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22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0篇
  2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乳腺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与p53、bcl-2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通过观察乳腺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调控基因p53、bcl-2的表达,探讨细胞凋亡与凋亡调控基因在乳腺组织恶性转化进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DNA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观察31例乳腺癌,20例乳腺不典型增生和2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中细胞凋亡和p53、bcl-2蛋白的表达,以8例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乳腺不典型增生和单纯性增生中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p〉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探讨虫草素对胆囊癌细胞SNU-308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MTT法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虫草素对胆囊癌SNU-308细胞活力和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以及Akt、ERK1/2和Ezrin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内LC3的表达水平;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虫草素对胆囊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Akt抑制剂和ERK1/2抑制剂及Ezrin基因沉默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虫草素可显著抑制胆囊癌细胞的活力和集落形成能力(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虫草素可诱导胆囊癌细胞凋亡(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虫草素处理后Bcl-2表达降低,Bax、细胞色素C(Cyto C)、Fas、Fas L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自噬标识蛋白LC3-II/I比例和beclin 1表达上调(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虫草素处理后SNU-308细胞胞浆中LC3荧光颗粒的数量明显增多。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虫草素可抑制细胞迁移(P0.05)。虫草素明显抑制Akt、ERK1/2和Ezrin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0.05)。Ezrin基因沉默及Akti-1/2和GDC-0994均可抑制胆囊癌细胞的迁移作用(P0.05)。结论:虫草素通过诱导凋亡和自噬抑制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调控ERK1/2,Ezrin和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DG)区的多巴胺(DA)水平在大鼠主动回避条件反射建立及消退过程中的变化,探讨D1受体在大鼠主动回避学习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非训练组、训练组、对照组和SCH组,每组6只。训练组大鼠每天进行穿梭箱训练,非训练组大鼠只放进穿梭箱而不进行训练,测定2组大鼠DG区细胞外液中DA水平。对照组和SCH组大鼠每天进行穿梭箱训练前向DG区注射生理盐水或SCH-23390,训练后测定2组大鼠DG区细胞外液中谷氨酸(Glu)水平和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幅值。利用穿梭箱的行为学分析系统记录各组大鼠主动回避反应率,采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DG区DA和Glu水平,采用电生理学记录法观察各组大鼠DG区fEPSP幅值。结果:训练组大鼠DG区DA水平在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中逐渐升高,且在消退过程中逐渐降低;与第1天比较,第5天大鼠DG区DA水平明显升高(P<0.05),非训练组大鼠DG区各个时间点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训练第5天达到主动回避条件反射建立标准(主动回避反应率>65%),第7天达到消退标准(主动回避反应率<35%)。与第1天比较,第5天大鼠DG区Glu水平和fEPSP幅值均明显升高(P<0.05);SCH组大鼠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均未达到条件反射建立标准,且DG区Glu水平和fEPSP幅值在训练过程中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训练第5天时SCH组大鼠DG区Glu水平和fEPSP幅值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鼠海马DG区DA可通过激活D1受体促进主动回避学习,其作用可能与增加DG局部Glu水平和突触传递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95.
目的:调查2016年吉林省延吉市城区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相关的生活方式,阐明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吉林省延吉市城区6~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42 132人进行身高和体质量测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采用问卷调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参加体检调查对象中抽取10~14岁儿童和青少年1 523人,调查饮食习惯。采用中国肥胖工作组制定的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筛选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结果:2016年吉林省延吉市城区6~17岁儿童和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6.7%和18.4%,超重+肥胖检出率为35.0%。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18.6%,22.0%)均高于女生(14.7%,14.4%)(P<0.01)。7~13岁男生各年龄组超重检出率均高于同年龄的女生(P<0.05或P<0.01),男生各年龄组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同年龄的女生(P<0.01)。男生超重检出率在12岁达到高峰,在6~10岁肥胖检出率(23.8%~25.6%)均较高,11~17岁肥胖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每周吃烧烤食物≥ 3次(男生OR=1.767,P=0.010,95% CI:1.148~2.719;女生OR=2.205,P=0.002,95% CI:1.327~3.664)和节食减肥(男生OR=2.113,P<0.001,95% CI:1.456~3.065;女生OR=2.128,P<0.001,95% CI:1.430~3.167)增加儿童和青少年超重/肥胖风险,每周吃甜点心≥ 3次(男生OR=0.359,P<0.001,95% CI:0.226~0.573;女生OR=0.324,P<0.001,95% CI:0.186~0.565)和按时吃三餐(男生OR=0.683,P=0.028,95% CI=0.486~0.960;女生OR=0.624,P=0.016,95% CI=0.424~0.916)可降低超重/肥胖风险。自我评价体型在超重肥胖和每天按时吃三餐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结论:吉林省延吉市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日常饮食习惯和节食减肥是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慢性束缚应激(CRS)对老龄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及海马齿状回(DG)区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初步阐明CRS影响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部分神经化学机制。方法:16只18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RS组(每组8只),CRS组大鼠每天给予2 h的CRS,连续30d。利用Morris水迷宫(MWM)实验检测CRS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在MWM实验过程中大鼠海马DG区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皮质酮(CORT)和肾上腺素(EPI)水平。结果:MWM实验,与对照组比较,CRS组第2~4天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且第5天在目标象限游泳的时间明显减少(P<0.05)。与训练前比较,对照组大鼠海马DG区Asp水平在MWM实验第2天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CRS组大鼠DG区Asp水平在MWM实验第3天明显下降(P<0.05);与训练前比较,在MWM实验过程中2组大鼠海马DG区Glu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RS组大鼠血清中CORT和EPI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CRS降低老年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这可能与大鼠海马DG区Asp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乙醇提取物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Thl/Th2类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即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桦褐孔菌乙醇提取物低、高剂量干预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蛋白质印迹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L-5,IL-13,IFN-γ含量以及肺组织中磷酸化p38MAPK的变化,并观察BALF中炎症细胞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哮喘模型组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IL-4,IL5,IL-13水平和IFN-γ水平降低;肺组织中磷酸化p38 MAPK表达水平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桦褐孔菌乙醇提取物低、高剂量干预组小鼠BALf中炎症细胞计数,Il-4,Il-5,IL-13水平和肺组织中磷酸化p38MAPK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IFN-γ水平明显上升,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桦褐孔菌乙醇提取物处理能明显减轻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桦褐孔菌低、高剂量干预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p38 MAPK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桦褐孔菌对哮喘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磷酸化、调节IL-4/IFN-γ平衡失调、减轻炎症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98.
背景:脱细胞的异种小血管支架已被初步去除引起排斥反应的异种抗原。 目的:将脱细胞的Wistar大鼠尾动脉支架移植于日本大耳白兔耳血管间,观察移植后血流和管壁变化。 方法:15只Wistar大鼠每只取2条长2.50 cm的尾动脉干共30条作为异种小血管,15条直接作为供体尾动脉干,另15条经1%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脱细胞处理作供体组织工程小血管支架。受体为15只日本大耳白兔左右耳背面中央动脉。在外科显微镜下,兔中央动脉近侧断端采用全层套叠吻合法套入供体血管近侧腔内,远侧断端按常规端端吻合。采用勒通试验法和常规血管管腔血液、管壁染色法,连续观察血管内血流状况。 结果与结论:血管移植后的即刻通畅率达100%。异种小血管支架血液通畅最长时间为46 h 47 min,长于异种小血管移植(14 h),两组远侧的端端吻合区首先出现血流不畅;套叠区小血管支架与中央动脉外膜间由蒂状结缔组织相连。第10天,小血管支架可见内膜纤维组织仍然呈梳头状整齐排列,未见细胞附着;在术后第100天,仍保留着血管支架的完整性。结果提示,脱细胞异种小血管支架可作为血管移植物吻合于动物宿主内,异种小血管支架移植的套叠式吻合法优于经典的端端吻合法。  相似文献   
99.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Radix Rhapontici water extract (RRWE) on the damag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duced by tert-butyl hydroperoxide (TBHP) in vitro. METHODS The cellular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treating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with TBHP, and randomly assigned to 4 groups:the control, TBHP, low and high-dose RRWE groups. Cell viability was tested by MTT assay, the levels of reduced glutathione (GSH), malondialdehyde (MDA),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were measured by colorimetric method, th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apoptosis, and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s were observed by fluorescent staining, and the protein expressions of NF-??B, JNK, Bax, Bcl-2 and caspase-3 were determined with Western blotting method. RESULTS Pretreatment with RRW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cell viabilities, reduced ROS levels, decreased MDA formation, increased the GSH contents and SOD activities, elevated the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s, down-regulated the p-JNK and p-NF-??B levels, reduced Bax/Bcl-2 ratios, suppressed caspase-3 activation, and inhibited cell apoptosi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CONCLUSION RRWE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the damage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duced by TBHP in vitro, and suppresses the cell apoptosis maybe through inhibiting JNK and NF-??B activation.  相似文献   
100.

Purpose  

To assess corneal edema after torsional phacoemulsification using 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S-OCT) and Scheimpflug photography (Pentac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