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7篇
  免费   1362篇
  国内免费   798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101篇
妇产科学   75篇
基础医学   909篇
口腔科学   305篇
临床医学   1613篇
内科学   1383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332篇
特种医学   2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963篇
综合类   3465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1028篇
眼科学   224篇
药学   890篇
  29篇
中国医学   994篇
肿瘤学   80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526篇
  2021年   595篇
  2020年   590篇
  2019年   388篇
  2018年   358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493篇
  2015年   797篇
  2014年   1475篇
  2013年   1242篇
  2012年   1695篇
  2011年   1695篇
  2010年   815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新开发的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成为转复此类心律失常和维持窭性心律的首选,就此类药物的代表药物、作用机制、临床试验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犬肝、肾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15只雄性Beagle犬,采用失血性休克+复苏灌注+内毒素血症复制MODS模型,随机分为CVVHDF组(n=8)和MODS组(n=7),CVVHDF组在内毒素注射完毕后给予CVVHDF治疗12h,MODS组不给CVVHDF治疗。测定各器官功能相关指标,同时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两组肝、肾组织中IL-6、IL-10mRNA表达水平。结果:CVVHDF组治疗后肝、肾功能有关指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MODS组相比,在内毒素注射后3h及以后各时间点,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显著降低(P〈0.05);器官衰竭发生率较MODS组明显降低(37.5%vs85.7%,P〈0.05);MODS组肝、肾组织IL-6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VVHDF组(P〈0.01),而CVVHDF组肝、肾组织IL-10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MODS组(P〈0.01)。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能明显改善肾功能,CVVHDF早期应用可以降低MODS肝、肾组织IL-6/IL-10mRNA比值,有助于重建机体免疫系统内稳状态。  相似文献   
33.
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MRI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999年10月-2007年10月,对20例Denis 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采用显示骶神经全长的骶骨斜冠状位MRI扫描,观察神经走行及毗邻关系.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30~5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 d~23个月.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重物砸伤8例,挤压伤2例.合并耻骨骨折8例,尿道断裂4例.行常规骨盆X线片、CT、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X线片示骶骨外侧骨折块向后上方移位,骶孔线模糊、扭曲变形、左右不对称;CT示骶管于不同断面水平存在左右不对称及骨折侧结构紊乱、骶骨外侧骨折块向后上方移位,同时存在压缩且向骶骨中央突入.根据临床表现、美国国立脊髓损伤学会和国际截瘫学会1990年推荐的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与MRI正常侧对比及Gierada等的研究结果进行临床及MRI诊断,并进行手术验证.结果 临床诊断S1神经根损伤17例,S:神经根损伤14例,S,神经根损伤7例,S4神经根损伤6例;MRI诊断s1神经根损伤17例,S2神经根损伤14例,S3神经根损伤3例,S4神经根损伤2例;手术证实S1神经根损伤17例,S2神经根损伤14例,S3神经根损伤7例,S4神经根损伤1例.骶骨斜冠状位MRI扫描示骶神经全长及周围毗邻关系,骶神经损伤时发现有骨块压迫、神经根走行改变5例,损伤处神经根周围脂肪消失19例,骶管狭窄17例,骶神经出现异常增粗11例.结论 骶骨斜冠状位MRI扫描对于骶神经损伤定位及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阴囊血池显像(RSI)技术诊断精索静脉曲张(VC)的价值。方法:本组126例有男性不育1年以上病史、精液分析异常的患者分别接受临床体格检查(PE);RSI技术检查,计算两侧阴囊血池指数值(SBPI),并观察是否有精索静脉血液返流;以及彩色双功能多普勒显像(CDFI)检查,对VC进行分型、定度。将PE,RSI结果分别与CDFI结果对比。结果:PE、RSI诊断VC的灵敏度分别为:71.7%、96.5%,特异度分别为:69.1%、97.1%。RSI诊断VC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PE。结论:RSI技术是诊断临床型、亚临床型VC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无创诊断方法,也是一种非侵袭性,更加客观、准确地诊断VC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5.
GSS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总结GSS(general spine system,GSS)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时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原因,以期找到更好的预防措施,减少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本科接受胸腰椎骨折GSS系统内固定手术的83例患者治疗情况,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结果]并发症发生15例,发生率18.1%,其中定位错误3例,GSS螺钉进入椎间隙2例,椎体高度撑开不足4例,脑脊液漏1例,钉道松动2例,断钉2例,术后感染1例。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主要为:(1)术前准备不充足;(2)患椎解剖结构变化;(3)GSS系统的设计缺陷;(4)技术因素。[结论]术前根据患椎的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手术方案,术前准备工作充分,以及精确的手术操作,合理的术后康复过程,是降低GSS系统内固定失败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6.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86例ICVD患者与194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和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两组间的颈动脉硬化程度及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ICVD组年龄[(69±7)岁]和患有高血压(66.1%)、糖尿病(53.4%)、代谢综合征患者(44.6%)的比率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61±5)岁、48.8%、15.2%、12.9%](均P<0.001)。ICVD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计分≥2分(斑块发生率)、≥3分(血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69.3%、2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5%和5.1%(均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ICVD的危险因素之一;各种危险因素的聚集对ICVD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弱精子症病人精子mtDNA~(4977bp)缺失的相关性。方法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60例标本分两组,维、汉各30例,其中精子活力正常标本(对照组)和弱精子症患者(观察组)各15例进行了精子线粒体DNA(mtDNA)缺失的研究。结果发现15例做内对照的维族精子活力正常人中仅有3例(20%)有mtDNA~(4977bp)缺失;而15例维吾尔族弱精子症患者中有10例(67%) mtDNA~(4977bp)缺失;两组4977bp缺失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5例做内对照的汉族精子活力正常标本中无mtDNA~(4977bp)缺失;15例汉族弱精子症患者中有12例(80%)mtDNA~(4977bp)缺失。两组4977bp缺失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发现维吾尔族男性不育症与汉族男性不育症mtDNA~(4977bp)缺失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维吾尔族和汉族mtDNA~(4977bp)缺失在弱精子症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临床医学(乡村医师)专业学生的培养,是推进新疆基层卫生健康建设的重要举措,该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教育管理模式密切相关。本文针对乡村医师学生管理和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探索改进方法,旨在从管理的角度构建临床医学(乡村医师)专业双循环管理体系(大循环管理体系和小循环管理体系)。以大循环管理体系为主体,以小循环管理体系为院校管理重点,双循环管理体系相互促进,试图构建院校教育、毕业教育与继续医学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管理培养体系。以该体系为支撑,借助同一辅导员循环管理不同年级、不同时期学生的优势,增加辅导员与各年级班主任、各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使辅导员、班主任和各年级学生更直观、深入了解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实习就业等情况,为提高临床医学(乡村医师)专业学生管理教育水平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9.
脂肪组织除了通过其力学特征或机械功能对周边组织器官产生影响以外,还可以凭借非物理性的内分泌功能通过脂肪因子输出信号方式有效地建立起与呼吸系统等远程器官的互作信息网络,进而参与多种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作为内分泌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之一,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受到生命科学领域的关注。近年来,多项流行病调查研究揭示了肥胖是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损害重要的危险因素。基于此,本文将分别梳理脂联素、瘦素、内脂素等脂肪因子在COPD中的作用机制,从脂肪组织内分泌功能角度为COPD的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0.
何丹  马建华  马娟  杜磊  张艳  郝晨光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0):2513-2517
背景 调节性B淋巴细胞(Breg)是一类具有负向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表达异常,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系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关于Breg在NMOSD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的研究较少。目的 研究Breg在NMOSD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NMOSD患者55例作为NMOSD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正常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19+CD24hiCD38hi Breg、CD19+CD24hiCD27+Breg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白介素10(IL-10)、白介素35(IL-35)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结果 NMOSD组患者CD19+CD24hiCD38hi Breg、CD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