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掌叶大黄根茎粗大,鲜药材含水量高,不宜干燥,产地加工耗时费力等问题,文章从产地初加工、炮制、加工与炮制一体化等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探讨掌叶大黄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的可行性。经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结果显示,掌叶大黄一体化工艺顺应中药行业发展趋势,在省略了传统饮片生产工艺的浸润、"二次加工"工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保证了饮片的质量与疗效,其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鉴于整体观念、治未病与复方用药似乎并非是中医药学所独有,辨证施治也因为其作用非特异性而不被很多人所重视。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理念,在对中西医药学整体观念、治未病与复方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他们却确有不同,是由于二者的不同认识方法所决定与形成的。辨证施治——状态分析与处理是一种"多因素非线性分析与处理"的认识方法,不同于西医药学的"单因素线性分析与处理",是中医药学的最大特色与优势。转变科学观念,充分认识辨证施治在认识方法上的科学性与重要性,正确处理中西医药学关系,以促进中西医药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与结合。  相似文献   
3.
中药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是当前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大黄作为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主要来源于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目前,3种大黄均已实现规模化栽培,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兽药等领域,年需求量达5 500余吨(1吨=1 000 kg)。然而,在生产及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非药用部位和药渣等废弃物,因无有效利用途径而废弃,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大黄非药用部位有类似于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还富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和常规营养成分,且使用历史悠久,某些资源性成分含量较根及根茎高,尤其是大黄茎叶安全性高、药食用价值潜力巨大;大黄药渣蒽醌类成分含量较高,具良好的抗菌活性。可见,大黄产业化过程废弃物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鉴于此,笔者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产地应用调研的基础上,对大黄药用部位和非药用部位的利用状况进行总结,对其产业化过程废弃物的产生及其资源性物质和利用途径进行综述,并提出大黄废弃物多层次和多途径的资源化利用策略,以期为大黄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促进大黄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4.
甘西鼠尾草 Salvia przewalskii Maxim.又名甘肃丹参 (甘肃 )、丹参 (云南 )、高原丹参 (青海 )、红秦艽 (四川 ) ,隶属于唇形科(L abiatae)。因其与常用中药丹参的化学成分类同 ,近年来受到了广大药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在甘肃、北京等地 ,甘西鼠尾草及其褐毛变种已作为丹参的代用品使用多年 ,川产甘西鼠尾草 (藏药红秦艽 )在四川作为秦艽的代用品[1 ,2 ] 。同属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作为活血化瘀药在临床上广为使用。近年来 ,对丹参的开发利用日趋上升 ,因而丹参将面临供不应求的趋势。根据植物亲缘学的研究 ,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N,N-二氮杂奈二氧化物(M1、M2)对重离子的增敏作用。结果表明:M1、M2对重离子具有较好的放射增敏作用,且毒性较低,有希望成为重离子增敏药物。  相似文献   
6.
阿司匹林丁香酚酯的高效解热作用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解热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c给予Wistar大鼠15%酵母混悬液10 ml.kg-1制备发热模型。体温升高>0.8℃的大鼠按分组分别ig给予阿司匹林0.27g.kg-1、丁香酚0.24 g.kg-1、AEE 0.32,0.48,0.65 g.kg-1观察给药后2 h4,h和6 h后大鼠体温,6 h后采血取脑,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致热大鼠腹中隔区及血浆中精氨加压素(AVP)的含量和下丘脑中及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结果与发热模型组2 h和6 h自然降温相比较,ig给予AEE 0.32,0.48和0.65 g.kg-1、阿司匹林0.27 g.kg-1、丁香酚0.24 g.kg-1后2 h,大鼠体温分别降温-1.2±0.28,-1.14±0.35,-2.09±0.45,-2.19±0.32(,-0.94±0.42)℃;6 h后分别降温-1.32±0.34,-1.45±0.41,-2.49±0.49,-1.78±0.51(,-1.21±0.29)℃,差异显著(P<0.05)。比较同组药后6 h与2 h的降温作用发现,阿司匹林解热药效作用下降较快,差异显著(P<0.05);丁香酚药效作用时间较为持久,但无增加或下降差异;AEE0.65 g.kg-1药效快速持久,降温作用增加,差异显著(P<0.05)。药后6 h,AEE0.65g.kg-1解热降温作用明显强于阿司匹林和丁香酚,差异极显著(P<0.01)。发热模型组中下丘脑及血浆中cAMP的含量与腹中隔区、血浆中AV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高。与发热模型组相比,AEE 0.32,0.48和0.65g.kg-1组、阿司匹林0.27 g.kg-1组、丁香酚0.24 g.kg-1组中腹中隔区中AVP含量明显下降,而血浆中AVP含量明显升高,下丘脑中cAMP的含量明显降低,血浆中cAMP的含量变化不明。结论 AEE的解热作用药效快速持久,明显优于阿司匹林与丁香酚,其解热机制可能通过改变下丘脑中cAMP的含量和腹中隔区、血浆中AVP含量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丁香酚酯(AEE)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阿司匹林0.2g.kg-1组、丁香酚0.18 g.kg-1组、AEE 0.18和0.36 g.kg-1组小鼠按体重ig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3 d。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模型及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AEE的抗炎作用,并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足爪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丙二醛(M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模型组肿胀度为(7.0±1.2)mg,阿司匹林、丁香酚、AEE 0.18和0.36 g.kg-1明显抑制耳肿胀度,肿胀度分别为3.9±1.2,4.7±1.9,3.9±1.9和(3.8±1.1)mg(P<0.05,P<0.01)。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伊文思蓝的渗出(A590 nm)为0.56±0.11,阿司匹林、丁香酚、AEE 0.18和0.36 g.kg-1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均降低,伊文思蓝的渗出(A590 nm)分别为0.29±0.15,0.34±0.12和0.35±0.18(P<0.05,P<0.01)。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肉芽肿增生(12.5±2.4)mg,阿司匹林、丁香酚、AEE 0.18和0.36 g.kg-1组明显降低,分别为7.0±2.1,9.0±1.7,9.9±1.4和(8.8±1.8)mg(P<0.01);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实验结果表明,AEE 0.18 g.kg-1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炎小鼠足跖肿胀(P<0.05),降低致炎足组织中PGE2,5-HT和血清NO含量,作用与阿司匹林和丁香酚较强或相当。结论 AEE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与阿司匹林和丁香酚作用相当;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纯化、复性志贺菌MarA蛋白并分析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将构建好的BL21大肠埃希菌工程菌经异丙基-β-D-硫代-乳糖苷(IPTG)诱导,His-tag形式表达MarA融合蛋白(约21ku),采用超声波破碎细菌,提取包涵体用高浓度尿素裂解,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纯化后的蛋白质在小分子保护剂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存在下对融合蛋白进行复性.用凝胶薄层扫描法测纯度.结果 从融合蛋白包涵体中获得纯度达90%以上的目的 蛋白,免疫蛋白印迹试验结果显示,复性后的MarA融合蛋白能与抗福氏志贺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 成功建立有效纯化融合蛋白包涵体His-MarA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5,(8)
目的研究中国楤木(Aralia chinensis)水煎剂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Sprague-Dawle(SD)大鼠注射四氧嘧啶(alloxan,ALX)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模型组、二甲双胍阳性药物组、中国楤木水煎剂高、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观察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葡萄糖耐受量、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肝脏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胸腺和脾脏系数的变化。结果中国楤木水煎剂能够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FBG、Hb Alc,TC和TG水平,升高INS和HDL水平,但对LDL无明显变化。还可提高肝SOD活力,降低MDA水平,提升脾脏、胸腺系数。结论中国楤木水煎剂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蓼属植物主要含挥发油、黄酮与黄酮苷、萜类、蒽醌、甾类及苷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杀虫、抗菌、抗种瘤及抗氧化等多种药理学活性,研究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