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2篇
  免费   673篇
  国内免费   346篇
耳鼻咽喉   41篇
儿科学   115篇
妇产科学   211篇
基础医学   1114篇
口腔科学   383篇
临床医学   963篇
内科学   1687篇
皮肤病学   126篇
神经病学   693篇
特种医学   3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100篇
综合类   662篇
预防医学   633篇
眼科学   254篇
药学   891篇
  9篇
中国医学   346篇
肿瘤学   86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762篇
  2022年   1080篇
  2021年   1033篇
  2020年   1053篇
  2019年   425篇
  2018年   345篇
  2017年   415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426篇
  2014年   781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334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355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42.
韩曙  凌树才  朱晞 《解剖学杂志》2006,29(5):539-544,639,F0003
目的:观察钙依赖性膜磷脂结合蛋白AnnexinⅡ在体内实验中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在成年大鼠全横断脊髓损伤局部微量注射AnnexinⅡ,观察其对神经细胞存活、神经纤维生长以及损伤后的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在脊髓横断损伤6周后,损伤局部微量注射AnnexinⅡ组斜板实验平均角度和运动评分结果比对照组均有非常明显增高,脊髓损伤处的空洞面积非常显著减小;同时,损伤节段以上荧光金标记神经细胞数目也较对照组非常明显增多。但与神经营养因子的神经保护效应相比尚存在明显差异。结论:AnnexinⅡ蛋白具有减小局部损伤空洞面积,保护损伤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并防止其变性和死亡的效应,可使脊髓损伤大鼠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43.
44.
45.
骨骼肌肉恶性肿瘤增强减影MRI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评估增强减影在骨骼肌肉恶性肿瘤MR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 0例骨骼肌肉恶性肿瘤病人进行MR增强扫描 ,MR对比剂采用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 ,0 1mmol/kg) ,用T1W增强后的图像与增强前的图像进行减影。通过对比度 /噪声比值 (C/Ns值 )以及肿瘤影像征象清晰程度的比较 ,对MR减影与否进行评估。结果 MR对比增强减影图像比传统的T1W增强图像显示更清晰、更直观。所有病例都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5 0例骨骼肌肉恶性肿瘤图像MR减影的C/Ns值比传统T1W增强图像的C/Ns值高。MR减影图像的C/Ns值为 10 9 74± 5 10 ( x±s) ,传统T1W增强图像的C/Ns值为 2 3 6 1± 3 16 (t=10 1 5 1,P <0 0 5 )。减影前后肿瘤影像征象的比较结果显示 :不规则边缘 (χ2 =7 86 ,P <0 0 5 )、肿瘤分叶 (χ2 =7 16 ,P <0 0 5 )和环形强化 (χ2 =7 4 4 ,P <0 0 5 ) ,对肿瘤影像征象清晰度差异的检出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MR对比增强减影比传统T1WI增强更能有效地显示骨骼肌肉恶性肿瘤。对比增强减影为检出和评估骨骼肌肉恶性肿瘤方面 ,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46.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明确微囊化胰岛是否具有免疫隔离作用。方法 SD大鼠胰腺原位消化 ,Ficoll间断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分离胰岛 ,气流吹喷制作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APA)微囊化大鼠胰岛 ,比较微囊化与未微囊化胰岛的胰岛素释放试验 ;将微囊化 (实验组 )与未微囊化 (对照组 )大鼠胰岛植入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I型糖尿病小鼠中 ,作两组间血糖正常持续时间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胰岛素释放试验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实验组血糖正常持续时间为 2 3~ 6 5d(平均 48d) ,对照组为 3~ 6d(平均 5d) ,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已排斥的实验组小鼠腹腔灌洗发现部分微囊化胰岛存活 ,部分已坏死 ,但微囊膜皆完整 ,囊壁无纤维化。结论 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可使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同时推测微囊内移植物死亡与细胞因子、自由基作用或营养不足等有关。  相似文献   
47.
48.
49.
目的:探讨Ephrin-A1 及其受体与肝细胞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2例肝细胞癌(肝癌组)和癌旁组织(癌旁组)标本中Ephrin-A1及其受体EphA1和EphA2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之间的关系。结果:在52例肝癌组中 Ephrin-A1及其受体EphA1,EphA2的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6%(31/52),53.8%(28/52)和17.3%(9/52),而癌旁组织中的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1%(12/52),28.9% (15/52)以及21.2%(11/52)。Ephrin-A1及其受体EphA1在两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phA2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Ephrin-A1及其受体EphA1mRNA在肝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7.3%(35/52)和73.7%(38/52),明显高于癌旁组中的阳性表达42.3%(22/52)和48.1% (25/52) (P<0.05),而EphA2mRNA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Ephrin-A1蛋白的高表达与患者的甲胎蛋白(AFP)水平及有无门静脉癌栓有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在肝癌组中Ephrin-A1的表达与EphA1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1,P<0.01);而Ephrin-A1与EphA2的表达无相关性;肝癌组中Ephrin-A1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826,P<0.01)。结论:Ephrin-A1通过与其受体EphA1相结合,促进肝细胞癌的血管生成,从而促进肝细胞癌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Ephrin-A1及其受体EphA1有望成为肝癌抗血管生成治疗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