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5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风类药能行能散,路志正教授善于运用风类药调理脾胃,并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取得了满意效果.本文通过祛风升清、升阳止泻、发散火郁、熄风通络、祛湿降浊等五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体现了路老用药轻灵活泼、圆机活法的辨证特点.  相似文献   
2.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属于中医学“心悸”范畴,该病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存在猝死的危险。刘如秀教授根据临床30余年的临证经验,认为此病以心阳不足为病之本,肾阴亏虚为病之根,血瘀痰浊为病之标。临证治以温阳益气补肾为法,兼以祛瘀化痰,疗效满意。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3.
缩窄性心包炎多由渗出性心包炎演变而来.渗出性心包炎多有发热、食欲不振、无力等全身症状,但多数病例因急性阶段隐匿未被发觉,形成时间可数月至数年,就诊时已成缩窄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伴病侧胸痛、气急等.属中医"胸痛"、"胸痹"、"悬饮"等范畴.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内科徐承秋主任医师从医近六十载,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类疾病疗效显著.本文是徐老运用中医药治疗年过八旬的缩窄性心包炎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的案例,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与血压晨峰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124例,按血压晨峰程度是否超过23.6 mmHg分晨峰组与非晨峰组,所有病例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HRV时域参数大小.结果 (1)与非晨峰组比较,晨峰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显著降低(P<0.01);(2)按HRV时域参数SDNN≤50 ms程度统计,晨峰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P<0.05);(3)按HRV时域参数100 ms>SDNN>50 ms晨峰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晨峰组(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晨峰程度越大,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降低越明显,提示自主神经损害严重.  相似文献   
5.
窦房结细胞钾离子通道结构及电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窦房结是心脏活动的正常起搏点,在心脏传导系统中自律性最高,窦房结细胞自发性动作电位是其自律性产生的基础。钾离子通道种类多,结构复杂,相应钾电流对窦房结细胞自律性的维持发挥重要作用,现就近年国内外对窦房结细胞钾离子通道及电生理特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窦房结细胞的电生理特性自上世纪80年代心肌细胞电生理领域的兴起,有关窦房结(SAN)自律性离子基础的争议就开始存在,周期性的被各种新的理论所完善或替代[1,2]。SAN主要生理功能是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房颤(AF)模型发生维持机制的关键病理环节建立稳定AF模型。 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将体质量均衡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及模型3组,每组10只(n=10)共4组,分别以不同浓度和天数尾静脉给予乙酰胆碱-氯化钙(ACh-CaCl2)溶液,进行造模条件优选。以Langendorff恒温恒流灌流系统,描记离体心电图,同时以S1S2程控刺激检测各组大鼠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F模型大鼠心房肌Cav1.2蛋白表达程度。 结果 大鼠AF造模不同条件成功率分别为:模型1组为100%,模型2组70%,模型3组0;大鼠不同造模条件35 d后,AF维持时间比较:模型1组与模型2组,模型1组与模型3组,模型1组与对照组,模型2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大鼠造模后,各组AERP相比较,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模型1组(P<0.05);使用Western blot 检测,模型组大鼠及对照组大鼠心房肌Cav1.2表达量有变化。 结论 运用ACh(99 μg/mL),CaCl2(10 mg/mL)这一给药浓度,持续尾静脉给药35 d,造模成功率较高,可诱发大鼠稳定AF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强胰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强胰降糖胶囊,对照组给予金芪降糖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总疗效、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强胰降糖胶囊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糖脂代谢紊乱,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参松养心胶囊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症状及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参松养心胶囊对阵发性房颤患者症状、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Pd)、QT间期(QTc)、T波(Tc)、ST段(STc)的影响。方法选择阵发性房颤患者32例,口服参松养心胶囊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及体表心电图Pd、QTc、Tc、ST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症状评分(5.8±2.4)与治疗前(9.1±3.1)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Pd(34±15)ms与治疗前(40±10)ms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后QTc(419±32)ms与治疗前(431±35)ms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STc、Tc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同时缩短了Pd、QTc,减轻房室肌复极离散。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法研究251例稳定型心绞痛的25个常见症状的分类和证候要素组合规律。 方法:收集25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记录中医四诊信息,运用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方法进行证候分类和证候要素组合规律研究。 结果:运用聚类分析法把25个常见症状聚成4类,专家辨证第1类为心气亏虚证,第2类为脾气虚弱证,第3类为气阴两虚证,第4类为痰瘀互阻证,其中心气亏虚证和痰瘀互阻证关系最为密切。应用对应分析法发现气虚和血瘀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痰浊和热蕴以及气虚和阴虚。 结论:气虚血瘀是稳定型心绞痛的核心病机,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见证候要素组合为气虚+血瘀、气虚+阴虚、血瘀+痰浊、心气虚+痰浊+血瘀。同时还提示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是进行证候要素组合规律研究较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和中医证候特点。方法: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调查1069例冠心病患者,按发病年龄分青年组(82例,年龄≤45岁)和中老年组(987例,年龄〉45岁),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病变和中医证候特点。结果:青年组男性比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吸烟人数、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例和冠心病家族史显著高于中老年组(P〈0.05)。中老年组伴发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例高于青年组(P〈0.05)。中老年组冠脉造影检查,左主干、回旋支和多支病变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青年组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中老年组(P〈0.05)。青年冠心病组中气滞、痰浊的比例显著高于中老年组(P〈0.05),而中老年组的寒凝、阳虚、阴虚和肾虚的比例显著高于青年组(P〈0.05)。结论:青年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和冠脉病变有自身的特点而区别于老年冠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