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报告了37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对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误诊、漏诊情况进行了探讨,着重强调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本病的诊断意义,应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2.
在4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尺侧下副动脉、尺侧返动脉的起始、走行、分布和吻合特点。通过解剖学研究,设计并应用带血供的臂下内侧骨皮瓣转位术8例。6例骨皮瓣全部成活,2例骨皮瓣的皮瓣边缘少许坏死感染,经短期换药愈合。随访1~1.5年,供受区外形及功能均恢复良好。以上述血管为蒂设计的臂下内侧骨皮瓣,血管解剖恒定,吻合丰富,适用于肘关节周围骨皮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53.
腺病毒介导GDNF的过表达对药物耳毒性损害后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腺病毒编码GDNF(glia1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是否能挽救损伤后耳蜗毛细胞的缺失,寻求一种治疗药物性耳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 15只杂色豚鼠,研究组A注入带有GDNF基因的腺病毒(Ad—GDNF)而研究组B注入带有GFP基因的腺病毒(Ad—GFP)。空白对照组C经圆窗注入人工外淋巴液(AP),11d后15只杂色豚鼠双侧耳蜗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然后处死取材,耳蜗标本经硝酸银染色后铺片。结果 研究组听阈值与庆大霉素组和空载体组差异有显著性,结果表明Ad—GDNF可能保护庆大霉素损伤后内耳结构和功能。结论 这些数据提示腺病毒介导GDNF可以用于保护受氨基苷类药物毒害的感觉毛细胞和耳蜗听功能。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高眼压下大鼠视网膜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规律及其高眼压下视网膜电子显微镜下结构变化。方法 本实验分为2部分,第1部分将大鼠右眼制成高眼压模型,维持1h 110mmHg(1mmHg=0.133kPa)高眼压,按观察时间分为4组,每组6只大鼠,分别在4、18、24、48h后摘除眼球,同时每组均有4只大鼠作为对照只灌注,不加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高眼压下大鼠视网膜HSP70的表达规律,第2部分分为免疫组和电镜组,其中免疫组中按高眼压维持时间不同,将动物分为3组,每组6只大鼠,高眼压维持时间分别为:0.5、1.5、2.5h,高眼压去除后,使其生存18h后,摘除眼球,每组也有4只大鼠只灌注不加压。电镜组中动物分组、高压眼作用时间、动物生存时间、对照组设计均与免疫组相一致,其中动物分组均随机分组。结果 高眼压后18h视网膜各层HSP70的表达有显著增高(P<0.01),到24h均有下降,但仍接近18h(细胞内层节段除外)。在本实验的高眼压范围内,电子显微结构变化提示;视网膜视细胞层对高眼压有较强的耐受性,HSP70在此范围高眼压下,视网膜各层内的表达随高眼压作用时间的延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眼压下大鼠视网膜各层HSP70的表达显著增高与视细胞的显微结构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放疗科3台加速器束流匹配后互换执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18例头颈部、胸腹部和盆腔部患者,采用Synergy1、Synergy2和VersaHD 3台加速器模型分别制作VMAT放疗计划PlanSynergy1,PlanSynergy1和PlanVersaHD。同一VMAT计划(6 MV X射线)分别在3台加速器执行,采用电离室和Delta4分别测量绝对点剂量误差和相对三维剂量γ通过率(3 mm/3%)。互换执行VMAT计划后,点剂量和相对剂量的测量结果与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的结果比较,评估3台加速器束流匹配后VMAT计划互换执行的可行性。结果:PlanSynergy1计划分别在Synergy1、Synergy2、VersaHD执行时,测得的点剂量与TPS计算的偏差分别为-0.27%±0.87%、-0.88%±1.74%和0.37%±2.18%,测量的相对剂量与TPS计算相比,γ通过率分别为99.84%±0.31%、98.89%±1.32%和99.16%±1.12%;PlanSynergy2计划分别在Synergy1、Synergy2、VersaHD执行时测得的点剂量与TPS计算的偏差分别为0.24%±1.98%、0.15%±1.97%和-0.09%±0.66%,测量的相对剂量与TPS计算相比,γ通过率分别为98.75%±1.38%、99.77%±0.42%和99.41%±1.66%;PlanVersaHD计划分别在Synergy1、Synergy2、VersaHD执行时测得的点剂量与TPS计算的偏差分别为-0.57%±1.07%、-0.42%±2.10%和-1.55%±1.62%,测量的相对剂量与TPS计算相比,γ通过率分别为97.79%±1.61%、98.75%±1.37%和99.78%±0.60%。在3台加速器互换执行VMAT计划中,点剂量偏差均在3%以内,相对剂量偏差的γ通过率均在95%以上,均满足临床要求。结论:3台医科达加速器束流(6 MV X射线)匹配后可互换执行VMAT计划。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并制定参七复脉片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法定性鉴别处方中的麦冬和太白三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方中凤尾三七的主要成分红景天苷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红景天苷在0.518~3.62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 8,加样回收率为97.67%(RSD为0.87%)。结论所建立之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参七复脉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7.
刘薇  郑强菘  郭万刚 《西部医学》2012,24(3):453-45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对转录因子Fox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9C2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干预;心肌肥大组:给予AngⅡ(10-7 mol/L)刺激细胞;阿托伐他汀组:预先给予atorvastatin(10-5 mol/L),30min后AngⅡ(10-7 mol/L)刺激细胞。western-blotand real time PCR检测H9C2细胞FoxO1蛋白及mRNA含量,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ide,BNP)作为判断心肌肥大的指标。结果 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后FoxO1表达较正常心肌细胞明显降低(P<0.05),而给予阿托伐他汀干预的肥大心肌细胞其FoxO1表达较肥大心肌明显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上调FoxO1表达,从而抑制心肌肥大。  相似文献   
58.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 2 COMPACT对518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2.2%,革兰阳性球菌占16.6%,真菌占11.2%;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较为敏感,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氯霉素较为敏感。结论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菌种对同一抗菌药物敏感差异较大,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价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医院2007~2009年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列前位的主要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DDDs排序列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中,β-内酰胺类占一半以上,排名首位的均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结论医院抗菌药物的选择起点偏高,需进一步加强其合理使用监管。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了解西安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及耐药产生的影响因素,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7-2018年西安市14个区(县)结核病门诊和西安市胸科医院所有初治及复治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试验。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对初治组和复治组的耐药率进行比较,用非条件Logistic模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西安市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为39.0%,初治组耐药率为34.9%,复治组耐药率为73.8%;耐多药率为24.4%,初治组耐多药率为19.3%,复治组耐多药率为68.6%;耐药率与耐多药率均为复治组明显高于初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耐药率:χ2=98.145,P<0.001;耐多药率:χ2=202.891,P<0.001)。结论 西安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水平较高,特别是耐多药患者的增多,耐药形势依然严峻,有必要加强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监测,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耐药菌的传播;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年龄、性别、民族、职业及治疗史都是影响西安市结核患者耐药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