28.6%)低于联合组(35.7%);同时塞来昔布组总有效率为83.3%,脉络舒通组总有效率为88.1%,而联合组总有效率达到92.9%,高于单一用药组;联合组无效率仅为7.1%,而单一用药组均高于10%,无效率高于联合组;治疗后各组临床体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联合组治疗后各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脉络舒通组和塞来昔布组,治疗后3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7,P0.05)。结论:脉络舒通丸联合塞来昔布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缓解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g E介导的青霉素过敏患者能否安全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方法结合1例美罗培南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交叉过敏反应的临床案例,检索2015年1月之前国内外研究碳青霉烯类和青霉素类药物交叉过敏反应的文献,共收集到相关文献11篇(2 308例受试者),分别从"研究药品、纳入人群特点、交叉过敏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5个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亚胺培南与青霉素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在0.8%~25%之间,美罗培南与青霉素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在0~0.9%之间;交叉过敏反应的主要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药物热、喘憋、中性粒细胞减少、面部水肿、呼吸窘迫、关节痛、急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血管内溶血等。结论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史或者皮试阳性的患者,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青霉素过敏情况(相关药品、发生时间和类型、严重程度等);确有必要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时,应谨慎使用并进行密切监护,必要时进行脱敏治疗或在床旁准备过敏抢救药品和设施。  相似文献   
7.
吸烟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可通过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紊乱等途径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并加速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的病变,而戒烟可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有效的戒烟干预包括医务人员参与糖尿病吸烟患者的戒烟教育、制定合理的戒烟目标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戒烟心理干预等。该文专门针对吸烟的糖尿病患者,探讨吸烟与糖尿病的关系及如何进行戒烟干预。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5,(20):2861-2863
目的:为临床决策用药和规避药物不良事件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食管裂孔疝合并静脉导管感染患者会诊,建议拔出久置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重新置管,将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为万古霉素0.5 g/次,ivgtt,q12h+氟康唑0.2 g,ivgtt,qd(首日0.4 g,ivgtt,qd),并继续头孢哌酮/舒巴坦2 g/次,ivgtt,q8 h联合抗感染。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拔出久置的PICC,感染得到有效治疗;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感染治愈。结论:临床药师通过药学监护静脉导管感染患者,有助于医师作出正确的用药决策和规避药物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2004~2009年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初步分析我院麻醉药品使用的合理性和临床应用发展趋势,促进我院麻醉药品的采购供应、管理和合理应用。方法:以HIS系统中我院近6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总体使用数量和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麻醉药品的使用率以口服制剂如盐酸羟考酮和硫酸吗啡缓(控释)片上升显著;盐酸哌替啶因其显著的神经毒副作用和弱的镇痛效果,使用量逐年下降;芬太尼贴剂使用方便但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结论:按照卫生部和WHO关于癌症患者麻醉镇痛药物使用的指导意见和DDDs分析初步显示,我院近几年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从药品的采购和存储方面应该重视口服缓控释制剂如吗啡和盐酸羟考酮品种,促进我院麻醉药品的规范化使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