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基线TC与中国男性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及其强度。方法 自2006年5月,以开滦集团全体在职及离退休男性职工为调查对象,建立开滦集团男性动态队列并随访。基线调查时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个人疾病史、身体测量指标和TC等基线信息,并利用随访收集肺癌发病结局信息。参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与研究人群TC分布特征,TC按照五分位数进行分组:<160、160~、180~、200~、≥240 mg/dl,以TC 160~mg/dl组为参比组,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基线TC与男性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分析其非线性关系。结果 截至2014年12月31日,109 884名男性进入队列,共计随访763 819.25人年,随访时间M=7.88年,收集肺癌新发病例808例。调整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吸烟、饮酒、粉尘暴露史、FPG、BMI后,以160~mg/dl组为对照,TC偏低(<160 mg/dl)和TC升高(≥240 mg/dl)组男性肺癌发生风险分别升高34%(HR=1.34,95% CI:1.04~1.72)和45%(HR=1.45,95% CI:1.09~1.92)。剔除随访2年内肺癌新发病例及有高血脂病史者后,结果无显著变化。结论 TC与男性肺癌发生相关,TC过高或过低男性的肺癌发病风险均升高,保持适当的TC水平可能是预防和控制肺癌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尿酸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Bβ链-1420G/A、-993C/T、1689T/G、BsmAIG/C、I6I/D、345C/T和HinfIA/C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浆Fib和聚合功能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开滦集团离退休职工940例,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生化、尿酸、血浆Fib,以及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FMPV)、最大吸光度(Amax)和FMPV/Amax等反映Fib聚合功能的指标,并检测Fib Bβ链7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依据尿酸值将人群分为高尿酸血症组111例和正常尿酸组829例,分析尿酸异常与血浆Fib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高尿酸血症组-1420GG型、-993CC型、1689TT型、BsmAIGG型、HinfIAC+CC型人群FMPV/Amax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I6II型、345CC型人群Fib、FMPV、Amax、FMPV/Amax明显低于正常尿酸组(P<0.05);以尿酸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依次筛选出男性、VLDL-C、肌酐、体质量指数、尿素、血糖、高血压及FMPV/Amax等指标(P<0.05,P<0.01)。结论高尿酸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非仅通过影响血浆Fib系统发挥作用,而可能还与高脂血症、血糖异常以及引发的特殊类型慢性炎性反应共同参与其发病的结果。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不同SBP水平对T2DM人群终末期肾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参加2006~2007年度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的糖尿病患者9375例作为观察队列,根据不同SBP水平分为<130mmHg组、130~139mmHg组和≥140mmHg组。以进入规律血液透析定义为终末期肾病作为终点事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发生终末期肾病的因素。结果 (1)观察队列平均随访时间(71.89±4.25)个月,新发血液透析者53例,其中<130mmHg组12例、130~139mmHg组8例和≥140mmHg组33例,各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P<0.05);(2)COX回归分析显示,与<130mmHg组比较,130~139mmHg组和≥140mmHg组发生终末期肾病事件的OR值分别为1.27(95%CI:0.50~3.23,P=0.615)、2.48(95%CI:1.19~5.16,P=0.015)。结论 SBP升高可增加糖尿病人群终末期肾病的发病风险,但并非SBP降得越低,获益越多。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小细胞肺癌(S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polyme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4例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水平。结果 64例SCLC患者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43.3%,且所有患者均为弱阳性表达。57例获随访的患者中,VEGF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4个月vs 21个月,P=0.539)。结论 VEGF表达与患者的预后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为主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灵龟八法按时开穴配合天枢、大肠俞等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匹维溴铵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93.3%,对照组分别为50.0%和8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腹胀、腹痛和腹泻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6.7%和93.3%,对照组分别为80.0%、86.7%和80.0%,两组腹胀及腹泻症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龟八法按时开穴为主针刺是一种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DM )合并严重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入住开滦总医院赵各庄医院内分泌科和开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的DM 合并严重感染的患者共210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T组)和对照组(C组),各10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对原发病的治疗以及充分的抗感染、营养、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T组患者在入选当晚即给予辛伐他汀40 mg ,口服或鼻饲,连续14 d。测定和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T1)、用药后4 d(T2)、7 d(T3)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浓度、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28 d病死率。【结果】T组患者T2和T3时的IL-6、TNF-α、CRP水平都比前时间点及C组同时间点低( P <0.05),IL-10水平比前一时间及C组同时间点高( P <0.05);C组患者 T3时的IL-6、TNF-α、CRP水平都比T1时低( P <0.05),IL-10水平比 T1时高( P <0.05),T 组 T3后患者MODS发生率(8.57%)明显小于C组患者(35.23%,P<0.01);28 d病死率(3.81%)小于C组患者(17.14%,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对DM合并严重感染患者,能够减轻炎性反应,能降低MODS发生率及28 d病死率,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抗生素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老年 CAP 患者62例,年龄64.0~87.0岁。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3例,依据临床症状及传统的临床应用抗生素标准使用抗生素;降钙素原组29例,抗生素的使用时间由血清降钙素原浓度的变化决定。观察两组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使用费用及患者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临床预后(包括有效、病情加重以及死亡)情况。结果降钙素原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12.2±1.4)d,抗生素使用费用为(3341.9±52.73)元,住院时间为(12.1±1.8)d,住院总费用为(5346.2±1274.5)元,均低于常规治疗组[(16.9±3.5)d、(3816.28±84.27)元、(14.7±2.9)d、(6653.2±1132.8)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6.77、26.14、4.17、4.28,P 均<0.001)。两组患者临床预后(包括有效、加重、死亡)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均>0.05)。结论检测降钙素原指导老年 CAP 患者的抗生素使用,能够防止抗生素滥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MGB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以寻找治疗 AS 新靶点。方法本研究纳入50名 AS 患者,其中30例为初诊未治疗活动期患者,20例为治疗三个月稳定期患者。从同地区选取性别、年龄和种族与疾病组配对的30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通过 ELISA 方法测定不同组别的血清 HMGB1与 TNFα的表达,检测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清 HMGB1与 TNFα的表达水平,比较分析 AS 患者 HMGB1与 TNFα变化以及其与炎性指标、AS 躯体功能指数 BASFI 和 AS 活动性指数 BASDAI 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S 患者血清中 HMGB1和 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稳定期较活动期患者二者水平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AS 患者血清中 HMGB1和 TNF-α水平均与血沉、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BASFI、BASDAI 呈正相关;AS 患者血清中 HMGB1和 TNFα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AS 中 HMGB1与 TNFα的表达升高,与疾病活动性正相关,且两种因子有较强的正相关性,HMGB1在 AS 的发病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职业决策与临床学习环境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河北省7所三级综合医院临床实习末期的护理本科生420名为研究对象。应用护理本科生职业决策问卷和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在职业决策问卷调查中,得分最高的维度是社会因素(3.93±0.71)分,最低的维度是个人因素(3.25±0.74)分;对临床学习环境评价中得分最高的维度是人际关系(3.31±0.68)分,最低的维度是学生参与性(2.68±0.74)分。职业决策中的社会因素、雇主因素与临床学习环境评价中的工作氛围及团队文化和学生参与性呈负相关(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选择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比率较低,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对所选职业的社会认可度、工作待遇等方面的关注程度最高,临床学习环境中的护理工作氛围和所从事的护理工作内容影响护理本科生的职业决策。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联合放松训练对眼外伤焦虑病人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4例存在焦虑的眼外伤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按照眼外伤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内容和放松训练。于入院后第2天和干预1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1周后干预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支持联合放松训练可以改善眼外伤焦虑病人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