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生物合成和纯化黄绿青霉素(CIT)。方法 市售小糙子加入30%水分,接种黄暗青霉菌孢子后,15~25℃培养3周,可获得较高产量的黄绿青霉素。霉变米粉经乙醇提取数次,减压浓缩后,溶解于热苯中,4℃过夜并过滤,滴加正己烷于黄色苯溶液中,将生成的黄色沉淀通过硅胶柱,在正己烷:丙酮(1:1)中展开蒸干,并溶于甲醇中,形成黄色粉末。结果最终合成的黄绿青霉素成分单一,所含杂质较少。结论 实验合成的黄绿青霉素纯度高、杂质少,操作方便、可行性好,便于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