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2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436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14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197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333篇
中国医学   411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工业化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工业化 ,对我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和出口药用植物最多的国家。国际上红豆杉、长春花、人参等“热门”药用植物的培养方兴未艾 ,药用植物的器官培养异军突起 ,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研究逐渐深化。我国药用植物的培养在细胞、器官和毛状根等各方面均有所涉足 ,对长春花、三七、三分三、紫草、红豆杉等进行了大规模培养的探索。但总的看来 ,反应器的规模还很小 ,放大后培养的技术尚不成熟。我们应从发展的角度认识到药用植物发酵培养的巨大应用潜力 ;从中药现代化的高度开发药用植物发酵技术 ;特别要加强不同领域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 ,在世界上敢为人先 ,搞出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来。  相似文献   
22.
细胞因子类药物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年来细胞因子类药物制剂进行了总结,包括注射型给药制剂及非注射型给药制剂,并着重介绍了注射用细胞因子前体修饰、脂质体、微球及微囊包裹等剂型。  相似文献   
23.
雷公藤属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夏焱  段宏泉  张铁军  高文远  张骏  张彦文 《中草药》2005,36(7):1093-1096
雷公藤属药物植物具有抗炎、抗免疫、抗肿瘤、抗H IV等多种药理活性。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倍半萜类(包括倍半萜生物碱)、二萜类、三萜类和少量木质素等。综述近年来雷公藤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雷公藤类药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4.
王书军  高文远  贾伟  肖培根 《中草药》2005,36(8):1216-1220
目的为了能够更加充分了解贝母属药用植物,通过各种分析方法对两种贝母——浙贝母和平贝母中所包含的淀粉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热分析(TGA)的方法对两种贝母中淀粉的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两种贝母淀粉的晶体类型都为典型的B型,这与马铃薯淀粉的晶体类型是一致的。浙贝母和平贝母淀粉的结晶度分别为29.9%和20.1%,而马铃薯淀粉的结晶度为44.9%。从两种贝母淀粉的结晶度可以看出,平贝母淀粉中直链淀粉的量要高于浙贝母淀粉中直链淀粉的量。两种贝母淀粉的颗粒尺寸为5~40μm,而且他们都小于马铃薯淀粉的颗粒尺寸。两种贝母淀粉颗粒的形状是圆形的和椭圆形的。热稳定性表明由于植物来源的不同导致淀粉颗粒结构不同,从而热稳定性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两种贝母淀粉由于来源不同,物理化学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5.
刘明言  聂万达  凌宁生 《中草药》2005,36(9):1325-1327
目的使用三相流化床蒸发浓缩中试装置用于更年安提取物的浓缩,探索最佳浓缩工艺。方法以浓缩器总传热系数、蒸发强度、浸膏的相对密度和最终产品中大黄素为指标,考察影响的主要因素:浓缩温度、分离室压力、加热蒸汽压力,并与普通的汽液两相外循环蒸发浓缩器进行比较。结果三相流化床蒸发浓缩最佳工艺为:加热蒸汽压力为0.15~0.25MPa,浓缩温度小于80℃,分离室压力为0.04~0.08MPa,颗粒直径0~0.020m。与普通外循环蒸发浓缩器相比,更年安醇提液的蒸发强度和总传热系数提高0.6倍,更年安水提液的蒸发强度和总传热系数提高0.3倍。三相流化床浓缩器连续运行300h,没有药物挂壁,而普通外循环浓缩器100h左右即会结垢。三相流化床蒸发浓缩工艺可以使浓缩液相对密度在1.35以上时一次出膏,勿需后续的真空球型浓缩罐再浓缩。更年安片中指标成分大黄素符合要求。结论三相流化床蒸发浓缩器具有在线防止结垢、效率高、浓缩时间短、流程简单,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可应用于中药浓缩。  相似文献   
26.
葡萄籽提取物的质量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国际市场上葡萄籽提取物的几种质量标准,综合分析了中国葡萄籽提取物各生产厂家的质量标准情况。鉴于国内还没有葡萄籽提取物质量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笔者根据多年的葡萄籽提取物研究、生产、出口情况,结合相关文献,提出了建立2种规格质量标准的观点:多酚含量大于95%、单体含量大于10%作为高品质葡萄籽提取物的质量标准;原花青素值大于95、单体含量大于6%作为一般品质葡萄籽提取物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7.
[目的]建立舒肝灵胶囊中齐墩果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85∶15);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在齐墩果酸在0.304~2.432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3%,RSD为0.33%。[结论]采用HPLC法测定齐墩果酸,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8.
在构建知识型县级医院核心人才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模糊数学、概率论、空间两点距离等理论进行核心人才素质立体模糊量化评估.帮助县级医院有效鉴别核心人才,促进县级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县级医院发展。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鳌合亚铁离子和还原力、过氧化氢的反应体系,检测了复方丹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维生素C进行比较。结果复方丹参和维生素C消除DPPH自由基的EC50分别是41.0μg/mL和8.2μg/mL;复方丹参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EC50是1.39 m g/mL;复方丹参和维生素C抑制羟基自由基产生的EC50分别是1.73 m g/mL和0.58 m g/mL;在实验体系中,未检测到复方丹参螯合亚铁离子的能力;复方丹参和维生素C的还原能力的EC50分别是0.42 m g/mL和0.08 m g/mL。在实验最高质量浓度100μg/mL时,复方丹参和维生素C对过氧化氢的清除率分别为36%和94%。结论复方丹参具有较强还原力,能清除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并抑制羟基自由基的产生。复方丹参的多方面抗氧化活性可能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显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0.
脉象理论与人体循环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此项研究希望利用工程学的方法,在中医与西医之间建立一座桥梁.设计对拟动脉血管进行显微放大摄影,采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得到了血管脉动曲线,以此图线与同样条件下的脉象图进行比较,得到了很好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更换拟动脉血管的材质,来模拟血管粘弹性发生变化,这样得到的脉象图与原脉象图进行综合分析,并采用弹性腔理论从理论上给予解释,得到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