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1.
目的探讨婴幼儿卡介苗(BCG)接种后淋巴结肿大不同情况的处理方法。方法对南京市1 891 640名接种BCG的婴幼儿中发生的300例淋巴结肿大异常反应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婴幼儿BCG接种后回流区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大,淋巴结肿大主要分布于注射侧腋下,占54.7%,次为接种局部皮下深部脓肿,占38.0%。对于淋巴结肿大早期采用简单易行的微波治疗和热敷治疗,治愈率在55.0%以上,脓肿形成者进行切开引流,其治愈率达100.0%。结论根据淋巴结肿大不同的情况,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早期被动牵拉手法在爆裂性眶壁骨折所致复视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经眼外肌和影像学检查后筛选出来的5例爆裂性眶壁骨折所致复视采用早期被动牵拉手法治疗。结果 治疗3-5天后,斜视均矫正,生活视野中复视消失,眼球运动基本不受限。随访3-6月,病情无明显变化。结论 对爆裂性眶壁骨折所致复视病人有选择地进行眼球早期被动牵拉治疗,是一种积极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重组抗原金标免疫渗滤法检测弓形虫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弓形虫病诊断方法。方法:将弓形虫P30重组抗原包被于硝酸纤维膜上,以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检测兔血清中相应抗体,呈现红色斑点者为阳性。结果:检测弓形虫感染兔血清41份,阳性率为97.56%(40/41),检测正常兔血清20份,感染囊虫兔血清26份,感染血吸虫兔血清40份,感染丝虫兔血清21份,感染肺吸虫兔血清33份,仅2份血吸虫感染兔血清出现交叉反应。结论:弓形虫P30重组抗原金标免疫渗滤法检测弓形虫感染兔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4.
目的:为了解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HCV)感染水平,研究HCV感染者的传染性及影响感染的危险因子,提出控制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病情发展和降低传染风险的具体措施,保护出入境人员身体健康。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筛查出入境人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150例抗-HCV阳性血清中RNA病毒载量,以性别、年龄((±3)、抗-HCV阴性、HCVRNA阴性、1:4比例为匹配条件,选择600例为阴性对照组,采用SPSS Statistics17.0统计软件中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抗-HCV阳性组和阴性对照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781名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中发现抗-HCV阳性150例,检出率为0.63%,远低于我国普通人群感染水平(3.2%);男女间感染HCV的机率均等(X2=0.506,P>0.05);抗-HCV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各年龄组间差异显著(X2=86.065,P<0.001);外国籍人群抗-HCV阳性率显著低于中国及港澳台地区人群(X2=12.376,P<0.05);抗-HCV阳性者中78.67%HCVRNA病毒处于复制状态,其中抗-HCV滴度≤1:16人群HCVRNA病毒载量均≤500copy/ml,抗-HCV滴度≥1:64人群HCVRNA病毒载量均≥1.02X104copy/ml,各抗体滴度间HCVRNA病毒载量有显著性差异(X2=136.593,P<0.001);从30个检查检测指标中筛选出性别、年龄、国籍、心率、ALT、GGT、CREA、LDL、HBsAg、HBeAb等10个HCV危险因子,其回归方程为:Y=1.056X4+0.285X5-0.44X6-0.021X11+0.102X13-0.005X15+0.02X21-0.758X27+4.87X28-1.294X31-2.934,经回归模型检验证明二元回归方程拟合程度非常好(回归模型系数的综合检验卡方值为259.795,P<0.001,模型-2对数似然值为490.808c,Cox﹠SnellR方值为0.293,NagelkerkeR方值为0.463)。结论:出入境人员HCV感染者中78.67%具有传染性,抗-HCV滴度≥1:64指标可作为HCV传染性的判断指标;HCV感染的危险因子有性别、年龄、国籍、心率、ALT、GGT、CREA、LDL、HBsAg、HBeAb。  相似文献   
95.
金新  李佩忠  张欣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6):135-135,138
目的:探讨颈淋巴淋清扫术治疗cN0声门上型喉癌的手术疗效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2005年6月颈淋巴清扫术cN0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2例患者中,T1N0M0 6例,T2N0M0 10例,T3N0M0 6例,全部病例术中随诊3年以上,喉部肿瘤20例经喉水平部分切除术,2例行喉全切除术,同期行择区性(Ⅱ~Ⅳ区),颈淋巴清扫16例,改良全颈淋巴清扫6例。结果:Kaplan-Meier法统计5年生存率为92.9%,其中,T1病变5年生存率为96.8%,T2病变5年生存率为90.6%,喉的局部控制率为97.2%,喉局部和颈部区域5年控制率为92.5%,喉局部复发1例,颈部区域复发1例。结论:颈淋巴结清扫术在治疗cN0声门上型喉癌是一种必需而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褪黑素预处理对异氟醚处理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TRF1蛋白含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SHSY-5Y细胞进行培养,将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异氟醚组(I组)、异氟醚+褪黑素组(IM组)、异氟醚+褪黑素+抑制剂组(IMB组),每组细胞浓度为4.8×106~8.0×106个/ml。C组未进行药物处理,正常培养。I组予1.5%异氟醚处理6 h。IM组予1 mmol/L褪黑素1 μl处理细胞11 h后,1.5%异氟醚处理6 h。IMB组予100 mmol/L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110α)选择性抑制剂BYL719 1 μl处理30 min后,1 mmol/L褪黑素1 μl处理11 h,1.5%异氟醚处理6 h。采用RT-qPCR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和端粒体复制结合因子1(TRF1)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Akt、p-Akt(Ser473)和TRF1蛋白含量。
结果 与C组比较,I组和IM组Akt和TRF1 mRNA表达量和Akt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IM组p-Akt和TRF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IMB组Akt和TRF1 mRNA表达量和Akt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I组比较,IM组TRF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IMB组Akt mRNA表达量和Akt蛋白含量明显升高,TRF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IM组比较,IMB组Akt和TRF1 mRNA表达量和Akt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Akt(Ser473)和TRF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
结论 褪黑素明显上调异氟醚处理后SHSY-5Y细胞TRF1蛋白表达,其机制与PI3K/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7.
正重症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因其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细菌耐药性严重、病死率高受到临床重视。本文观察50例急诊病区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收治的重症HAP患者,将其诊治情况进行下述分析。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南京中医  相似文献   
98.
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对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急性23例,慢性7例),对照组38例(急性29例,慢性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d静脉滴注,持续10d。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乌司他丁后,症状、体征的缓解及血尿淀粉酶的恢复明显早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慢性胰腺炎患者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疗效,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对慢性胰腺炎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
肺间质纤维化前胶原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博莱霉素致大鼠肺是质纤维化组织前胶原Ⅰ,前胶原Ⅲ及肿瘤坯性因子αmRNA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1)正常对照5只,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生理盐水;(2)灌注博莱霉素分为博莱霉素3、7、14、21、30天组,每组各5只。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超声定量评估肱骨结节间沟解剖结构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行肩部超声检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9例于超声检查后1个月内再次接受CT检查,23例再次接受超声复诊。测量结节间沟的宽度、深度、开放角及内侧角。比较超声与CT、超声首诊与复诊所测数值的差异,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及变异系数(CV),并评估2次超声检查的可重复性。结果 超声与CT测量结节间沟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种方法测量结节间沟宽度、深度、内侧角的一致性中等(ICC=0.79、0.68、0.73),测量开放角的一致性良好(ICC=0.94),CV为5.78%~9.64%。超声首诊与复诊所测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测量结节间沟宽度、深度的一致性中等(ICC=0.65、0.74),测量开放角、内侧角的一致性良好(ICC=0.98、0.94),CV为3.61%~11.47%。Bland-Altman图显示95.65%(22/23)的数据点位于一致性界限内。结论 超声测量结节间沟解剖参数的准确性及可重复性较好,可用于定量评估结节间沟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