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92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46篇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Toxicology letters》1996,89(3):231-239
The effect of Sudan III-pretreatment on the in vivo genotoxicity of 7,12-dimethylbenz[a]anthracene (DMBA) was investigated using C57BL/6 (B6) and DBA/2 (D2) mic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frequency of micronucleated reticulocytes was observed in both strains of mice treated with DMBA. The increase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B6 but not D2 mice by Sudan III-pretreatment. However, enhancement of metabolic activation was found m the Ames assay in the hepatic post-mitochondrial supernatant fraction (S9) from Sudan Ill-treated animals. It was greater with S9 from B6 than S9 from the D2 group. When the assay was performed in the presence of glutathione, this enhancement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Sudan III induced some drug metabolizing enzymes, mainly CYP1A and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was also induced. The induction of CYP1A was more effective in B6 than D2 mice. These results support our hypothesis that the simultaneous induction of Phase I and II drug metabolizing enzymes is the mechanism for the chemoprevention by Sudan III and suggest that strong induction of CYP1A might be essential for a protective effect.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本文旨在对季节性变应性鼻炎(AR)患儿进行变应原组分筛查,了解AR患儿代表性蒿属植物花粉变应原致敏组分。方法 采集黄花蒿和大籽蒿花粉,提取花粉蛋白,以临床确诊为AR且艾蒿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sIgE)检测为阳性患儿血清为一抗,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筛查花粉中变应原组分。结果 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2种蒿属植物花粉蛋白提取物中主要有3条带能与血清IgE特异性结合,相对分子量(Mr)分别为12、25和70 kDa。黄花蒿花粉中70 kDa变应原为AR儿童最常见的变应原分子,阳性检出率为85.19%,25 kDa和12 kDa变应原分别为37.04%和14.81%。大籽蒿花粉中70 kDa变应原阳性检出率低于黄花蒿(P<0.05),为51.85%,25 kDa和12 kDa变应原阳性检出率与黄花蒿相似(P>0.05)。另外,同一个体血清对2种蒿属植物同源变应原阳性反应存在差异,不同患儿对1种或多种变应原分子敏感。结论 AR患儿黄花蒿花粉致敏率更高,推荐增加黄花蒿花粉组分蛋白进行诊断和免疫治疗,尤其是70 kDa变应原分子。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 探讨哮喘免疫调节基因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域3(Tim-3)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1516G/T(Rs10053538)和外显子区多态性位点-882C/T(Rs4704853),-574T/G(Rs1051746)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儿童哮喘的遗传易感性。方法收集赤峰市蒙医中医医院和红山区妇幼保健所2014年6月~2016年12月哮喘组儿童129例,平均年龄6.2岁; 正常体检对照组儿童130例,平均年龄6.0岁。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三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结果 哮喘组-574T/G(Rs1051746)位点基因多态性的T等位基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39,95%CI 0.067~0.858,P<0.05)。哮喘组Tim-3启动子区-1516G/T(Rs1005353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对照组比较OR=0.835,95%CI 0.371~1.883,P=0.664; 哮喘组外显子-882C/T(Rs470485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326,95%CI0.33~3.172,P=0.310)。结论 Tim-3基因-574T/G(Rs1051746)位点与蒙古族儿童哮喘易感性相关,为内蒙古地区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107.
PML蛋白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在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绝大多数APL患者的典型特征是细胞内PML基因和RARα基因发生融合,该融合基因所表达的PML-RARα融合蛋白是APL发病的主要原因。三氧化二砷作为临床治疗APL的一线药物,通过直接作用于PML-RARα融合蛋白的PML部分,诱导相关蛋白多聚化,并招募多种功能蛋白,促进PML核小体重构,使PML-RARα蛋白发生小泛素修饰蛋白(SUMO)化和泛素化,最终经蛋白酶体途径降解,达到治疗APL的目的。PML蛋白发生点突变会导致APL复发及三氧化二砷耐药。本文阐述了PML蛋白的结构和功能、PML-RARα融合蛋白诱导APL发病的机制、PML蛋白参与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的分子机制以及PML蛋白发生突变导致APL患者发生三氧化二砷耐药的现象,以期为目前治疗方案的优化及针对耐药患者有效治疗手段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估无症状健康体检者胸部低剂量螺旋CT(LD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实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进行无症状健康体检者3 730例,均经LDCT和X线胸片检查,对比分析诊断的准确性,评价LD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实用价值。 结果所有受检者顺利完成LDCT扫描和X线胸片筛查,检查图像达到临床诊断标准。3 730例受检者中LDCT检查阳性病变者1 112例,其中肺癌2.96%,肺结核8.63%,结节38.31%,支气管扩张3.59%,肺气肿15.82%,肺大疱10.70%,炎症4.13%,其他15.82%。其中426例肺结节中,炎性结节38.26%,实性结节41.31%,磨玻璃样结节19.95%。3 730例受检者中X线胸片检查阳性病变者812例,包括肺癌2.95%,肺结核11.20%,结节27.22%,支气管扩张3.94%,肺气肿20.32%,肺大疱11.94%,炎症4.80%,其他良性陈旧性疾病17.61%。LDCT检查阳性组和X线胸片检查阳性组患者的肺癌、肺部结节、其他疾病的阳性结果例数、检出率及检出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年龄≥40岁人群的大规模体检中,LDCT对早期肺癌的筛查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