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57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29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目的了解江苏省疟区中华按蚊种群数量、密度的发展变化趋势和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方法在疟疾流行季节,采用人饵诱捕法、猪舍捕蚊法和WHO推荐的接触筒强迫接触法,观察接触10、15、20、30、40、50、60min时蚊虫对杀虫剂的击倒率和24h时死亡率。结果 2008年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半通宵帐内人饵共捕获按蚊322只,经鉴定均为中华按蚊,平均叮人率为1.61只/(人.h);猪舍内共捕获按蚊886只,经鉴定均为中华按蚊,平均密度为147.66只/人工小时;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已达到抗性(R)水平;对氟氯氰菊酯为初步抗性(M)水平。2009年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半通宵帐内人饵共捕获按蚊349只,经鉴定均为中华按蚊,平均叮人率为1.25只/(人.h);猪舍内共捕获按蚊652只,经鉴定也均为中华按蚊,平均密度为108.67只/人工小时。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抗性为R级水平;对马拉硫磷抗性也为R级水平。结论江苏省部分疟区中华按蚊已对溴氰菊酯产生抗性,对氟氯氰菊酯已产生初步抗性。今后,在采用杀虫剂浸泡蚊帐或室内滞留喷洒等方法对暴发点或疫情不稳定地区进行处理时,应选择适合的杀虫剂,以达到防制效果;同时为控制疟疾发病,应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防蚊意识,减少人蚊接触机会。  相似文献   
52.
张熙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3):613-614
对管理者来说,能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处理危机,就能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赢得信誉与效益。本文阐述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危机发生的原因,并成功应用HACCP原理对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的危机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3.
代传焕  王正兴  吴峥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478-2479,2481
目的分析惠山区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该区相关部门有效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惠山区2007—2011年食物中毒发生的起数、致病因素及责任单位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肛拭样本阳性检出率在所有样本中最高(37.58%),食物中毒高发期为7—9月,以细菌性中毒为主(72.72%)、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致病菌(45.44%),场所主要集中在饮食服务单位及集体食堂,分别占50.00%和31.82%。熟食类(31.82%)和水产品(36.36%)为主要中毒食物,交叉污染(68.2%)和加工不当(27.3%)是主要中毒原因。结论高发期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和监测是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4.
石平 《职业与健康》2012,28(7):832-833
目的分析1997—2010年无锡市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为制定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无锡市1997—2010年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10年无锡市共报告病毒性肝炎31 00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0.14/10万。1997年最高,为76.65/10万;2010年最低,为21.34/10万。其中甲型肝炎发病率为4.70/10万,乙型肝炎为20.49/10万,丙型肝炎为1.73/10万,戊型肝炎为0.92/10万,未分型肝炎为12.29/10万。男女比例为2.19∶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组。结论无锡市各年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控制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是预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5.
刘增超  盛晟  胡磊 《职业与健康》2012,28(24):3122-3124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无锡市新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特征,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无锡市新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去肿瘤期望寿命、死因顺位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1年无锡市新区恶性肿瘤的年平均死亡率为192.9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7.49/10万,占全死因的30.88%,前5位死因顺位为胃癌、肺癌、肝癌、食管癌、肠癌,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是女性的1.6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75,P0.01)。PYLL前5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白血病和肠癌,去肿瘤期望寿命对男性影响较大。结论恶性肿瘤是无锡市新区居民的重要死因。重点防治胃癌、肝癌、肺癌。  相似文献   
56.
张文  王昌松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11-1712
目的掌握某企业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人群健康状况,为该人群的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对该企业374名接触电焊烟尘、噪声的在岗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结果健康检查374人,其中74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占体检人数的19.79%;接触电焊烟尘作业人员检查112人,异常胸片7人,占6.25%;接触"噪声"作业人员检查314人,异常电测听113人,占35.99%。结论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损害了劳动者的健康,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潘莹宇 《职业与健康》2012,28(20):2475-2477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全血中的铅。方法用氯化钯作为基体改进剂,全血用4%硝酸脱去蛋白,经离心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氘灯校正背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80μg/L,相关系数为0.999 9,RSD为1.17%~6.46%,加标回收率为86.0%~98.8%,方法的检出限为0.5μg/L。结论该法准确度、精密度良好,样品不需消化,污染小,是一种简单、快速、可行的测定全血铅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宜兴市2005~2013年HIV/AIDS流行特征和趋势,探讨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分析2005~2013年宜兴市发现的所有确证HIV/AIDS的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 2005~2013年共确证HIV/AIDS 284例,分布全市各个乡镇;男女性别比为5.60∶1;年龄以以21~60岁为主,占86.97%;职业以工人、农民、无业人员以及监管场所羁押人员为主;传播途径性接触占75.70%,男男同性性接触占其中的33.49%。结论宜兴市HIV/AIDS疫情呈持续上升趋势,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要加强对男男同性恋人群的关注。  相似文献   
59.
Please cite this paper as: Qian et al. (2011) Attempted early detection of influenza A (H1N1) pandemic with surveillance data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 and unexplained pneumonia. Influenza and Other Respiratory Viruses 5(6), e479–e486. Background To collect disease information and provide data for early detection of epidemics, two surveillance systems were established for 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 and unexplained pneumonia (UP) in Wuxi,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bjectives The current study aims to describe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surveillance systems during 2004–2009 and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surveillance data in detection of influenza epidemics. Methods Two national ILI sentinel hospitals and three UP sentinel hospitals provided data to the surveillance systems. The surveillance data from hospital‐based outpatient clinics and emergency rooms were compared by year. The ILI data of 2009 were further modeled based on previous data using both a control chart method and a moving average regression method. Alarms of potential epidemics would be raised when the input surveillance data surpassed a threshold. Results In 2009, the proportions of ILI and respiratory illness with fever (one surveillance syndrome of the UP system) to total patient visits (3·40% and 11·76%, respectively) were higher than the previous years. The surveillance data of both systems also showed developing trends similar to the influenza A (H1N1) pandemic in 2009. When the surveillance data of 2009 were fitted in the two detection models, alarms were produced on the occurrence of the first local case of influenza A (H1N1), outbreaks in schools and in general populations.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potential for using ILI and UP surveillance data as syndromic indicators to detect and provide an early warning for influenza epidemics.  相似文献   
60.
目的建立长江水体血吸虫毛蚴监测方法,监测水体受血吸虫虫卵污染情况,为追踪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灭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长江江苏段选择45个监测点,采用浮瓶-尼龙袋哨螺测定法,每个点投放500只阴性钉螺,于2009年5-9月每月投放1次,每次投放28 h,钉螺收回后置于25℃恒温箱内饲养。首次回收2个月后每月采用群体逸蚴法检测1次钉螺感染性,在末次投放3个月后,采用压碎法解剖全部钉螺,观察钉螺血吸虫感染情况,并调查出现感染螺环境的人畜活动情况。建立江苏省长江水域哨螺监测数据库,绘制哨螺阳性点地理分布图,计算江水中钉螺单位时间被血吸虫毛蚴感染的阳性率。结果 45个点5个月共投放哨螺44 717只,回收43 477只,回收率为97.23%;钉螺逸蚴81 410只次,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解剖钉螺13 033只,发现5只感染血吸虫,钉螺感染率为0.038%,水体中钉螺感染血吸虫的阳性率为4.11/100万。在45个监测点中检出阳性点5个,阳性点出现率为11.11%;其中哨螺阳性点分布在长江南岸3个、北岸1个、江心洲1个,其阳性点出现率分别为21.43%、5.56%和7.69%,南岸哨螺阳性点出现率是北岸的3.8倍。5个阳性点中有3个为渔船民集散地。结论江苏省长江南岸水域受血吸虫虫卵污染程度高于北岸,渔船民集散地是重要的污染地之一。浮瓶-尼龙螺袋哨螺测定法是监测水体受血吸虫虫卵污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